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怨为爱
作者:白垩求生   纸嫁衣之缘起奘铃村最新章节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正月初二,在玉真公主的陪伴下,杨玉环缓缓地走出了这座已生活了四年之久的寿王府,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

    四十九年前的这一天,李隆基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他,如今他却要让杨玉环以为母亲追福的名义永远地陪伴在他的身旁。

    其实皇宫中原本并没有道观,西城公主和隆昌公主修行的道观均位于宫外,李隆基不敢明目张胆地将道观建在自己居住的兴庆宫,所以特意在大明宫内专门设置了一座道观太真观,以供杨玉环修道之用,而李隆基则可以通过复道前往大明宫与杨玉环幽会。

    杨玉环脱去了色彩斑斓的齐胸襦裙,穿上了青灰色的道服。从那一刻开始,杨玉环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包括寿王妃在内的所有尘世的身份都与她无情地割裂开了。

    李隆基特意为太真观挑选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观主三清师太。三清师太原本是中宗李显的昭仪,李显被韦皇后毒死后,看破红尘的她自愿出家为道,彻底地远离了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的袭扰。杨玉环始终不解曾经锦衣玉食的她为何能够如此决绝、如此彻底地抛弃曾经的一切,甘愿过上枯燥而又单调的日子。三清师太却平静地说:“始祖玄元皇帝提倡‘不争’,顺乎天理而不强求。不与世人争,并不是不愿,而是不屑。”

    刚刚接触三清师太的时候,杨玉环觉得她很是古板,她竟然递给杨玉环一本《道德经》要求她认真研读。心猿意马的杨玉环随便翻了几页就放在了一边。

    杨玉环心想:难道这个老糊涂真的看不出李隆基让她出家的真实用意?出家为道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

    杨玉环未来的命运还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心乱如麻的她哪里还会有什么心思读什么《道德经》。

    见弟子对《道德经》如此不敬,三清师太与杨玉环争论了一番。

    就在这种争执之中,杨玉环度过了出家之后的第一天。

    夜晚,杨玉环拿着一支笔坐在书桌前,又想到了李瑛,想到了寿王,或许,此时的寿王,也正在想她。

    自从离开寿王府的那一刻,杨玉环就一直想着能够找到回到过去的路,不过却怎么都找不到,即使是在梦里,也无法实现自己回家的梦。

    就在这时,三清师太走过来安慰道:“与其说是别人给你带来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为还不够。一朵莲无须清水亦洗净铅华,一枝梅无须张扬亦风韵无限,心简约自然意澄澈,高洁清雅之士自风流!”

    杨玉环睁开蒙眬的泪眼,凝视着三清师太。她就像一个深深的湖泊,虽然看似平静如水,其实却深不见底。她突然站起身,紧紧地抱住三清师太。三清师太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说:“看透该看透的,放下该放下的,生活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渐渐地,杨玉环回家的欲望不再像之前那般强烈了。或许这就是三清师太所说的“顺其自然”。只有勇敢地告别过往,才会拥有新的人生,倘若一直让忧伤填满生命的空白,或许将是对人生的一种亵渎。

    久未谋面的李隆基终于现身了。老辣的李隆基有意想要先晾一晾心高气傲的杨玉环,这些天来,他竭力压制着内心热切的渴望,直到他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才来到太真观看望杨玉环。

    “玉环,你在此地住得可好?”李隆基关切地问。

    “好与不好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没有权利选择,只能默默承受!”杨玉环的话语中带着隐隐的责备。

    自从登基以来,还没有哪个女人敢在李隆基的面前说出如此放肆的话。后宫的那些女人在他的面前永远是逢迎的笑脸,而他也早已看腻了她们千篇一律的笑脸,更厌倦了她们费尽心机的逢迎,因此天性率真的杨玉环不仅没有触怒他,反而让他对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刮目相看。

    “看来你虽身在道观修行,却未能领悟到道家的真谛。道家崇尚‘不争’和‘无为’。”

    “皇上莫不是让玉环逆来顺受吗?”

    “我是希望你能懂得逆顺的道理。不争不是真的不争,无为也并不是真的无为,很多东西不争却自来,很多时候无为却有为。你好好想想吧!想好了就陪我到骊山去走走。”

    正月天气虽然寒冷,但李隆基的内心深处却是暖意融融,因为朝思暮想的佳人如今就陪伴在他的身旁。

    杨玉环听后没有表情,但是内心却已经改变:

    自己已经不是寿王妃了,只是一个女道士而以,再怎么反抗也是没用的。

    无法反抗,那倒不如接受,而且皇上也并没有强迫自己,面对自己的无礼,不仅没生气,反而还有些体贴……

    他可是一国之君,但并没有用强迫对待自己,没有用狠毒之法对待自己身边的人……

    自己……是不是太任性了?

    杨玉环内心对李隆基的抵触正在慢慢地消退,而且,正在萌生一种朦胧的爱意。

    五十七年的人生历练使得李隆基能够轻松地看透杨玉环仍旧略显稚嫩的内心,而且身为帝国皇帝的他又有足够的资源来满足她的任何需求。

    杨玉环就这样渐渐地被他的爱所征服。其实身为弱女子的她此时也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因为过去肯定是回不去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改变,还是被迫无奈地接受这种改变。

    杨玉环暗自庆幸李隆基是一个既爱她又懂她的人,阅历尚浅的李琩虽然很爱她,却并非总是能够懂她,反而杨玉环有时还要像哄孩子那样去哄他。

    虽然这次骊山之行只有短短的八天时间,但这八天却是如胶似漆的八天,也是如梦如幻的八天。

    (本章完,下一章:玉环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