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调经论篇
作者:澄明之路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最新章节     
    谈及“调经”,在中医的广阔天地里,这确实是一个既深奥又充满智慧的话题。不过,为了贴合您问题的语境,我们首先要明确这里的“调经”并非传统意义上专指女性调理月经的概念,而是指调治人体经络的病变与失衡,这是一种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健康维护方式。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它们如同网络般遍布全身,连接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当经络发生病变时,就如同网络中的某个节点或线路出现故障,会导致信息(即气血)传递不畅,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经络病变的原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等因素的侵袭与影响。这些因素会导致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出现气滞、血瘀、痰凝、湿阻等病理变化,进而引发疼痛、麻木、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针对经络病变的调治方法,中医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激发经络的经气,调节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2. 推拿按摩:运用手法作用于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有助于恢复经络的正常功能。

    3.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内服或外用,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

    4. 气功与导引:通过练习气功和导引术,可以调节呼吸,引导气血运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这对于预防和调理经络病变也有积极作用。

    5. 情志调养:中医强调“心身合一”,情志的变化对经络气血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思恼怒,也是预防和调治经络病变的重要方面。

    调经论”所探讨的不仅是关于人体经络病变的原理和调制方法,更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思想在经络调理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维护经络的健康,促进身体的和谐与平衡。

    本篇的主要内容有

    一、关于人体神、气、血、形、志的病变与针刺补泻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神、气、血、形、志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五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状态。当这五大要素出现有余或不足时,便会引发相应的病变。

    神:神有余则易躁动不安,神不足则精神萎靡。针刺补泻上,神有余者可采用泻法,如针刺百会、神庭等穴以安神定志;神不足者则宜用补法,如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以培补元气,滋养心神。

    气:气有余则表现为气滞、气逆,气不足则气虚无力。气滞气逆者,针刺当以泻法为主,如针刺太冲、行间等穴以疏肝理气;气虚者则宜用补法,如针刺足三里、气海等穴以补气健脾,增强气的功能。

    血:血有余易致血瘀,血不足则血虚。血瘀者针刺需采用泻法,如针刺膈俞、血海等穴以活血化瘀;血虚者则宜用补法,如针刺三阴交、脾俞等穴以补血养血,滋养全身。

    形:形有余可能表现为形体肥胖、痰湿内阻,形不足则瘦弱无力。形有余者针刺可泻丰隆、中脘等穴以祛痰化湿;形不足者则需补脾胃之穴,如足三里、脾俞等,以健脾益胃,增强形体的充盛。

    志:志有余多表现为情志过极,如怒、恐等,志不足则意志消沉。志有余者针刺需泻相关情志对应之穴,如怒伤肝可泻太冲,恐伤肾可泻涌泉;志不足者则需补益相应脏腑,如艾灸肾俞、命门等穴以补肾填精,安神定志。

    二、阴阳虚实内外病症的发病原理与针刺补虚泻实

    阴阳虚实内外病症的发病原理,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虚实则是疾病性质的主要表现。外邪侵袭、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均可导致阴阳失衡,从而产生虚实不同的病症。

    针刺补虚泻实的原则,即根据病症的阴阳虚实属性,选择相应的穴位和手法进行治疗。虚证者宜用补法,以补益正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实证者则宜用泻法,以祛除病邪,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同时,还需注意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内外),选择合适的针刺部位和深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九侯诊病与针刺治疗的道理

    九侯诊病,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切诊之一,也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之一。九侯即指全身上、中、下三部各分天、地、人三候,共九候,用以诊察全身脉象,判断脏腑经络的病变情况。

    通过九侯诊病,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脏腑功能的盛衰、气血的盈亏、邪气的深浅等。在此基础上,医生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针刺治疗方案。针刺治疗时,根据九侯诊断的结果,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调和阴阳、补虚泻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同时,针刺手法的选择和运用也是根据九侯诊断的结果来确定的,以确保针刺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