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买纸
作者:左右颠倒   科举,寒门读书郎最新章节     
    走进书肆,李轩双目无神,他是真的对这些经史子集不感兴趣。

    若是能看进去书,他直接走文官举业多好,哪里还会对武学有想法。

    “承平,你不是才刚刚启蒙,怎么会对这这么难闻的地方感兴趣。”李轩看到堂弟一进书肆就两眼放光,有点难以相信。

    李承平笑笑没说话,书肆中满是油墨味,陈旧的书籍更是散发着霉味,但抵不住李承平再次见到这么多书的惊喜。

    进入书肆,这家书肆叫做渭水书肆,渭水镇上的商铺多有借用渭水噱头的意思,当初李振礼开酒肆时,就有想过冠以渭水酒肆的名字。

    但终究晚了一步,别人又不傻,早早就拿到了这个所谓的商标,生意看起来确实更好,渭水酒肆在整个渭水镇上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尽管镇子仅有三家酒肆。

    书肆内满满当当站满了人,里面面积是不小,可架不住人太多,哪怕现在是冬季,进入其中依然感觉到燥热难耐。

    而且李承平要收回刚才的话,书肆中确实难闻的很,书墨味道夹杂着读者的汗味、脚臭味真的太过熏人。

    没工夫在乎味道,李承平瞧着各类书籍的价钱。

    定睛一看,属实让他惊呆,明白读书是烧钱烧的没边的一条道路,可没想到会这么离谱。

    就拿他学过的启蒙读物来看,《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没有一本是价钱低于一百文的,四书五经更是让他没力气睁眼看,不带名家注释的,《论语》还稍好些,只要五百文,其他什么《大学》、《中庸》则更加离谱,竟然直接要到了六百文。

    李承平很是不解,“大伯,为何《论语》一本足足一万五千余字卖的却比四千字的《中庸》便宜。”

    “因为《论语》是书肆中供给士子抄写最多,刊印最多的,所以不可用字数来衡量书籍的价值。”

    接着,李振礼叙说着经史子集的区别。

    “真的贵呀!”李承平很难受,他不知道这些书拢共要花多少钱,二叔带的钱够不够。

    书可以慢慢买,毕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急于练习书法的纸张确实不能等。

    用于书写的麻纸,五十文一刀,一刀大约有一百到一百二十张,根据纸张类别来分,更贵的宣纸和竹纸就不用多说了。

    李承平还看到了珍贵的皮纸,皮纸是用动物皮革制作的纸张,质地坚韧,耐用性好,常用于珍贵书籍装订和地图制作等。

    别的纸张都是按一刀的整体价格卖,可这皮纸却是论张卖,一张竟然卖到了五百文的价钱,半两的价值,让李承平不自觉的退远了些。

    麻纸已经是最便宜的,若是买些半成品的劣质纸张,写倒是能写,但写出来大概率会侵染纸张,写出来多半也不能看了,对于练习书法没有多大意义。

    书籍纸张的高昂价格,李承平都有些望而却步了,他是真没想到读书这般艰难。

    看来他原先想的随便兜售些药材赚点钱,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不用担心,家里供你们读书的钱还是有的。”

    李振礼自然看出了侄子对价格的担忧,觉得这孩子实在是太懂事了,再斜眼看了眼无所吊谓的李轩,气的想给他来上一脚。

    “承平,你现在主要还是买纸,以及好一点的笔墨,四书五经到时候我誊写好后,等回村时给你带回去。”李振礼拍拍侄子肩膀,让他不用担心钱。

    对呀!李承平才反应过来,自家大伯就是个读书人,还是个童生,家中肯定有四书五经,只是没有家里孩子人手一套那么多,但给些时间,他再誊写一份就是,完全没必要花这些冤枉钱。

    “当真是稀客呀!今日李先生造访我这小小书肆,小店真是蓬荜生辉。”

    说话这人应该就是书肆的掌柜了,与李承平想象中的商铺掌柜不同,书肆掌柜身材瘦高,很是消瘦,颧骨较为突出,整张脸如刀削一般。

    脸上带着笑,陈掌柜上前见礼,道:“对于买书,我可就要与李兄说道说道了。”

    领着李轩和李承平行过礼后,就听陈掌柜说道:“为小辈誊抄书籍本是长辈应有之义,可今日新到的新江南文集,李兄可能自己找到誊写。”

    李振礼笑着看陈掌柜表演,摇头表示自己弄不到新出的江南文集。

    “那名家注释,例如朱子四书五经注疏,李兄又可曾能够一一讲明。”

    陈掌柜见李振礼不吱声,左右环顾一周,小心把三人带到后院。

    “李兄莫不是搅我生意。”

    陈掌柜假装生气的盯着李振礼,责怪他不该在书肆中那么大声说什么誊写四书五经。

    李振礼笑笑,若是能被自己三言两语就唆使他人不再买书了,那他还真是能耐了。

    “陈兄勿怪,不过是无心之言。”李振礼当然知道自己没有编造名家大儒注释的本事,可就事论事,李承平这个年纪现在也不需要这些。

    摆摆手表示没放在心上,陈掌柜开始介绍起书肆中买的东西。

    他没有因为李承平年岁不大就有多忽视,也不是因为李振礼在旁而特意买好,他是被书肆掌柜这份职业慢慢改变了对所有读书人的看法。

    说不定,那日某个破落书生就高中,读书实现阶级跨越的奇迹之一,没人会不敬重读书人,哪怕李承平只是一个未来的士子。

    书肆中主要卖两种书,一种是供市民和文人消遣的怪诞话本小说,另一种就是为士子提供走举业用的经史子集。

    其中细分为四书五经和一类历史经典及各家杂书,所卖的经史子集中夹杂着古今大儒名家做出的独家注释、文章、科举考卷等,多汇编成文集,顺带买些文房四宝。

    幸好,兴平县离西安这种大城市近,否则这类第一手注释文章还到不了这里。

    但渭水镇终究是个小地方,可供士子选择的少之又少,还不如看些朝廷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