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芈八子(一)母以子贵
作者:史嗑郎王   封建历史女权人最新章节     
    近年来,一部以战国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一个名为芈月的历史女强人更是成为了焦点。在众多历史爱好者的深入研究和比对下,大家一致认定,芈月的历史原型正是战国时期秦国声名显赫的宣太后,又被称为芈八子。

    根据现存的历史资料,宣太后身上有着一个独特的标签,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这无疑显示出,宣太后的人生辉煌时期在于她成为太后之后。换句话说,宣太后能够成为一代女权人,完全是因为“母以子贵”。作为一位被载入史册的封建女权人,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秦始皇这一代,秦国历经六世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功业,最终使他能够以强大的武力统一各国。其中的关键在于经过了六世的沉淀和积累。

    这六世指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这六位秦国君主的统治时期。而我们所提到的宣太后芈八子,就处于其中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在她的儿子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她扮演了一个重要的女权角色,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宣太后芈八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性。她以其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在秦昭襄王即位初期,芈八子实际掌握了秦国的政权,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她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推动秦国的军事和外交发展。

    芈八子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她与周边国家进行外交联姻,巩固了秦国的地位。同时,她也支持秦国的军事扩张,为秦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芈八子的政治智慧和果断决策使她成为秦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此外,芈八子在文化和艺术方面也有着自己的影响。她支持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促进了秦国文化的繁荣。她的存在和贡献不仅彰显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总的来说,宣太后芈八子在秦国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的智慧和领导力为秦国的发展和统一事业贡献了力量,同时也展示了女性在古代政治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宣太后,芈姓,出生时间大约在楚宣王二十六年(前 344 年),根据其姓氏可推测她的祖籍,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别称芈八子。

    据记述,芈八子是楚国宗室的女儿。公元前 329 年,楚威王熊商逝世,楚怀王熊槐继承王位。为了与秦国联姻,当时年仅 16 岁的芈氏被送入秦国,成为秦惠王嬴驷的妃子。

    她的美丽与聪慧,深得嬴驷的喜爱,被封为“八子”。这一称号,不仅代表了她在宫中的地位,更折射出她独特的魅力。

    婚后,宣太后为嬴驷生下了一女三子。芈八子17 岁时,公元前 328 年,她生下长女嬴氏,后来成为了燕昭王后。20 岁时公元前 325 年,她生下长子嬴稷,即后来秦国的待机王秦昭襄王。后来又陆续生下次子嬴悝,被封为高陵君,幼子嬴芾,被封为泾阳君。

    公元前 311 年,秦惠文王因病离开了人世,年仅四十六岁。秦惠文后魏氏,所生的嫡长子,年仅 19 岁的太子嬴荡,继承了秦国的王位,成为了秦武王。

    随着秦惠文王的去世,芈八子的地位可能发生了变化。作为秦武王的小妈,她可能需要与新的君主建立关系,并在宫廷中重新定位自己。这可能涉及到与其他王室成员的互动,以及对政治局势的观察和应对。因此,在秦武王在位的时期,芈八子在秦国内部应该难有作为。只能低调地享受自己寡居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芈八子和秦惠文王的长子嬴稷,也就是未来的秦昭襄王,却正在燕国做人质。这无疑给了她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同时也让她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智慧。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人质交换成为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年轻的秦昭襄王,被他的父王派往燕国,以显示秦国对燕国的友好和信任。

    在燕国的日子里,秦昭襄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他身处异国他乡,远离家乡和亲人,生活环境陌生而艰苦。然而,这段人质经历也使他磨砺了意志,培养了坚韧的品质。

    公元前 307 年,秦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浩浩荡荡地进入周都洛阳。此时,秦武王正在东周太庙,举龙文赤鼎。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秦武王因举鼎用力过猛,导致髌骨断裂,最终猝死,年仅 23 岁,且没有留下子嗣。

    秦武王的母亲秦惠文后魏氏,闻讯后,为了能够继续稳固自己王太后的地位。随即,当机立断,立刻拥立庶长子嬴壮为秦王。与此同时,左丞相甘茂,也表示拥立嬴壮。而此时的右丞相樗里疾,尚在护送秦武王的灵柩,从洛阳返回咸阳的途中,对咸阳城内发生的变故,全然不知。

    此时,身在秦宫的芈八子,却想拥立自己的幼子嬴芾为秦王。这样的局势下,芈八子与惠文后魏氏,所支持的公子赢壮,形成对峙之势。右丞相樗里疾回到秦国后,支持芈八子的决定,使得局势更加复杂。

    赵武灵王听到这个消息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乐毅的计策,以引发秦国的争位之乱。他深知此举的风险性,但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赵武灵王派遣了代郡的郡相赵固,让他承担起一项重要的使命。

    赵固身负重任,他带着明确的任务,急忙将在燕国作人质的芈八子的长子嬴稷,护送回秦国。嬴稷是秦国宫廷中一位关键的人物,他的回归可能会在秦国引发一系列的权力争夺和政治动荡。

    赵武灵王的这一决策,并非轻率之举。他对秦国的局势,有着深入的了解,明白嬴稷的归来可能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乐毅的计策,或许是出于对秦国内部情况的准确判断,或者是基于对赵武灵王政治智慧的信任。

    这一行动背后,隐藏着赵武灵王的政治意图。他或许希望通过嬴稷的回归,挑起秦国内部的争斗,从而为赵国争取更多的利益。或者他有着更深远的考虑,试图在秦国的权力更迭中,寻找有利于赵国的机会。

    无论赵武灵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一决策都展示了他果断和果敢的一面。他愿意冒险并采取行动,以改变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局势。而嬴稷的归来,将成为秦国政治舞台上的一颗重要棋子,其后续的发展将充满变数和戏剧性。

    可以说,赵武灵王所代表的的赵国,在秦国外部,给予了秦国很强的压力。使得秦国内部,不得不考虑拥立公子嬴稷为秦王。

    同时,芈八子就坡下驴。此时已经三十八岁的她,联合异父弟弟魏冉和外甥向寿等人,暗中密谋。想要策反与甘茂争权的樗里疾,起兵叛乱,另外立嬴稷为王。甘茂看清局势,率领百官反叛。秦王嬴壮和他的同母弟弟嬴雍,带领着他们的拥戴者,逃出了咸阳。最后,在内外部势力的推动之下,公子嬴稷成为了新一任的秦王,是为秦昭襄王。

    此时的秦昭王,已经19 岁了。但是,尚未行成年之冠礼,因礼制所限,无法亲自理政。此时,芈八子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开始执掌朝政,自封为“宣太后”,以此彰显其权威。与此同时,她还任命了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魏冉,为辅政大臣,辅助秦政。

    关于宣太后母子的继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人认为他们并非通过正当手段,继承王位,而是通过叛乱篡位得来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成王败寇的观念深入人心,秦国的史书《秦记》,将原本正当继位的“秦季君”嬴壮污蔑为篡位者,而将篡位的秦昭王嬴稷,描绘成了合法的继位者。

    当年的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可能受到了《秦记》的影响,盲目地相信了其中的记载。而后来的历代史家们,也在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盲目地信奉《史记》的说法。就这样,这一贼喊捉贼的秦国伪史,在两千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澄清,流传至今。

    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复杂的,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去探寻。《秦记》和《史记》固然是重要的历史文献,但它们也可能存在着偏差和错误。

    无论如何,历史的结果是嬴稷继承了王位。而他的母亲芈八子,也成功的母以子贵,从儿子的手中拿到了王权。秦国的政权,也正式从秦武王过渡到了秦昭襄王的时代。

    这个时候的秦国,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还是保持着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在秦武王去世后,秦国面临着一场权力斗争。但是,由于嬴稷有赵武灵王的支持,再加上宣太后芈八子的手段高明,最终成功地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当然,嬴稷能够顺利的登上王位,完全是因为内外因素的推动。而回看这些内外因素,他们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阵营,也分别有着自己的算盘。

    从秦国内部看,芈八子作为一个女性,为了谋得权力,使得她在政治斗争中能够站稳脚跟,她只能或者说必须推举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

    而芈八子的异母弟魏冉,和向寿等人的密谋,也显示出了他们对于权力的渴望。樗里疾在这场权力争夺中,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而甘茂的倒戈,无疑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他的决定,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秦国的政治格局。嬴稷的被立为王,标志着新的权力中心的形成。

    而嬴壮和嬴雍的出逃,则显示出了他们在这场斗争中的失败。他们的离开也意味着秦国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这场权力斗争的结果,对于秦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方势力的角逐和权谋的较量。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个人的生死和国家的命运。这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从外部的力量来看,赵武灵王为了自己赵国的利益,暗中支持秦惠文王的庶子嬴壮,企图让他与秦昭襄王,争夺王位,从而引发秦国的内乱。这场内乱将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动荡和混乱,削弱其实力,为赵国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壮大。

    然而,要想成功推动秦国发生内乱,并非易事。秦国拥有强大的实力和智慧,其内部也存在着复杂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关系。赵武灵王需要巧妙地利用各种因素,找到秦国的弱点,并加以利用。同时,他还要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和干扰,确保自己的计划不被识破和破坏。

    这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和势力角逐,不仅展现了当时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秦国国内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宣太后和惠文后的对立,樗里疾的立场选择,以及赵武灵王的干预,都对秦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昭襄王即位时,年仅十九岁,在当时那个混乱的战国时代,年轻的秦王仍然面临着诸多内外挑战。

    国内,秦惠文王留下了庞大的权力真空,新君继位需要时间,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国外,山东六国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抓住秦国的弱点。在这种情况下,秦昭襄王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每一个决策,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与此同时,代行王权的芈八子,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她凭借着聪明才智和果断决策,成功地掌控了秦国的政权。她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秦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然而,芈八子的强势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她的野心勃勃是否会对秦国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她的统治方式是否能够长久维持?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而秦昭襄王则需要在母亲的阴影下寻找自己的出路。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期,秦昭襄王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他要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找到平衡点,既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又要保持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年轻的秦王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这一过程充满了权谋、智慧和勇气的考验,也为秦国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