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陈折己
作者:大鹏炖翅   您有新的渴了么订单最新章节     
    回去的路上,褚芙想着「封口机」和「热水机」是时候该提上日程了。

    虽然天气热,顾客并不一定会想喝热奶茶,但还是得考虑到女子会来月事这件事。

    经期一定要喝热饮才比较好吗?其实也不一定,重点不是热饮,而是想给她们提供可自由选择的权利。

    此时远在万里之外的京城,随着战争到了白热化,朝堂也因为军饷问题已经吵了半个月了。

    十日一次的大朝会,文武百官都低眉敛目站在太极殿中,百多人的大殿中只听得见户部尚书以及谏议大夫的激烈争执声。

    “此番战事军资消耗过大,如今国库不丰,无法再支持一场大战,不若暂时求和……”

    谏议大夫陈折己持反对意见 : “路尚书此言不妥,那些犬戎残杀我边关百姓,抢掠我昭国疆土,若是不给他们一个教训,岂不是让他们觉得我大昭软弱可欺?”

    这个时候求和,那些无辜死去的百姓岂不是白白丢了性命?

    陈折己又说:“此时免战,实乃大灭我国军威,若是犬戎知道他们强硬我们就会后退,这一次尝到了甜头,只怕下一次野心会更大,说不得立刻就会挥师南下,届时又该怎么办?”

    路尚书皮笑肉不笑,讥讽道:“呵,陈大夫倒是说得轻巧,只是不知陈大夫有没有看过兵部和户部呈上来的折子,去岁光是这场仗的准备,就消耗了大笔巨资,如今北边的饥荒、旱灾还尚未处理,哪里不要花银子……”

    陈折己紧绷着脸庞,强自将胸中那股怒气按捺了下来,“这就是您断了前线补给的理由?路尚书这话怕是有失偏颇了吧。”

    路尚书气急道:“难道户部没给他们拨银子吗?”

    陈折己抬眸看他,言辞变得更加浅显犀利,“京官抽一成,路上的孝敬抽两成,小吏再抽一成……最终落到实处的,又有几成?”

    在战争中,军队的移动和作战都需要大量的粮食和草料作为后勤保障,如果后勤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就会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甚至导致失败。

    他一个个扫视过去,“各位大人扪心自问,可是真的清清白白?一丝一毫也未曾贪污?”

    这话说的直白而难听,在场不少人都变了脸色。

    路尚书掌管户部,闻言眼皮一跳,生怕他说出更出格的话来,赶忙生硬的转移话题:“边关这么久也未曾见有什么捷报传来,朝廷养他们是干什么用的?只怕是有些小子贪懒不出力……”

    陈折己毫不留情的拆穿:“不给将士们吃饱,让他们饿着肚子、用着钝刀上战场,还妄想打胜仗?青天白日的尚书大人怎么还做这样的美梦!”

    路尚书脸色铁青。

    一番唇枪舌战下来,陈折己还是半点疲态不见,扬声道:“先人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为大昭已是事先舍去了性命,若我们连最基本的后勤保障都做不好,岂不是愧对在家中等待他们归来的父母妻儿?愧对年年纳税的百姓?愧对正在浴血杀敌的将士们?愧对战场上死去的英灵?”

    这几句反问一声比一声朗阔,句句敲击到了人心,大殿之上回响不断,文武百官心肝都在颤。

    “为官者,自当为国为民,为江山社稷,为千秋万代!”

    语罢,他转而面向横山帝,高声道:“臣恳求,为边关的将士们调拨粮草!”

    陈折己一揖到底。

    倚靠在高榻之上的皇帝懒洋洋的掀开眼皮,打了个哈欠,皱眉不耐道:“行了行了,此事推后再议,退朝。”

    陈折己面色稍变,战事迫在眉睫,哪还能再推后?!

    他上前一步,“陛下!”

    宦官用拂尘挡住他的步伐,皇帝已经起身走了,龙袍带起一阵糜烂酒气和脂粉香味,站在最前方的首辅和宰相早已习以为常,依旧面不改色。

    **

    天边一轮红日慢慢西沉,夕阳如新妇脸颊上的胭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光彩。

    陈折己下职回来,将官帽搁在一边。

    屋外耀眼的霞光和屋内黯淡的阴影将他的身子切割成两半,他就站在这半明半暗中,久久不语。

    他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同门,那个文采斐然的少年寒窗苦读二十载,走到了乡试,可是却在最后被替了卷子。

    他想到了另一个同僚,曾是鲜衣怒马的探花郎,一心想报效朝廷,却被帝王以一个极其荒谬的理由革了职。

    他还想到了自己的科举之路,想到了春闱上看到的「公正」二字。

    ——如今再看,似乎全都变成了笑话。

    陈折己笑着笑着眼里就溢出了泪水,嘴里喃喃自语:“良材不得筑,泥狗尽堆墙。”

    曾经鼎盛的大昭,万国朝拜的大昭,在这个帝王的手上,终究是一步步走向了衰败。

    不知道哪里刮来一阵风,将案上的书本吹的满地都是,陈折己恍然回过神,弯腰去捡。

    那本线装诗集被风哗啦哗啦吹得翻了一页又一页,最终定格在某一句上。

    看清楚了上面的诗后,陈折己捡书的手一顿。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他抱着那本诗集在房中枯坐整宿,次日就上了一封折子,请奏辞官。

    一般官员都是六十多才告老还乡,像他这么年轻就主动请辞的,简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一时间满朝哗然,御史台的弹劾折子如雪花般飘到了皇帝的案上。

    三天后,批折下来了,准奏。

    陈折己离京那天,独自一人挎着个包袱就走了,没带任何仆人和小厮,也没有马车,甚至没有人相送。

    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还有几人站在高耸的城墙上目送他远去。

    国子监祭酒望着他的背影,那个背影透着文人独有的清瘦,如清竹寒梅般挺拔,叹道:“这位陈大人,还真是人如其名宁折不弯。”

    董宰相眼里有欣赏,有感慨,但最终那抹欣赏还是化为了可惜和可笑,摇头道:“他啊,还是太年轻了。”

    常太保背手站着,轻嗤:“倒不如说他是茅坑里的臭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