燕国国都,郸城。
燕王宫的大殿内,烛火将墙壁上的龙纹映照得忽明忽暗,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大臣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吵成一团乱麻。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遣使求和,以免战火蔓延至我燕国疆土。”一位年迈的大臣流露出一丝忧色。
“求和?这是懦夫的行径!齐国狼子野心,怎可轻易满足?唯有一战,方能显我燕国之威!”另一位年轻气盛的将军拍案而起反驳。
燕王端坐在王座之上,面容被王冠上的珠帘遮挡,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燕王从始至终不发一言,大殿内的争吵声更加激烈。
燕王缓缓起身,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股无形的威严,轻轻地摆了摆手,示意众人继续。
然后,一个人默默地走出了大殿,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大臣。
燕王穿过长长的回廊,来到了偏殿。
这里的布置相对简朴,没有大殿的奢华,却多了几分宁静。
燕王坐到椅子上,坐姿仪态与大殿中别无二致。
只是大殿中灯火通明,群臣围绕。
这里只有他面前这一盏灯火,殿内空空荡荡,只他一人坐在龙坐上。
也不知坐着发呆多久,直到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偏殿的宁静:“父皇。”
燕王抬头看向自己最骄傲的孩子开口地问:“太子,你认为当如何?”
燕云帆走到燕王身边,缓缓说道:“父皇,齐国虽然连年战乱,但其根基未动,实力不容小觑。”
“那你认为,该如何应对?”燕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
燕云帆沉吟片刻,然后说道:“儿臣以为,可以双管齐下。我们先假装求和争取时间,暗地里整顿军备,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燕王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道:“所以你是主张与齐国一较高下!”
燕云帆分析道:“父王,齐国已经吞并西周,可见齐国女帝野心勃勃,不是区区一点金银钱财可以满足的人。”
“现在齐国刚刚平息战乱,百废待兴之时,此时不再做点什么,等齐国缓过来燕国危!”
燕云帆提议先假装示弱,等齐国志得意满放下戒备,他们立马发兵偷袭,杀他个猝不及防。
燕王看着踌躇满志的燕云帆,心中最后一丝希望荡然无存。
燕王在得知齐王竟然被自己等女儿篡位时,有一段时间颇为骄傲自己拥有燕云帆这么个聪明懂事的太子。
齐国与西周都没有立太子,也就他燕国才有,新老交替燕国可以平稳度过,西周和齐国必定是一场腥风血雨。
现在看来没有提前确立太子,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一路上上来的帝王。
无论是手段、谋略都比自己这个一帆风顺的太子强的不止一星半点。
转念一想,像齐国女帝那样的人物,别说在齐国了。
就算是在燕国,自己的太子也压制不住。
现在想想连他们这些做了一辈子皇帝都不是那女人的对手,何况是自己这初出茅庐的太子。
燕王狠狠闭上眼睛,再多的不甘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道:“太子,你对齐国的国书是怎么理解的?”
燕云帆一愣下意识回答道:“自然是挑衅,如果不打就要割地赔款。”
燕王突然噗呲一声笑了起来,放声大笑的眼泪都流出来。
原来满朝文武都是一群废物,只有自己一人是清醒的感觉是这样悲哀与可笑。
燕王笑够了才喘着粗气,摇摇头道:“太子,你可以再大胆点。”
燕云帆心口瞬间收紧,疯狂跳动道:“难不成她指的是燕国?”
燕王点头道:“是啊!过几天你就不再是太子,朕也不能自称为朕了。”
燕云帆一时间慌了神,说话都有些不利索道:“父王···您···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比起齐国想要宣战吞并燕国,燕王的态度才是让燕云帆惊慌失措。
燕王也干脆直接道:“朕···不,是我打算投降把燕国拱手相让。”
燕云帆目眦欲裂道:“父王!您疯了不成?”
战虽然会败,但还是机会能保住燕国,投降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燕王站起身离开王座道:“你想说我为什么未战先怯?”
燕云帆低头不语,浑身散发不甘与愤怒,表达了他未出口的话。
燕王踱步走到燕云帆身边道:“因为我看不到燕国一丝一毫赢的可能,除了徒增杀戮,没有任何意义。”
燕云帆不忿看向燕王道:“还未开战,齐国就是再强,燕国又不是软柿子可以任人拿捏,父王凭什么认为燕国必败。”
燕王长长叹息一口气道:“你不懂,如果齐国只是齐国,哪怕他现在兵马再翻一倍,我都不惧,可是齐国有瑶初光,就算兵马再减一半,我也不敢轻举妄动。”
燕云帆大惊失色道:“父王,您惧怕那个人?”
燕王眼神黯淡,仿佛瞬间老了几岁道:“你这么也没错,那个女人真的太可怕了。”
燕云帆承认瑶初光确实很强,以前他觉的自己天资聪颖,说句天之骄子也不为过。
无论学识、地位、容貌都无人可与他匹敌只能仰视他,这一切直到瑶初光的崛起而戛然而止。
燕云帆一直在努力,想要超越瑶初光,但好像自己无论怎么努力。
与瑶初光相比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意识这种想法时,燕云帆一度觉的可笑。
现在燕云帆是一点都笑不出来,有的只剩下茫然,明明都是同龄人,他甚至比瑶初光还大一岁。
瑶初光却能做到他这辈子都做不到的事,让他从小敬畏敬仰的父王感到恐惧。
恐惧!好陌生的词,让一个帝王感到恐惧。
燕云帆突然就平静许多,他甚至听到自己开口问燕王为什么会害怕瑶初光。
燕王也没有隐瞒,反而问燕云帆道:“如果你是齐王,刚刚拿下西周,面对西境内患,和虎视眈眈蛮族外患,你会怎么处理。”
燕云帆虽然不知燕王为何会突然这样问,但从现在收集到的情报可知,齐国根本不缺兵。
燕云帆沉吟片刻后道:“我不会像齐国女帝那样冒进,我会先重兵把守边关,后再攻打西境,这样既能防止蛮族偷袭,又能顺利攻打西境。”
燕王赞同道:“这是个万无一失的法子,唯一问题就是西境如果拼死抵抗,又有蛮族侵扰,那这战打个一年半载甚至几年都有可能。”
燕云帆满不在乎道:“只要能赢,费点时间也是值得。”
燕王反问道:“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你我都能想到的事,瑶初光会想不到,既然她知道这样可以百分百赢,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置于险境。”
燕云帆突然哑然。
燕王:“我想你与自己的幕僚私下里肯定没少研究女帝,你们最终的结论是不是,瑶初光确实计谋无双天纵之才,唯一的缺点就是冒进,喜欢用最小代价赌最大利益。”
燕云帆没有说话,但确实被燕王说中了。
从瑶初光崛起之路来看,她确实从头到尾都在赌。
每一次布局都是险中求胜,不得不说这种做法风险大,但收益也大。
对付这样的人,就要利用她的赌性,比如说有两条路,一个是康庄大道但耗时,一个是悬崖峭壁危险但路途最短。
普通人会选在安全大道,但瑶初光就是会选悬崖峭壁那种人。
这样一推算,只要把握一个人性格,再推断出她会做的决策就不是什么难事。
燕王摇摇头,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道:“我与你们恰恰相反,我认为瑶初光是个极其谨慎之人,甚至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
燕云帆没想到燕王与自己的推断截然相反,谨小慎微这词放瑶初光身上怎么看都不搭,这怎么可能。
燕王拍了拍燕云帆的肩膀踱步往门口走去道:“为什么你们会觉的瑶初光冒进,因为她似乎每次都是以命相搏。”
“可是你们有想过,在瑶初光眼中自己的性命是其次,齐国与百姓才是第一时,她的所有决策还冒进吗?”
燕云帆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燕云帆从未在这个角度想过,真的有人会把百姓看的比自己性命还重要?
那不过就是她统治下的蝼蚁,值得为这些蝼蚁付出自己的性命?
瑶初光就没想过,如果自己死了,那一切都没有了。
谁还记得她一个谋反上位的女帝。
她做的再好又有谁会牵挂她,为一群蝼蚁值得?
燕王一步一步朝门口靠近,摇头晃脑感慨道:“还比什么,比国力比不上,比脑子比不上。”
在踏出门口最后一步,燕王爆粗口:“连拼命那娘们比你还兴奋,现在就是告诉你能赢齐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带一万人冲进齐国,杀掉那疯婆子谁做得到!”
最后,燕王骂骂咧咧离开了。
燕云帆隐隐约约听到,那疯婆子倒是能带着一万兵马杀过来,取我的脑袋···
燕云帆···这还真有可能!
齐国,议事营帐。
李景隆满脸惆怅道:“齐国接连打仗,百废待兴百姓需要休养生息,陛下一纸战书,又要挑起战争,这如何是好。”
燕明哲一旁听到,也是眉头微皱,他也不赞同陛下此时发兵进攻燕国。
但自己到底没有官身,现在也只是因为帮忙处理一些文书才得以进出这营帐,如果再开口议论这就不妥了。
便按捺住想听听其他大臣是个什么想法。
李景隆的话引起好几个大臣议论,都觉的陛下此举有些冒进,可别是被眼前的胜利给冲昏头脑。
燕明哲心中暗自点头,看来接下来就是大臣们要上奏进言,规劝女帝陛下。
吴家主手中毛笔没有停歇,头也不抬道:“要说你们自己去说,可别扯上本官。”
这话一出,全场寂静。
然后围在李景隆身边赞成的大臣瞬间散开,就连李景隆的一脸无奈摇头叹气。
燕明哲惊住,这就放弃了?
燕明哲看向萧阁老,发现萧阁老已经默默走到营帐门口,看样子是要出去。
萧阁老看着跟出来欲言又止的燕明哲,爽朗一笑道:“燕兄可是为战书一事?”
燕明哲笑着给萧阁老作揖道:“还望,萧兄为老夫解惑。”
萧阁老道:“燕兄放心,陛下不是个莽撞之人!”
燕明哲不解道:“可是此时并不是出兵的好时候。”
萧阁老眨了眨眼睛道:“据老夫所知,这战书只有三个字,可没说什么时候出兵!”
燕明哲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燕国出不出兵他们决定不了,但自己什么时候出兵还是可以决定的,以瑶初光性格,现在正是大胜威名响亮之时。
不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敲打一番燕国,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看看。
之前燕国跟着蛮族屁股后面天天找茬,就瑶初光那有仇必报的性格。
怎么可能放过燕国,现在不能出兵,但能吓唬吓唬也好。
别问,问就是这么无聊的事瑶初光绝对能干的出来。
还有一件事萧阁老没跟燕明哲说,就算瑶初光真想发兵攻打燕国。
他们也拦不住,就算死荐,估计瑶初光也只会买口棺材在旁边等着。
可以说大臣们拿瑶初光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对他们来说只有两条路,要么干要么走。
萧阁老看着满脸热忱的燕明哲,突然有些期待燕明哲和瑶初光对上的场面。
萧阁老摇摇头,年纪大了身上的重担需要有人为他分担一下。
不然老是给瑶初光背黑锅,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名声就要不保了。
齐国边关,城墙上。
安恬拿着账簿有些惆怅道:“陛下,与西境这场战打下来,家底都快打没了。”
安恬看向远方道:“真的要与燕国开战吗?”
瑶初光摇晃着摇椅道:“这一战是不可避免的,朕要把地方打扫干净,只有齐国足够强大,才能真正结束这百年战乱,百姓才能过上真正安稳的日子。”
瑶初光放下书册道:“只有我们把该打的仗打完,孩子们才可以不用拿起长矛武器,走上父辈的老路。”
瑶初光站起身走到城墙边上,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
到时不再有烽烟战火,而是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