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科举制度成立
作者:天生我行   觉醒封地系统,从边疆打造重装合成旅!最新章节     
    说完这话,杨书林眼神之中罕见的带了几分躲闪,看着任天行玩味的笑容。

    他连忙开口接受道:“属下就是怕氏族有心给我们捣乱,所以才想着招收些寒门子弟进来,若是殿下为难,那就算了。”

    在大棠选拔人才乃至整个官场之中,第一要素就是看你的出生。

    毫不夸张的说,生在大棠出生就代表了你的上限。

    如果你没有一个强大的背景,人家看都不会看你一眼,连个机会都不可能给你,那你就是再有本事又有什么用那?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寒门子弟只能依靠卖画抄字,去当氏族门客来求得这飞越机会。

    而杨书林在为官之前,也是跑到了大棠六大氏族之一的孙氏当了门客才换得为官机会。

    “这有点不妥吧?”

    任天行淡淡地开口道。

    虽然说一开始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可听到任天行的否决,杨书林眼眸之中还是闪过一丝失落。

    寒门弟子的命,难道真的无法改变了吗?

    任天行看着他淡淡的笑了:“先生难道认为这百姓之中就没有大能力者了吗?”

    啊?

    这话顿时给杨书林整不会了,要知道读书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读得起的,这个时代已经掌握了印刷之术。

    可书本价格依旧其贵无比。

    原因很简单,那些个成名的学者谁都不愿意自降身价,认为这个是辱没他自己的才华。

    在这种大背景下,教育的成本无比的高昂。

    自然是不可能诞生出基础教育,这种无比超前的事情。

    任天行淡淡看着远方,喃喃道:“杨先生,这点本王就要说你的不对了,读圣贤书者自然是有本事,可王府要发展不能只靠他们。”

    “这?这是何意?”

    杨书林第一次听到这种话语,这也怪不得他目光短浅,毕竟在大棠读圣贤书才能入朝为官是几百年的共识了。

    任天行看着他,摇了摇头,如此的发展不平衡,不重视科技人才,这样的王朝能活到现在也是个奇迹。

    “本王切问你,这练兵者读书人能否胜任?”

    “不能。”

    “本王再问你,这农林渔牧者,读书人能否胜任?”

    “也不能。”

    “本王最好问你,这锻造兵器,发展军需,读书人能否胜任?”

    “这个,依旧不能。”

    杨书林不是死读书的人,马上就明白了任天行的意思,低着头道:“秦王殿下的意思是,秦王府的发展需要均衡?”

    任天行露出一副孺子可教也的眼神看着他。

    天才心中都有一股子的傲气,表面上看他是臣服于你,可内心可高傲着。

    可是,他不是朱元璋,杨书林也不是刘伯温,任天行脑海之中的超出这个时代的远见,足够让这位大才心悦诚服。

    “燕州城的府衙肯定是用不着了,反正本王也不差这点税收。”

    任天行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本王意图重新建立一个府衙,准备打造财务部,军工部,司法部和人事部,先生觉得如何?”

    任天行本来是想效仿朝廷组建六部,可想了想,万一被那个傻x捅出去了。

    传到了京都,鬼知道那群人会怎么想,所以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规划就好,目前四个暂时够用,等以后再细分。

    “财务部,军工部,司法部和人事部?”杨书林默念了几遍,越发觉得制度可行。

    他看向秦王,顿时发觉自己终究是小觑了秦王殿下,或许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统领大棠,带领大棠走向复兴!

    可这个可怕的想法很快就被他抛掷脑后。

    按照大棠制度,一旦分封出去的秦王就彻底丧失了皇储的资格,自己这么想就是大逆不道,是谋反!

    “不过秦王殿下,我们如何能从百姓之中选出我们需要的人才那?”杨书林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任天行继续在心中规划,他开口道:“不知道杨先生有没有听说过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没错,本王计划面向整个燕州城举办一场大考,所有人都可以来参加,本王也会将试卷分出四份,一一对应四部。”

    “这?”

    杨书林顿时感觉到浑身在震颤,一时间语塞,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任天行没有发现他的异常,继续道:“为了防止出现氏族趁机插入,舞弊的情况出现,本王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面试!”

    “意思就是笔试过了,由本王和杨先生,戴统领一同提问。”

    “先生,觉得如何啊?”

    杨书林已经完全说不出任何话语,他噗通一声给任天行跪下,这次的下跪是他人生之中最为诚恳的一次。

    他的一生,心中只敬苍天,从来不敬人,哪怕是当朝圣上也不放在心中。

    可眼下,他心中又多了一个敬拜的人,那就是任天行!

    “秦王殿下此举,乃为燕州城乃至整个大棠寒门学子都有再造之恩,杨书林代表燕州城的寒门学子叩拜秦王殿下!”

    说完,就磕了一个重重的响头。

    这可给任天行整不会了,连忙将杨书林从地上扶了起来:“杨先生不必如此,本王也只是做了心中觉得正确的事。”

    他自然很难懂杨书林内心的激动。

    杨书林三岁识了千字,九岁定了心智,十二岁写了一篇赋传遍了十里八乡。

    他本以为他这一生可以靠着自身的才华平步青云,可整整读了九年的私塾,却换来一句:你父亲是何人啊?

    哈哈!

    哈哈哈哈!

    说来也是少年那稚嫩的想法,可笑我那三千多日的时光,以为读书的人事情,也只要那四书和五字。

    任天行看着杨书林,他虽然不懂,可也知晓这一步踏出去有多么不易。

    想当年,隋朝为了推行科举制,遭遇了多少的阻碍就可以窥见一斑。

    “杨先生,这件事情就劳烦杨先生多费心了。”任天行郑重的将它交给了杨书林,绝对不是自己想当甩手掌柜。

    开什么玩笑,自己可是领导欸,领导只要出计划就行了!

    没错!

    这时,任天行突然瞅见了不少氏族的人朝着秦王府的方向赶了过来,他们来,不是闹事就是示好。

    现如今秦王府如初升之朝阳,向来他们也是不敢随意招惹。

    更何况这次来得一个氏族家主都没有,都是些和自己同龄的公子哥,很显然答案那就只剩下一个示好。

    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任天行面前。

    其中一个熟面孔李金浩让任天行颇有好感,且不说第一次是他帮助自己解了围,就说李家对于秦王府的帮助。

    就注定了二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让自己感到意外的是谭小秋这个家伙居然没有过来,按道理来说谭家是第二个对自己示好的,怎么说也该有她啊?

    “在下李金浩,在下史天,在下方长,参见秦王殿下!”三个青年躬身行礼道。

    作为头一批前来给自己示好的氏族任天行必然要以礼相待,他连忙走了下去,亲自将他们扶了起来。

    这让他们感到受宠若惊,其中一人方长直接开口道。

    “秦王殿下,家父得知了秦王殿下的爱民之心,深感钦佩,特地让我带着八百农户的卖身契前来。”

    八百!

    好好好,真是意外之喜啊!

    “方家主真是客气,本王就代替燕州城的百姓谢过方家主了。”任天行眼睛都要笑眯了。

    史天见风头被抢,也连忙开口说道:“秦王殿下,俺家也一样,带来了一千农户的卖身契!”

    一千!!

    要知道杨千愁这个老东西,自己都要死了,也才愿意拿出一千农户出来。

    这史家当真是大手笔,任天行亲切的握住史天表示赞许,同时目光期待的看向李金浩,他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对吧!

    李金浩看着任天行那充满期待的目光,淡淡一笑。

    “我们李家愿意拿出两千农户,帮助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