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解读
作者:不远复   文娱:总有那么一首歌打动你最新章节     
    该歌曲引起的轰动非常大,除了娱乐圈的乐坛,国家诗词协会也都被惊动了,这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因为一首歌曲而引起诗词协会的注意力的。

    毕竟在大家看来两个圈子就是不搭噶的,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艺人在古时都称为戏子,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历来对其评论也不高,和婊子放到了一个层面。

    建国以来虽然国家层面也在大力支持文娱事业发展,但是在这些老学究眼里面,文娱不能并列,简直有辱斯文。

    两个圈子的人平常都是各玩各的,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样子,很奇怪的是两个圈子都看不起对方,但是又都特别羡慕对方。

    华国诗词由于受近代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已经无人能做出来那种非常有韵味的经典诗词了,只能从新拿出古人的诗词反复品读,好东西就那么多,没有新的内容,大家都会有审美疲劳。

    诗词协会后来每次办会议或者展览都无人赞助了,协会收入堪忧,勉强维持现在这种局面,每当他们看到那些歌手发布一首歌曲能挣那么多钱的时候心里就酸得不行,会发出世人肤浅的感慨。

    而娱乐圈的艺人虽然现在知名度高了,挣得也比较多,但是其地位却一直没有上升,每次举办大型娱乐会议的时候都能以邀请到诗词协会的高层为荣。

    事情就是这么怪异,但是又无解,因为中间缺少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桥梁。

    这天京都人大大学文学院孔达院长正在书桌面前练字,突然听到一句非常有韵味的诗句从客厅飘了过来。

    孔达赶紧走向客厅看看是什么东西,怎么听着像是有人在用唱歌的方式演唱这句诗呢。

    “苗苗,你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爷爷,我吵到您了?我刚才忘了插耳机了,下次一定注意。”

    “没事,正好我也要休息一会儿,刚才你播放的是什么?怎么听着像是古诗呢?”

    “啊?!我正在听我偶像夏天的新歌呢,可好听了,歌词写得也非常有韵味,我拔掉耳机用音响播放一下?”

    “行,我也听听你们年轻人喜欢的东西,省得你总是说我和你有代沟。”

    “嘻嘻,爷爷,那我从头开始放了哟。”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灯下闲读 红袖添香,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三月 一路烟霞 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一缕青丝一生珍藏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月也摇晃 人也彷徨,乌篷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庐州月光 洒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庐州月光 梨花雨凉,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

    孔院长脸上的表情越听越严肃,最开始那种随意的姿势变成了端坐,闭着眼睛仔细聆听该歌曲,一曲终了后,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双眼。

    “苗苗,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我听这唱歌的人年龄不大,但是唱得却很好,另外这首曲子的作词和作曲是谁啊?”

    “爷爷,这首歌曲叫《庐州月》,作词、作曲、演唱都是一个人,叫夏天,今年也就20岁左右,很帅的一个男生。”

    “20岁?这首歌曲的创作者只有20岁?”

    “是啊,他很火的,他前段时间受一些娱乐公司污蔑远走他乡,现在都还在m国呢,这首歌曲是他在m国录好以后发过来的,里面充满了思乡之情。

    据说这首歌曲是他在端午节那天有感而写的,现在这首歌曲在网上疯传,非常火爆,老少通杀。

    这次上线四天时间,歌曲销量已经达到1200万了。可惜的是歌词有点深奥,好多地方不是太懂,很多网友专门在微博发起了歌曲解读的专题帖子,但是好像目前为止没有让大家信服的解读。”

    “来,你打开,让我看看你说的那个帖子。”

    孔达大致浏览了一下,确实解读的乱七八糟,那些典故的出处都说错了,简直是误人子弟。

    “苗苗,你帮我个忙,我说你写,我来亲自解读一下这首歌曲。”

    “耶!太棒了,您作为京大文学院院长兼诗词协会会长亲自来为词曲解读,我偶像知道以后一定会倍感荣幸的。”

    说完就打开网页,开始准备写了。

    该歌曲的歌词脱胎于我国的古典诗词,典故有趣信手拈来,文辞清新隽永,韵味悠长。

    曲中之月不仅仅是月,它是一种象征,就像古人喜欢用折柳寓意送别、分离一样,这里的月象征着思念。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这首歌是唱得异地寄托相思的歌。

    歌曲中应用了大量的典故和代指以及古代诗人的诗词,“凿壁借光”、“宿昔不梳”、“青丝”、“红袖添香”、“桥边红药”、“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凿壁借光”大家都知道,我相信你们小时候一定学过关于西汉经学家匡衡的故事,这就是指这个故事,配上“十年寒窗”一下子把成名之前那种读书时的艰苦生活衬托了出来,这也后面的功成名就后“红袖添香”形成了鲜明对比。

    功成名就以后受名声所累,已经忘却了当初年少苦读时的情景,当时思恋的青梅竹马不知道是否一切都还好。

    接着就是阳春三月家乡庐州的春景,草长莺飞、柳絮纷飞,古人写景时最终总要落到人身上,作者目光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看到了三月时的家乡,也仿佛看到了站在这美丽景色中的年轻时的恋人,思乡之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都在此时显露了出来。

    在古人笔记中传世的爱情故事处处可见古代女子以秀发相赠、以身心俱陈的笃定情长,古人有话为“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说明头发也是古人身体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候它都可以代替人本身,可见青丝之贵重。

    红药出自宋代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这里化用杜郎求情典故,将自己比作红药,独立桥边,孤目观望,看到桥上来来往往的相爱的有情人,反衬着自己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乌篷船”一般都是江南独有的船只,这里代指庐州,作者想起了小时候在家乡常常看到的这些经常游弋在河里面的船,思乡之情更甚,随之作者的感情也到了爆发的高潮。

    副歌部分开头就写出了作者思念的地方是庐州,一切景色、人物都存在于庐州这个地方。

    月下的你已经不是当初一脸素妆,在清冷的月光下还是那般惹人怜惜的人了,现在的你应该也是已有乡间妇人常见的憔悴枯燥,不似当年的白纸若曦,赛雪欺霜。

    此时的作者也是满身伤痕,早已不复当年的翩翩少年模样,可能如果此时相见,你一定不敢认作者了,因为作者由于追名逐利,气质从内到外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相由心生,此时一定已经面目可憎犹如青面獠牙的地狱使者。

    太多的感想此时想对你诉说,但是最终到嘴边也只是一句“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此句出自清代着名词人纳兰性德《浣溪纱》: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最后两句又表现了对时光的深深感叹和抒发了悲伤之感,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望月思乡,撩拨情绪,此歌曲拥有独特的味道,仿若小火慢炖,仿若清风徐来,各种感触侵蚀着你的情感,共鸣中时而有大气凛然的江湖风,时而有归隐山林的静谧之心,时而有对推杯换盏的情绪表达。

    其实在《庐州月》这首歌曲中,除了典故的出彩,在歌词里面的数字中也颇有需要仔细品读的地方。

    比如“一苦”、“十年”、“半生”、“三月”、“一路”、“一缕”、“一生”、“入对出双”、“一曲”、“一句”等数字的运用,这些运用都充满了时间的流动,这也是古人最擅长在诗词中表达感情时的一种方式。

    歌词意境深远,感情丰富细腻,可谓是一场诗词与歌曲交汇的盛宴。

    此贴为代记,实际作者为京都人大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家诗词协会会长孔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