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1)五实和五虚的症状和预后
作者:澄明之路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最新章节     
    黄帝说:在治病之时,首先要检查人的形体,气机,色泽以及脉象的虚实,疾病的新旧等,然后及时进行治疗”这一观点,体现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望”即观察病人的形体、色泽,以及精神状态等外在表现,以此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势的深浅。通过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人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

    “闻”则是通过听取病人的声音、气味等信息,进一步了解病情。例如,听病人的呼吸声、咳嗽声等,可以判断其肺部的状况;闻病人的口气、体味等,可以推测其消化系统的健康程度。

    “问”即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饮食起居等情况,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病情。通过询问,医生可以获取更多关于病人身体状况的信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切”则是指切脉,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感知其脉象的虚实、快慢、节律等,以此来判断病人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脉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能够反映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在了解了病人的病情之后,医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中医的诊疗体系中,确实会考虑病人的形体、气机、面色以及脉象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评估疾病的可治性与治疗难度。当病人的形体和气机相称,通常意味着病人的身体状况较为协调,正气充足,有足够的抵抗力与疾病抗争,这样的病症被认为是可治之症。

    面色光润鲜明,同样反映了病人的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正常,这对于疾病的恢复和治疗都是非常有利的。当脉象与四时相适应时,说明病人的脉象符合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疾病的发展趋势可以被控制,这也预示着疾病有治愈的可能。

    至于脉相弱而流利的情况,这确实是有胃气的表现。在中医理论中,胃气被视为生命活动的根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即使脉象较弱,但如果流利,说明胃气尚存,病人的生命力依然旺盛,疾病的治疗也就相对容易。然而,必须强调的是,虽然这些情况都预示着疾病有治愈的可能,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在中医的诊疗体系中,病人的形体与气机的和谐统一,以及面色、脉象等体征的正常与否,都是判断疾病可治性与治疗难度的关键指标。

    当形体与气机不相称时,往往意味着病人的身体状况失衡,正气与病邪之间力量对比悬殊,这会导致疾病难以治愈。同样,面色枯燥、没有光泽,也是气血亏损、脏腑功能低下的表现,这种情况下,疾病的治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脉象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直观地反映病人身体内部气血运行的状况。当脉象与四时相逆时,即脉象的变化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相违背,这通常预示着疾病的发展趋势与自然界的规律相冲突,疾病将难以治愈。

    对于这四种不易治愈的疾病,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观察,细致分析,明确告诉病人疾病的真实情况。

    “脉与四时相遇”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原则,它涉及到脉象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之间的相应关系。具体来说,“脉与四时相遇”是指脉象的变化没有遵循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而是出现了逆四时的现象。

    以春季见到肺脉和秋季见到心脉为例,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脉象应该是柔和而有力的,代表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然而,如果在春季出现了肺脉(即脉象表现出肺脏的特征,如浮而短),这就违背了春季阳气生发的规律,称为逆春气。同样地,秋季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季节,脉象应该是沉实而有力的,代表着收藏和积蓄的力量。但如果在秋季出现了心脉(即脉象表现出心脏的特征,如洪而散),这就违背了秋季阳气收藏的规律,称为逆秋气。

    “脉来时,弦绝无根或是沉涩不起”也是逆四时的表现。弦脉通常主肝病,如果弦脉过于强劲而失去根基(即脉象虽然弦硬但缺乏应有的柔和感),或者在沉涩的脉象中无法感受到应有的起伏变化,这都表明脉象与四时的规律相悖。

    五脏与四时(春夏秋冬)的对应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五脏(心、肝、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火、木、土、金、水),而这五行又与四时(春夏长夏秋冬)相互关联。当五脏的脉气能够随着时令的变化而正常表现在外部时,我们称之为“顺四时”。反之,如果五脏的脉气不能随着时令表现在外部,就可能出现“逆四时”的情况。

    具体来说,如果在春夏的时令反见沉涩的脉象,或者在秋冬的时令反见浮大的脉象,这就可能表示五脏的功能出现了异常,与四时之气不相协调。例如,在春夏季节,阳气升发,万物生长,人体的阳气也应该随之升发,脉象应该表现为浮大有力。但如果此时脉象反而沉涩,就可能表示阳气不足,或者气血运行不畅。同样,在秋冬季节,阴气收藏,万物凋零,人体的阴气也应该随之收藏,脉象应该表现为沉实有力。但如果此时脉象反而浮大,就可能表示阴气不足,或者阳气外泄。

    “脉证不符”或“脉症相逆”,即疾病的实际状况与脉象表现不一致。这种情况确实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首先,热病的脉象本应该宏大有力,因为热邪使气血涌动,脉象自然显得宏大。但如果热病患者脉象反而平静,可能是因为热邪已经深入脏腑,导致气血不畅,脉象反而显得无力。这种情况下,疾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治疗起来需要更加谨慎。

    其次,泄泻的脉象本应该微小无力,因为泄泻导致体内气血大量流失,脉象自然显得微弱。但如果泄泻患者脉象反而宏大,可能是因为泄泻导致体内水液代谢紊乱,气血逆乱,脉象反而显得亢进。这种情况下,治疗时需要特别关注水液代谢的平衡。

    再次,脱血病的脉象本应该虚弱无力,因为血液大量流失导致气血两亏,脉象自然显得微弱。但如果脱血病患者脉象反而坚实有力,可能是因为体内阳气尚存,但阴血已亏,脉象表现为一种“虚性亢进”。这种情况下,治疗时需要迅速补充阴血,同时调和阴阳。

    最后,疾病在内里而脉象坚实,疾病在外部而脉象不坚实,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所致。在中医看来,脉象是疾病在人体内部状况的一种反映,但脉象的表现并不总是与疾病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因此,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中医医师会综合考虑脉象、舌象、症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黄帝说,我听说根据病情的虚实,可以预测生死,希望听您讲讲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五实和五虚都是死症,黄帝说请问什么叫做五实五虚?

    岐伯说:这里的“五实”是指五脏在受到邪气侵袭时,所表现出的五种实症状态。

    脉来盛时被认为是心受邪气过盛。在中医看来,心主血脉,脉象的盛衰可以反映出心气的强弱。当心受到邪气侵袭,心气亢盛时,脉象便会显得充实有力。

    皮肤发热被看作是肺受邪气过盛。肺主皮毛,皮肤的状态可以反映出肺气的盛衰。当肺受到邪气侵袭,肺气郁滞时,皮肤便会发热,甚至可能出现红肿等症状。

    腹胀被认为是脾受邪气过盛。脾主运化,当脾受到邪气侵袭,运化功能受损时,便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大小便不通,这被归咎于肾受邪气过盛。肾主水液代谢,当肾受到邪气侵袭,水液代谢功能受阻时,便会出现大小便不通、水肿等症状。

    心烦意乱被视为肝受邪气过盛。肝主疏泄,调节情绪。当肝受到邪气侵袭,疏泄功能失调时,便会出现心烦意乱、易怒等症状。

    这五种实症状态在中医中被称为“五实”,它们分别对应着五脏受到邪气侵袭时的不同表现。通过观察和诊断这些表现,中医医师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病邪的性质,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虚”: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气(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五脏的气血不足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脉细通常被解释为心气不足。在中医看来,脉象的变化能反映出人体内部的状况。脉细可能是由心血不足、心气虚弱等原因导致,需要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

    皮肤发冷可能与肺气不足有关。肺气具有温煦体表、调节卫气等功能,肺气不足可能导致皮肤失去温暖,出现发冷的症状。

    气短并不一定完全是肝气不足的表现。虽然肝气郁结或不足可能导致气机不畅,出现气短的症状,但气短也可能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心肺功能下降等。

    大便泄泻与肾气不足有一定的关联。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液代谢,肾气不足可能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出现泄泻等症状。

    不欲饮食通常被认为是脾气不足的表现。脾主运化,脾气不足可能导致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不振。

    黄帝问得了五实五虚之症的,也有痊愈的,这又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胃气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因为它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气血的生成密切相关。

    岐伯提到,当病人能够摄入一些粥浆类的食物时,这意味着他们的胃气开始逐渐恢复。随着胃气的恢复,身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也会增强,进而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和身体的康复。在这个过程中,大便的泄泻状况逐渐得到改善,是身体逐渐好转的一个明显标志。

    当胃气得到充分的恢复和调养,五虚之症(心气不足、肺气不足、肝气不足、肾气不足、脾气不足)也会随之得到缓解和改善。这是因为五脏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个脏腑的功能恢复,也会带动其他脏腑的功能恢复。

    五实:原来身热无汗的,现在能够出汗,原来大小便不通的,现在大小便通了”,这确实体现了病情从实转虚,从而向愈的积极变化。

    身热无汗往往与邪气内闭、正气不能外达有关,是实热证的一种表现。当病人能够出汗时,说明体内的邪气得到了疏泄,正气得以恢复,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大小便不通通常是由于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属于实证范畴。当大小便恢复通畅时,说明脏腑功能得到了改善,气机得以顺畅,这也是病情向愈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实之症通常指心实、肝实、脾实、肺实、肾实,它们分别对应于心脉盛、肝气盛、腹满、喘咳、骨病等症状。当这些实证症状得到改善,如身热得汗、大小便通畅等,说明病情正在好转,五实之症有望痊愈。

    这就是根据虚实而决断死生的道理。在中医看来,疾病的发展变化往往与正邪斗争的消长变化密切相关。当正气强盛,邪气被驱除时,病情就会向愈;反之,当正气虚弱,邪气内盛时,病情就会恶化。因此,通过观察病情的虚实变化,可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中医的虚实理论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病情从实转虚时,我们应该积极调整治疗方案,促进病情的进一步好转。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医的治疗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调养方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岐伯的论述体现了中医对于疾病治疗与康复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对于现代医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治疗疾病时,我们应该注重调理身体的内在环境,恢复身体的自愈能力,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