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益州治略(下)
作者:招财的小白猫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最新章节     
    见士颂当场表示会重用郑度,一下子点燃了现场益州派系官员们的热情,纷纷向士颂推荐“贤才”。

    士颂也都笑着表示着接受,不过强调,这些人以后也是需要按荆州的制度来进行考核。

    这些人的推荐里面,士颂听来听去,都没有什么自己记得的名字,唯一一个有些印象的,便是黄权举荐的秦宓,这个历史上劝阻刘备伐吴却被刘备下狱的文臣,在三国的故事里,也都是以外交家,辩士的身份出现。

    这次似乎也有劝刘璋不要和自己开战,只不过他的劝阻,并没有成功。

    辩论厉害的人,言语过激,总是讨不到好的。

    不过这个秦宓也好,其他人也好,怎么听都是益州本地世家出身的代表。

    “看来这些益州人,多少还有互相扶持的心,治理益州的高级官员,决然不能是益州出身。”

    也正是这些推荐,让士颂决定了治理益州的人选。

    益州新定,为了安抚本地人心,给自己创造稳定的后方粮仓,益州本地世家,肯定是一边用一边“打压”,只要新法能在益州推行,过个十几二十年,所谓的世家和寒门,其实也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那时候,所谓的世家不过是更加的富有而已,没有割据地方的实力,不能对中央统治产生威胁。

    “新法的推行是核心,稳定地方,只是为了能让新法更顺利的推行。其三才是为我的军队提供粮食物资,最后便是为我提供新的兵源和人才。”

    士颂的心中,已经做好对益州的规划。

    第二天,士颂先是单独见过了郑度之后,按他自己的要求,分到贾诩手下担任副手。

    接着,士颂将昨天被推荐的益州“才士”们委以官职。

    最后,便正式任命庞统为益州长史,法正和张松都调入了自己的将军府中,任命为自己将军府的从事郎中,参与所有军政。

    二人官职看似不大,但地位却很高,别的不说,此二人得到了随时可以在士颂身边说上话,参与所有战略规划,军政布局的地位。

    在外人眼中,此二人,一跃成为了士颂的核心心腹。

    不过,士颂也没有把所有的益州重臣调去荆州,他给庞统留下了两个副手,便是黄权和邓芝。

    一个是益州的“抵抗派”,一个是益州的“带路党”。

    在法正和张松被自己调去荆州后,这两人将成为益州士人集团的领袖,而且,这两人是不会合力和庞统争权的。

    本来就有矛盾的益州内部,不论过去是怎么分的派系,现在在士颂的有意引导下,都会分成“抵抗派”和“投效派”。

    如何利用这两派的矛盾,完成新法的推行,那将是庞统未来的任务。

    至于益州的军队方面,士颂在综合考虑后,又和贾诩进行了商议,最后留下了李严和邓方二将,让他们主管益州军事。

    其实在士颂原本的计划里面,是准备留下魏延来主管益州的军事,让魏延和历史上一样,进驻汉中,成为益州在北面的屏障。

    但魏延的战死,让士颂的计划落空。

    其实这次攻汉中下益州,士颂麾下的折损也不小。

    中郎将级别的武将里面,折了魏延和吕岱,校尉一级的折损了士云,陈兰,都尉级别则是损失了洪明、洪进、何仪、何曼这些新投效的将领。

    另外部队的损失也不小,估计也需要花费小半年的时间,才能让补充的新兵,完全融入军队中来,形成和原来的军队一样的战力。

    而这次入川作战的将领里面,除了魏延外,其实还有文聘,霍峻,南面的甘宁,徐盛,表现不错。

    另外那位所谓的“儒将”孙邵,其实也是中规中矩。

    但是留下来成为益州的军事主管,士颂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霍峻和徐盛,显然是显得有些年轻了,而甘宁这样的斗将,未来对抗曹操,肯定是要用上他的,不可能留下益州后方。

    文聘和孙邵二人,其实士颂也有考虑过,不过士颂想来想去,文聘在荆州,可以随时作为自己的后备的领军将领,应对和曹操的军队的第二战场。

    而孙邵这个人,士颂的心里面多少有些不放心。

    一来是对这人的忠心有待验证,二来这位历史上东吴的第一任丞相在这次的攻川进展中,表现也确实不怎么亮眼。

    大不了让这个孙邵担任镇守江州的军职,既保证益州和荆州的水运通畅,同时也好威慑益州南面诸多州郡里的那些不安份子。

    而留下山蛮营的邓方,是士颂和贾诩商议的结果。

    益州北面州郡境内的板楯蛮也好,南部州郡中还没有去接触的“南蛮”也好,应对这些所谓的“蛮族”,邓方无疑都是最好的人选。

    另外还可以调益州降将吴懿给他当个副手,士颂也不要求他很快就给自己练出什么“无当”飞军,但要开始为此准备。

    “安抚蛮夷,循循善诱,推广蛮汉相处之策,让各族悉知,乃是此任职之重。”

    贾诩的建议,说到了士颂的心坎里。

    而邓方,显然是最好的人选,从最早组建武陵蛮和汉人的混编部队开始,邓方一直是军中和蛮族接触最多的将领,对付益州境内的蛮族,显然需要恩威并举。

    有军旅经验,擅长和蛮族接洽的邓方,被士颂任命为了益州的庲降都督,主管益州蛮族的各项事宜。

    当然,庞统那边的益州长史府,也是需要派遣文官和邓方配合的,毕竟很多在荆州和交州推行的政策,在这边的推行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在士颂和贾诩商议益州规划的同时,士颂还问了贾诩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拿下益州后,若是从益州北上,是有两个选择的。

    就和历史上诸葛亮北伐一样,要么向东去进入关中,谋取长安,另外一条路,便是向西北发展,也就是去谋取雍凉。

    而贾诩,正是西凉出身。

    “文和先生。”

    士颂单独留下贾诩,当然是准备问一些关键问题,关于未来的发展,自己私下琢磨过许久,大的方略,当然是如贾诩规划的那样,努力发展荆,交,益三大州,稳扎稳打,等到曹操和袁绍开战的时候,从曹操背后捅刀子。

    但现在的情况是,拿下益州之后,有了北上进入雍凉的道路和机会,士颂反而起了别的心思。

    那就是在和曹操动手之前,能不能派一支偏师进入雍凉,不求完全占据雍凉,只求在雍凉打入一颗钉子,一方面为自己收集西凉的资源,例如战马。

    一方面在西凉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招收人心,为自己日后进驻西凉打下基础。

    贾诩听士颂说了半天后,心里也起了波澜,西凉之地,对于他贾诩而言,那里可是自己的故乡啊。

    从情感上来说,他当然不愿意西凉继续被马腾韩遂为首的西凉大小豪帅割据。

    百姓的生活即便不是苦不堪言,但绝对是比不上士颂治下的荆交之地,若是士颂的新法能在西凉推行,当然是好。

    只不过,贾诩思虑片刻后,还是摇了摇头,表示反对。

    “第一,主公新定益州,但能完全掌握,推行新法的地盘,不过益州北部州郡。益州南部,还需时间去渗透,安抚。”

    “第二,西凉群豪,看似一盘散沙,各自攻伐不断。但若是有外部力量进入雍州,他们必定会合力抵抗。我们若是占据雍州南面的数个州县,反而是让这群内斗不休的人团结起来,在我看来,反而不智,势必会在西面拖累我军。”

    “第三,主公想要的西凉军资,尤其是西凉的高头大马,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商队去获得,这次西凉联军攻阳平关大败而归,选择了妥协请和,只要我们提出通商的条件,他们必定同意。商队去了西凉,自然能获得战马,传播我方之新法,甚至暗中收雍凉义士之心,甚至带回一些人口,此事主公不必担忧。”

    “第四,也是最大的问题。”

    贾诩说着,停顿了片刻,盯着士颂问道:“主公难道忘记了谁才是最大的敌人了吗?我们紧赶慢赶,抢着攻略益州,不就是为了在决战之前,壮大自身实力吗?”

    “最大的敌人,当然是曹操。”士颂脱口而出,条件反射一样地回答了贾诩的问题。

    说完,自己也是一愣。

    是啊,那个像山一样,压在自己头顶的人还在啊。

    自己和曹操交手了两回了,就没有占到过便宜。现在襄阳城都在曹军的兵锋之内。

    若不是自己耍小心机,暗中帮袁绍提前灭了公孙瓒,又鼓动河内郡的眭固倒向袁绍,让灭了吕布占了徐州的曹操一时间分不出精力对付自己,只怕曹操早就趁自己不在襄阳,再次攻掠荆州了。

    “是我贪心了。”

    士颂顿时明白,自己现在看似强大,但是内部问题也不少。

    后面,还要面对的敌人,是已经发展壮大的曹操。自己绝不能掉以轻心。

    “罢了,我在成都在待上半个月,等庞士元把益州诸事梳理顺畅,新法开始稳步推行,我便先行返回襄阳。”

    “而后,文和先生,统领大军顺长江而下,返回荆州吧。”

    士颂倒是爽快,反正不打仗,直接把数万主力精锐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贾诩。

    贾诩当然知道这是士颂在示好自己,口头上当然是恭恭敬敬地感谢信任。

    但他心里明镜似的,士颂麾下的这些军队,在新兵营就已经完成了洗脑工作,自己带着他们执行士颂的军令,当然没有任何问题,所有将领,士兵,都会遵照自己的军令行动。

    但若是自己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怕没有人会把自己当回事。

    说不定士颂打造的那个所谓的暗组的人,私下就把自己给绑起来了。

    “雍州之事,主公可让蒋干蒋子翼为使,去和西凉群豪交涉。”贾诩劝住士颂稳扎稳打,不出兵西凉后,又开始给士颂分析如何通过交涉,在雍州方面获得最大的利益。

    两人正说着,这时,陆逊却冲了进来。

    看到贾诩,匆忙对贾诩也拱手行礼,而后交给了士颂一个黑色封口密封的纸条。

    这是暗组内部十万火急的加急标志,这纸条,必定是荆州那边出了大事,第一时间飞鸽传书给自己送来的消息。

    贾诩虽然对暗组的事情不熟悉,只知道暗组是士颂私下训练的精锐情报组织,但是身处他这个位置,虽然不能调用暗组,但当然还是知道暗组不简单的。

    见到这种情况,他也不避嫌,等着士颂看完信件后,找自己商量。

    而士颂看完荆州那边传来的消息后,用手扶着脑袋敲了敲,见贾诩和陆逊都看着自己,连忙说道:“不是什么大问题,曹操没有打过来。只不过我让蔡峰留意淮南方向的袁术,若是袁术败亡,看看能否找机会,收容一下袁术旧部。”

    说白了,士颂的意思是,让蔡峰在袁术败亡之后,去抢一点袁术留下的政治遗产,或者是一些地盘、人口、部众什么的。

    但蔡峰这个从清远起兵就跟着自己的“元老”,显然理解错了士颂的意思。

    他确实盯着淮南方向,盯着袁术,但他在袁术亡故之后,一出手,别的没有抢到,倒是抢回来一个烫手山芋。

    蔡峰在信中说得很清楚,他得到了袁术手中的最宝贵的东西——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