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印度文字的演变
作者:开心可可   这就是印度最新章节     
    印度的文字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印章文字到后来的婆罗米文和各种字体,古印度文字不断演变和创新,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文字不仅是记录历史和知识的工具,更是印度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古印度文字阶段(公元前3世纪以前)

    古印度的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然而,这些早期的文字形式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字母或音节文字,而是一种更为原始的表意文字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意文字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梵语字母,并成为了印度文化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印度的文字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最早的古印度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哈拉帕文明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因为它们通常刻在印章上。印章文字由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线条组成,每个图形都代表着特定的事物或概念。例如,一个圆形可能代表太阳,一个三角形可能代表山峰等等。这些图形和线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表达复杂思想和情感的文字。

    据推测,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的哈拉帕文化时期,印度河流域曾产生过象形文字,但随哈拉帕文化的结束而绝迹。此外,在摩亨佐达罗遗址中发现的印章上也发现有这种印章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之后,印度文字的发展出现了中断。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00年之间,印度文字的发展似乎停滞了。在此期间,印度文字并没有出现显着的进步和发展。

    直至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300年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国家,印度文字才再次开始发展,逐渐产生字母系统的文字,即古印度文字的开始,其记述的语言主要为雅利安文的梵语和俗语,成为了古代印度文化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古印度时期文字可追溯到约公元前4世纪,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使用的婆罗米(brahmi)文字,中世纪发现的阿育王的印度-雅利安石刻(公元前3世纪)是最早的证明,也就是说古印度最早的具有意义的文字系统应该是婆罗米文字。

    二、婆罗米文字变种阶段(公元9世纪以前)

    在阿育王统治时期之后的六个世纪里,婆罗米文字逐渐分化为北方和南方两种变体。

    北方形式不断演变,最终发展成为所谓的笈多体文字(约公元 4-5 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字进一步演变为天城体文字(现今常用于书写梵语、印地语、马拉塔语、尼泊尔语等语言)、孟加拉文、奥里雅文和果鲁穆奇文。此外,它还被锡克教徒用作宗教典籍的文字,并成为印度现代旁遮普语的前身。

    与此同时,南方形式也经历了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它逐渐演变成了僧伽罗语、泰卢固语、坎纳达语等文字,同时也是帕那瓦文字的起源。这些文字不仅在当地广泛使用,而且还为其他多种文字奠定了基础。其中包括泰米尔语和马拉雅拉姆语,以及许多东南亚地区的文字,如用于书写孟加拉语、缅甸语、高棉语、泰语、老挝语的文字。甚至一些澳斯特罗尼西亚诸语言也受到了南方形式的影响。

    总之,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婆罗米文字的北方和南方变体各自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字体系,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公元 8-9 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造纸术开始传入到南亚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纸这种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它来书写的典籍也逐渐变得多了起来。与此同时,古雅利安语慢慢地演变成了近代印地语,而古代的字母则被近代字母所替代,这使得古印度文字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不再被人所知。

    通过对阿育王所刻的铭文的考证,可以得知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古印度文字曾经使用过许多种不同的字母或者说字体。这些字母和字体用于记录古雅利安语中的各种语言、方言,甚至包括南印度那些不属于古雅利安语的土着语言。可以看出其演变过程非常复杂。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印度文字主要使用了两种类型的字母:一种是婆罗米字母,另一种是伽罗斯底字母,又称为佉卢文。这两种字母都是源自于西亚的阿拉美亚字母。

    在印度,婆罗米字母的使用要比伽罗斯底字母更早一些。据推测,它可能是由那些从两河流域来到印度旅行的商人带过来的,并在公元前 7 世纪到公元前 6 世纪的时候流入了印度。然而,那个时候人们用来写字的材料大多都是棕叶这样的东西,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留存下来的痕迹了。

    伽罗斯底字母的形状就像驴唇一样,因此也被称为“驴唇体”。大概在公元前 5 世纪,当波斯人统治着中亚以及印度的西北边境地区时,这种字母才传入进来。不过,它仅仅只在印度的西北部地区使用。现今存留下来的婆罗米字母和伽罗斯底字母的最古老铭文,可以在阿育王的石刻和石柱上看到。这两种字体同时存在,由此可以看出,那时的印度大陆并没有实现文字的统一。

    之后,婆罗米字母又演变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字体,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悉昙体和蓝查体等。到了 7 世纪以后,又出现了天城体的梵文字母,并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而伽罗斯底字母则在公元 3 世纪之后就不再使用了,逐渐地失传并消失了。

    除此之外,在印度南部的阿里卡梅杜遗址还发现了用婆罗米字母书写的古泰米尔铭文,这些铭文中所使用的语言属于非雅利安语系中的土着语言——达罗毗荼语。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印度的历史、文化以及语言演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表明了古印度文明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除了婆罗米文之外,古印度还有其他几种重要的文字形式。比如,在南印度地区,一种名为“泰米尔文”的文字被广泛使用。这种文字与婆罗米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它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泰米尔文的书写方式更为简洁明了,而且其字符的形状和结构也更加规整。此外,在西印度地区,一种名为“古吉拉特文”的文字也非常流行。古吉拉特文的书写风格独特,与其他印度文字相比,它更注重笔画的流畅性和美感。

    而梵文则是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约公元前 1000 年)名称。梵文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圣的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特别是在印度教中,梵文更是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例如,着名的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就是用梵文写成的。这部经典被誉为印度教的基石,对印度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梵文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由47个字母构成,其中元音14个,辅音33个,这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在词根和语法结构上与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古波斯语相似,在语言学上属印欧语系,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古印度的写作材料是铁笔和经过处理的树皮,直到17世纪时,还存在这种木质的纸。梵文佛典起初是书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故又称“贝叶经”。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唐僧(唐三藏法师)玄奘取经时的经书都是用悉昙梵文写的。

    三、现代印度文字阶段

    现代以来,印度使用的文字大多为天城文字母,这种文字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则。它是一种元音附标文字,意味着每个辅音字母都自带一个固定的默认元音,通常是schwa(音标\/?\/)。当需要表示其他元音时,则通过额外的符号来标注。文字的书写方向是从左到右,并且通过顶部的横杠将各个字母连接在一起。

    印地语作为印度的重要语言之一,其标准语包含了11个元音和43个辅音。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只有1个元音和5个辅音是外来音,主要用于外来词汇中。而印地语原本就拥有的10个元音还存在着相应的鼻化形式,这增加了语音的多样性。在辅音方面,除了常见的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对应的送气音外,还包括了浊塞音、浊塞擦音以及闪音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辅音使得印地语的发音更为复杂多变。与梵语相比,印地语的语法明显简化,名词有阴性、阳性之分,同时也有单数和复数的概念。这种简洁性让学习和使用印地语相对容易一些。

    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公元19世纪初,英国在印度建立了殖民统治,英语也逐渐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广泛应用。如今,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在教育、商业和政府事务等领域有着重要地位。许多印度人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因此,现在的印度,印地语是使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英语仍然是使用最广泛的第二语言。但印度人讲英语十分有趣,舌头一卷,似乎要把所有单词掺和在一起,然后连拉带拽地脱口而出。受母语的影响,印度人讲英语时分不出清浊音,容易闹笑话。

    与此同时,印度这个充满多元文化的国家,所使用的文字体系同样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充分体现了印度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色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主要的文字系统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印地文字被广泛应用于书写印地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它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次,梵文字母则常用于书写古典梵文,作为印度古老的文字系统之一,即使到了今天依然在使用;此外,乌尔都字母主要用于书写乌尔都语,虽然它是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但在印度南部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使用;另外,泰米尔字母主要用于书写泰米尔语,该语言主要集中在泰米尔纳德邦,并且是印度宪法所认可的语言之一;再者,泰卢固字母主要用于书写泰卢固语,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还有,马拉雅拉姆字母主要用于书写马拉雅拉姆语,主要分布在喀拉拉邦;最后,坎纳达字母主要用于书写坎纳达语,主要分布在卡纳塔克邦。这些不同的文字系统不仅反映了印度各地区语言的差异,更展现了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除此之外,印度还有多种其他文字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孟加拉字母、奥里亚字母、旁遮普字母等,这些文字系统用于书写各种区域语言和方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语言和文字的使用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上个世纪60到70年代期间,讲英语的南印度各邦与印政府进行了多轮谈判。最终,印度政府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每个邦都有权利自主选择其官方邦语言;邦与邦之间的交流可以使用英语,或者附上英语译文;非印地语邦可以通过英语与中央政府沟通;中央政府机构继续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而全国文官考试也采用英语。这一规定使得英语成为了印度国内重要的通用语言之一。

    总的来看,中国的汉字则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汉字自诞生以来,历经数千年的传承,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之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都能轻松理解和使用汉字,这种文字的连贯性使得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然而,印度文字的传承情况却大不相同。虽然现代印度文字与古代印度文字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并不是完全一脉相承的。实际上,现代印度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多个不同的阶段,包括梵文、婆罗米文等多种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因此,可以说从现代印度所使用的文字中,已经很难找到原始古印度文字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