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让人上头的鼓点
作者:云曼香   退休大姨穿越,闺女暴富了!最新章节     
    苏娟娟是在最后一分钟的时候,终于才能全部弄好,再给苏大姨传过去的。

    苏大姨的手心一沉,就看到了苏黑丫说的那个最小音响了。

    果然,都没有她的手掌心大,看着就跟儿童玩具差不多。

    就这么小个东西,就花掉了她八千五的快乐值呀!

    苏大姨还没肉痛完,屏幕就是一黑,通话结束了。

    苏大姨用手机给照着亮,琢磨着这小音响的用法。

    见小音响上还插了个耳机,苏大姨两眼一亮,就试着打开了音响。

    这回可不用怕,突然冒出大声来,惊动了外人了吧?

    这一打开,那耳机里果然就有了吱吱的声音,苏大姨把声音调小,塞到了自己耳朵里……

    啊!这让人上头的鼓点声,这深情动听的歌喉啊!

    这好几个月没听着,猛地一听,它怎么就这么的让人着迷呢?

    第二日,苏大姨就让人把那个会吹笛子的下人给叫了过来。

    这人姓何,他爹娘都是苏老夫人的陪房,家里一共生了三个,他是老二。

    他大哥和小妹,一个会干活,一个有一手好绣活。

    只有他这个中间的老二,干啥啥不成,就是小时候不知道怎么地叫他攒了钱,去街上跟那卖乐器的老汉买了支破笛子,又跟人家学吹了几个音,自己瞎琢磨,就会吹笛子了。

    何父何母就挺看不上他,会吹个笛子又有什么用?

    他们是老夫人的陪房,在伯府里头,老爷少爷们想听个曲子,不会去叫那正经的伶人戏班?还会听他吹的不成?

    就是那街头卖唱的,那人家也是拉的胡琴,也不是笛子呀?

    却没想到老夫人办中秋灯会,倒是把他给显出来了。

    这有了舞台,大家发现,何家老二,那确实挺有才华的呀!

    那气怎么喘得那么匀,笛声拐来拐去地又动听,又欢乐呢?

    等到办完了中秋灯会,何家老二得了老夫人的赏,又有银锞子,又有细布红绸这些的,何老二的婆娘很是得意了好一阵,细布刚到手还没暖热呢,就给自家小娃子做了身衣裳,见天地穿着晃来晃去……就没见过那般能显摆的!

    于是大伙就都想了,那中秋灯会上再出风头,也不过一年一次中秋而已,你们一年也就得瑟这一回了。

    但谁也没想到啊,老夫人办完了中秋灯会,她还要办重阳晚会呢!

    何老二被老夫人叫走的时候,一干人都还在那儿羡慕嫉妒呢。

    “早知道咱也学一样乐器了!”

    “你怎么没学,当年你小时候不是弄了把二胡,要拜街口那个拉二胡的瞎子为师学来着么?结果呢,你拉出来的声儿太吓人,把瞎子都吓跑了,从此再也不在伯府后街的街口拉二胡了呀!”

    这老底一揭,空气中登时满是愉快的气息。

    而何老二从老夫人那边回来以后,整个人就有些发呆。

    旁人见了就问他,“何老二,老夫人叫你去,可是挑了重阳节要用的曲子?”

    何老二这人虽然会吹曲子吧,幸好他没正经学过,会的都是在红白喜事上大伙常听的那些个调调……要不然什么都会,岂不是让大伙给嫉妒死?

    何老二呆怔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又点头,又摇头的,是什么意思?”

    何老二看了众人一眼,“老夫人叫我听了两首曲子,让我按着那曲子吹。”

    他至今也不明白,那曲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怎么就那般奇特呢?

    绝对不似凡世间能奏出来的曲子!

    众人都听呆了。

    “老夫人叫你听了两首曲子?那曲子从哪里来的?”

    老夫人也不会吹曲子呀!

    何老二瞥了众人一眼,扬起头,“天上来的!”

    你们这些凡人啊!

    哪里能懂的?

    就在整个苏家庄的人都在暗暗数着日子盼重阳时,苏大姨的手上,收到了两张拜帖。

    这两张拜帖,都是邻近村里的地主乡绅之家送来的。

    一家姓董,一张姓齐。

    两张拜贴都很是客气,大概的意思就是听说苏家庄将要举办重阳晚会。

    他们家中的老人也年过五十,听闻有这般的热闹,十分地想来见识一番,不知道苏老夫人允许与否,若是能允,到时候,他们就坐着自家的车马过来,到时候也不必苏老夫人招待,他们只看过了重阳晚会就走……

    当然了,除了拜帖,一并送来的还有两份礼品。

    礼品也比较中规中矩,有自家做的熏肉腊肠,自产的酒酿,还有奶羊鸡鸭之类的。

    苏大姨看了看这些礼单,暗中点了点头。

    这两家,倒是挺实在的。

    便见了见来人,客气了几句,表示了下欢迎,并且一定给对方留上几个好位置,这才回了两盒自家做的点心,将人送走了。

    下人们将对方带来的礼品送上来。

    苏大姨上前去看了眼。

    她这样经常去逛菜市场的老手,那什么腊肠熏肉,品质好坏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苏大姨看完了就让人送到了厨房。

    至于那些活物,则都送去了庄子上新修的农场里的。

    这两家之所以会送这些过来,大概也是知道苏家庄刚修了农场,正四处采买种苗。

    处理完了礼品,苏大姨将苏忠家的唤了来,问起这两家的情况。

    “回老夫人,这齐家就是那齐家庄的地主,齐家庄上,有一半的田地都是他家的,他家世代都是乡绅,听说在通城,也开了个粮庄,家境十分殷实,就是他家的儿郎们没有读书的天份,连童生都考不过,因此这都两三代了,也还是寻常乡绅。”

    “这董家么,就有些来头的,董家的老太爷,听说先前是在京城里那贵人府上当差的,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董家的孙子,也是董家老太爷从京城请来的名师,倒是有些出息,考中了举人,以举人授官,现在在外地做县丞。”

    这两家的情况虽然都不相同,但在本地,倒是比较老实,没有传出过什么不好的名头来。

    苏大姨听了点点头。

    “既是这般,我就放心了。”

    她一个退休养老的,可不想跟那些为富不仁,为祸一方的人家有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