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产量惊人
作者:陆米蒂   逃荒被丢下,我选择躺平最新章节     
    打谷子的二十多天里,下了四场雨,有两场来势汹汹,林秋缘家的有几挑稻谷没来得及收,被雨浸了,隐隐有发芽的迹象。

    陈舅公想了个法子,把这些浸湿的谷子摊在他们先前搭的棚屋里的竹床上,笼了火盆放下面烤着,试图把稻谷烘干,能抢救一些是一些。

    这个法子颇有成效,陈舅公还跑去找了趟村长家,让他把这个法子告知一下村里稻谷受潮的人家试一试,能抢救多少是多少,好歹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不是?

    期间,陈氏用上次晒干的绿果子的籽,用纱布包上,在水里揉搓,直到揉搓出黏糊糊的液体。

    林秋缘这才认出来,她外婆这是在手搓冰粉。

    等放置了半天的冰粉成型后,浇上红糖浆,比神仙豆腐还要滑嫩,成了孩子们的心头好。

    陈氏见几人都爱吃,又背着背篓上山,薅了满满一背篓回来。

    几个孩子则帮忙挑选母的凉粉果,公的凉粉果软乎乎的,肚里没货儿,都被丢进鸡鸭院子,让它们啄。

    陈氏切,几个孩子则拿着木勺把籽挖出来,摊在簸箕上晒上,等晒好了,陈氏就把它全都装进陶罐里密封好,要吃的时候才拿出来。

    女人们带着几个孩子上山摘棉花,而陈大舅几人,则跑了趟张三家和李忠家。

    张三家的劳动力只有张三和他儿子,家里只有个老母亲,腿脚还不是很便利,所以张三家的稻谷才收了一半不到,收的也不及时,也有三四挑受潮的。

    村里田地少的,早早就割完,去地主家打短工去了,花钱都请不到人来帮忙割稻。

    李忠家要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陈大舅喊了兄弟几个来帮两家搭了个棚子,帮忙把受潮的稻谷烘上,才急匆匆地走了。

    陈大舅回家给家人说了下两家的情况,一家子商量了下,决定去帮两天忙,把稻谷抢收出来,不然拖到白露后,秋雨连绵,稻谷可就难晒干了。

    第二天天麻麻亮,大人们就集体出动去帮张三割稻,还是烙饼、神仙豆腐和薄荷水的装备。

    孩子们则在家晒稻谷,还得时刻提防麻雀来啄稻谷。

    几个孩子人手一根棍子,棍子上还挂着一条串起来的鸡毛,只有一看见有麻雀飞下来,就把棍子狠狠地打过去。

    等张三在家忙完,带着儿子张林来地里准备割稻时,看见自家地里被割了一大片的稻谷,还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

    直到正在打谷子的柳幺舅回身抱稻穗,才看见张三来了,连忙招呼他。

    张三愣愣的站着,看清打谷子的几人的脸后,眼圈有些发红。

    林守义见他眼里有泪意,连忙对两人招手道:“三哥,快点儿吧,一会儿太阳要出来了,得赶紧割完。”

    人多力量大,一个上午倒是割出两亩多地。

    中途,张三还让儿子回家一趟,估摸着是回家让他老娘煮饭。

    果然,中午张三就不让几人走,让他们一定要去他家吃饭。

    陈舅公也招呼儿子把烙饼和神仙豆腐带上,提去加个菜。

    张三的老母亲感动得眼泪哗哗地流,直言他们心善,让儿孙不要忘记他们的大恩大德。

    老太太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儿子和孙子,所以儿媳妇才在逃荒前就跟人跑了,先前还生了去意。

    何氏几人自然是一阵劝解。

    “老嫂子哟,你胡思乱想些什么哟,现在日子好起来啦,该你享福咯。你孙子过几年也要给你结孙媳妇了吧?张三兄弟一个大老粗哪懂这些?还不得靠您老帮您孙子掌掌眼啊。您啊,便是为了这个可怜孩子,都得努力长命百岁呢!”陈氏握着老太太的手,细细跟她分析道

    “是嘞,婶子,万一张三兄弟眼瘸,听了媒人的胡话,随便给你接个孙媳妇回来,万一是个秉性不好的,您老怕是在地底下都要气活哟,所以啊……”朱氏还没说完,就被自家婆婆踩了一脚,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歉。

    “哎呦,瞧我这张嘴!就是个没把门儿的,您老可别往心里去我不是咒您!”朱氏伸手拍了拍自己的嘴巴,脸都羞红了。

    老太太没怪罪,眼里满是坚定和感激。

    果然,第二天去张三家吃午饭时,老太太看起来精神不错,饭也能吃两碗了。

    张三和张林直接湿了眼眶。

    张林直接跪下给几人哐哐磕了几个响头,把几人吓了一大跳,连忙跳开。

    “该他磕头的,你们受得的!我们能来这儿啊,也是因为你们的功劳……”老太太把何氏几个按在座位上,细细解释了一番。

    第三天半个上午不到,张三家的所有水稻都割完了,几人拿了箩筐把晒得差不多的稻谷帮张三挑回了家去,帮他铺开晒上,这才准备离去帮李忠家割稻谷。

    一个下午倒是也帮李忠也割完了,李忠的一儿一女也很嘴甜,众人帮忙打谷子的时候,两个孩子就帮忙端茶递水惹得几人直夸。

    村里各家各户紧赶慢赶,总算在白露前把稻谷晒干进仓。

    陈舅公搬出先前和拌桶一起买的风簸(谷风车),先把先前晒干的高粱搬出来,用风簸把杂质吹走,这才把高粱给入仓。

    紧跟着又开始处理干稻谷,不停地摇动风车,把谷子的杂质吹干净。

    几个舅舅轮流摇风簸,院坝的吱呀声从早响到晚,风簸都差点被摇出火星子。

    用风簸摇过的稻谷多少还有些杂质,但影响不大,都被一挑挑地装起来,挑进堂屋旁的西次间的木质的围仓内,几个围仓被塞的满满当当。

    连着挑了三四天,林秋缘默默数着,似乎挑了近百挑稻谷进围仓,九十六挑啊,大箩筐一挑约摸一百斤左右,小一点的箩筐一挑约摸八十斤左右。

    林秋缘取了个中间数,算九十斤一挑,也有八千多斤,接近九千斤!

    陈氏把这个数据算出来告诉众人,屋里听取吸气声一片!

    “天啊,那亩产岂不是差不多四百斤了?比往年我们的亩产都高!姑姑,你没有算错吧!”朱氏讶异道,满脸得不可置信。

    “大概是这个数,应该不会错。要不是溪边那几亩地被倒灌影响了,我估摸着应该还能多收几百斤。”陈氏笃定道。

    林秋缘原本以为产量还会更高来着,在空间的一分水田里,产量都有六百来着,大概是现实世界中,土壤的肥力跟不上吧,或者是种子还在适应期?没有发生变异,林秋缘都谢天谢地了。

    一家子都以为是溪江村的土壤肥沃,才比他们老家的亩产要高一些,直到几人去村里溜达时,才知道别人家的亩产都才三百斤出头,有些肥力不足的田,亩产甚至不到三百斤。

    几人都紧闭双唇,没敢开腔,非常有默契地回到了家。

    “你们说,咱们这亩产怎么那么高?”何氏忍了一路,一进院坝,这才无需再忍。

    “会不会是老天保佑?你们还记不记得记得上回秋缘说神仙指路,然后咱们……”朱氏放低了声音,用只有几人的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

    “倒是有这个可能。”陈舅公本不信神佛的,但一路上一路上遇到些运气爆棚的事,到让陈舅公不由自主颔首道。

    “会不是咱们多犁了一遍地,耙地也仔细,沤的肥够肥,放鸭子放得勤?”陈氏倒是伸出手指头一点点地分析道。

    “倒也是,可能是咱们更细致些。”柳外公觉得妻子分析的很有道理,也在脑中仔细回想着。

    “不如明儿去问问他们是怎么犁地施肥的?”何氏扭头看了一圈,低声问道。

    众人颔首,当做无事发生的样子进了家门。

    何氏问了肖大脚,才知道他们只犁了一遍,底肥只洒了薄薄的一层,家里倒是没有养鸭子,说是肉少不划算。

    何氏顺其自然地就说了自家的稻谷大概亩产,还是往最低了说,说了三百八左右,倒是把肖大脚惊得不行,连忙追问用的什么种子。

    “有我们从安州带来的几百斤种,也有从县城买的几百斤种,混在一起撒的种,秧苗长势都还可以。但是晒干的这个谷子,比我们原本带的种都还要好,我估计来年都不用选种,直接就可以撒。”何氏端着一簸箕新谷,仔细地抖动着,把里面的杂质扬出去,这是今儿要檑出来吃新米的新谷。

    肖大脚看向簸箕,也捏了捏新谷,确实比他们原有的自留种大,莫不是外面出新种了?他们一直都没买过稻种……

    “要不,我跟你们换点种子,来年我们家也种来试一试?”肖大脚沉思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试着问道。

    何氏并无不答应的,粮食多谁不爱啊?!

    李忠、张三和覃虎几家都是省时间,直接跟四邻买的稻种,产量也是少了好几百斤,也都来陈家换了稻种。

    村里不多时就传开了,就连里长都上门来看看情况,村里除了罗家,基本上都来换了稻种。

    陈舅公倒是没有拒绝,只是换的量有限定——每户最多给换二十斤。

    他们这小山坡上陆续热闹起来,天天人来人往,笑声不断。

    林秋缘不由得臭屁道,“算你们有眼光,这可是空间出品的实验种呢!”

    空间内还囤着很多,但林秋缘并没有再换稻谷的打算,她猜稻谷可能还在慢慢适应这个环境,说不定来年长得更好呢!

    一共换出去两百多斤的稻种,陈舅公把换过的稻谷都放一起,专门留着吃,口感上,倒确实比他们的新谷差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