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邓绥(十二)扩张疆域
作者:史嗑郎王   封建历史女权人最新章节     
    身为掌控东汉王朝,长达十数年之久的女性统治者。邓绥于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皆展现出了卓越非凡的才能与建树。

    不过,若要论及一名当权者,最为直观且能够突显其功勋卓着的成果证明单,恐怕非开拓疆土莫属了。

    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业绩啊!每一寸土地、每一尺疆域,皆是触手可及的实物,它们宛如一件件珍贵无比的陈列品,静静地诉说着主人,所做出的丰功伟绩。

    这些领土的拓展并非易事,其中饱含着无数人的智慧与血汗,而正是凭借着邓绥的英明决策和果敢行动,才使得国家的版图,得以不断扩张,国力日益强盛。

    这样的成就无疑是对她领导能力和治国方略的最佳肯定,也是留给后人无尽敬仰与传颂的宝贵财富。

    在邓绥执政的公元107 年五月,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九真郡境外的夜郎蛮夷,怀着对东汉王朝的敬仰与归附之心,献上了他们全部的领土,使得东汉王朝的疆界,得以大幅拓展,整整开拓了 1840 里之多。

    这一举措,无疑为东汉王朝增添了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彰显了东汉王朝在当时的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

    这里所提到的举土内属的“夜郎蛮夷”,其所处的位置,在东南亚一带。回溯历史,早在汉成帝时期,夜郎王兴遭遇不幸被杀,这一事件导致夜郎族群,不得不离开中国西南的牂牁郡,历经艰难险阻迁徙至东南亚,成为了后汉书所记载的“夜郎蛮夷”。这一迁徙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展现了夜郎族群,顽强的生存意志和适应能力。

    2008 - 2009 年期间,在柬埔寨东南部,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有一处名为波赫的墓地被发现。其中呈现出的套头葬,覆面葬等现象令人瞩目,经过专业的考古研究和年代测定,这些墓葬的年代,被确定在东汉时期。

    而且,这些独特的丧葬习俗,正是夜郎典型的可乐文化葬俗。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夜郎可乐文化人群,在当时曾迁徙至中南半岛的南部。

    这不仅为研究夜郎族群的迁徙路径和文化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进程。

    公元107 年三月,永昌郡境外的焦侥国,也选择了内属。这一事件进一步体现了,东汉王朝在周边地区的威望和吸引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融合的趋势。

    这一系列的内属事件,不仅丰富了东汉王朝的多元文化,也为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基础。这些内属国家的加入,为东汉王朝带来了,新的劳动力和资源,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除了在南面扩张领土之外,东汉王朝的西南边,羌人之地,对于东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元107 年正月,新春的气息,尚未完全弥漫开来。在蜀郡境外,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龙桥羌等六个种族,共计人口 1 万 7 千余,怀着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毅然决定内属东汉。他们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展现出了对东汉王朝的信任和归附的决心。

    公元108 年,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青衣道的蛮夷邑长令田,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成功招徕蜀郡境外的三种蛮夷。

    这三种蛮夷数量众多,共计 31 万口。他们满怀诚意,手捧着珍贵的黄金,以及用旄牛毛织就的精美毛织品,庄重地献上了全部领土,选择归属东汉王朝。这一壮观的场景,充分体现了东汉王朝的强大吸引力和向心力。

    同年秋,七月的骄阳似火,蜀郡境外的薄申羌等八个种族,人口多达 3 万 6 千余,同样举土内属。他们或许是听闻了东汉王朝的仁政,或许是被周边内属族群的幸福生活所吸引,总之,他们迈出了这勇敢而坚定的一步。

    同年冬,寒风凛冽中,广汉郡境外的参狼羌,人口 2 千 4 百余,也选择了内属东汉。他们不畏严寒,不惧路途艰辛,只为寻求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和光明的未来。

    公元116 年,越巂郡境外的大羊夷等八个种族,户数达到 3 万 1 千,人口多达 16 万余。他们被东汉王朝的德政所感化,怀着对正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慕义内属。这一庞大的族群,带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融入了东汉这个大家庭。

    这些族群的内属,反映了当时东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强大魅力。进一步巩固了东汉王朝对周边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国内局势稳当,呈现出一片相对稳定祥和之态。对外的军事作战,又接连奏凯。自然而然地,东汉王朝之名如同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天际,其声威赫赫,远近皆知。

    那些毗邻而立的周边诸国,面对如此强盛之邦,岂能不心怀敬畏?他们必然会对东汉王朝,投以尊崇有加的目光,将其视为高高在上的存在。

    毋庸置疑,身为强国的东汉王朝,不仅在军事实力方面令人瞩目,更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其外交策略,犹如一把精巧无比的利剑,既能巧妙周旋于各国之间,又能坚定扞卫自身利益。既懂得运用智慧与谋略化解纷争,又善于凭借实力和威望赢得尊重。正是这种卓越非凡的外交手腕,使得东汉王朝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成为众国仰望的对象。

    公元 107 年的十月,在那秋意渐浓,金风送爽的时节,倭国(即如今的日本)国王帅升,怀着无比敬畏与尊崇之心,千里迢迢地进献了多达 160 名生口。这一举动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倭国对当时强大的东汉王朝,友好与敬意的深切表达。

    据历史记载和学者们的研究,倭国在当时积极寻求与东汉的交流与合作。他们深知东汉的强大与繁荣,希望通过这样的进献,能够获得邓太后的召见,从而进一步建立起,紧密的外交关系。

    这 160 名生口,个个精挑细选,他们或是身强体壮的青年,满怀对未知旅途的憧憬与勇敢。或是技艺娴熟的工匠,怀揣着独特的技艺和智慧。他们的到来,不仅是数量上的呈现,更是倭国诚意的具象化体现。

    这种进献行为反映了,倭国对东汉文化的向往和学习之心。东汉时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科技、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倭国渴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汲取东汉文化的精髓,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永初元年十月倭国国王帅升的这次进献,是古代中日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其意义深远,影响广泛。

    在这期间,鲜卑首领燕荔阳,满怀诚意与敬仰,不远千里来到了东汉繁华的洛阳宫廷,进行朝贺。

    当时的洛阳宫廷,宏伟壮丽,庄严肃穆。燕荔阳的到来,无疑为这庄重的宫廷,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邓太后见其诚意满满,为表恩宠,慷慨地赐予燕荔阳,象征诸侯王的印绶。这印绶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东汉朝廷对燕荔阳的高度认可。

    不仅如此,邓太后还赐予了他赤色车、驾三马。那赤色车鲜艳夺目,华丽非凡,而驾三马更是威风凛凛,彰显着尊贵的身份。

    与此同时,邓太后下令到护乌桓校尉所居的宁城之下,开通胡市。这一决策意义重大,促进了双方的贸易往来,为经济交流搭建了桥梁。不仅如此,还建造了南北两座质馆,用以接纳鲜卑质子。

    要知道,鲜卑部落众多,分布广泛。但在邓太后的这一系列举措之下,鲜卑的 120 个部落,纷纷响应,各自派遣质子入朝。这些质子带着部落的期望和使命,踏上了这段特殊的旅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标志着东汉与鲜卑之间关系的重要转变。此前,双方或许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猜疑。但通过这次交流,双方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和与改善。

    鲜卑质子的到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们在东汉的生活中,学习到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和制度,为鲜卑部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鲜卑首领燕荔阳的朝贺,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交流举措,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公元 110 年,邓太后派遣英勇的士兵,成功击破了乌桓、鲜卑和南匈奴。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彰显了东汉王朝的强大实力和威严。

    在此之后,高句丽太祖王高宫,敏锐地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他深知东汉王朝的强盛不可小觑,为了寻求庇佑和发展的机遇,果断派出使臣。

    公元 111 年,这支肩负着重要使命的使臣队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东汉繁华的都城洛阳。

    他们带来了珍贵而独特的方物,这些方物凝聚着高句丽的特色与心血。同时,高句丽太祖王高宫,通过使臣表达了强烈的请求,希望能内属于东汉的玄菟郡,以此来表示对东汉王朝的彻底臣服。这一请求背后,蕴含着高句丽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以及对东汉先进文化和治理模式的向往。

    到了公元 119 年,邓太后再次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派兵征服了辽西鲜卑。这一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周边地区,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鲜卑以东的扶余国,在感受到东汉王朝的强大压力和影响力之后,也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于公元 120 年,扶余国派遣王子尉仇台,来到东汉的洛阳宫廷纳贡。这位王子带着满满的诚意和丰厚的贡品,踏上了这漫长而意义重大的旅程。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这些事件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反映了当时东汉王朝,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及周边国家和部落,对东汉实力的认可与敬畏。

    高句丽和扶余国的主动归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东汉的先进文化、技术和制度得以传播到这些地区,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这些归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边境地区的冲突和战乱,为百姓创造了相对和平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综上所述,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不仅展现了东汉王朝的辉煌与强大,也为当时的地区稳定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对外的军事和外交上,可以说邓绥的作为和功绩是非常的突出的。不过,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的遗憾。受制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西域地区在邓绥的手上,并没有彻底的稳定下来。

    当时,面对匈奴人在西域地区的横行霸道。大臣曹宗心怀激愤,坚决请求出兵攻打匈奴,旨在为索班报仇雪恨,并期望再度进取西域,以重振大汉在西域的权威。邓太后面对曹宗的强烈诉求,审慎对待,特地召集班勇到朝堂,参与重要的会议,共同商讨此事。

    班勇在朝堂之上,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当下这个时机攻打北匈奴是极不合时宜的。他指出,此举将会“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其潜在的危害极大,故而坚决认为“不可许”。班勇的这一见解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对当时局势的深入分析和对双方实力的准确判断。

    随后,班勇又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他提议在敦煌郡,设置西域副校尉和营兵三百人,同时派遣西域长史,率领五百人屯驻楼兰。

    他解释道,这样的部署既能避免给朝廷,带来过重的经济和军事负担,又能够对西域各方势力,保持一定程度的威慑力。

    邓太后经过深思熟虑,采纳了他前一半的意见,恢复了敦煌郡守兵三百人,并设立了西域副校尉,让其驻扎在敦煌,采取“羁縻而已”的策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邓太后并未同意出屯的建议,导致“西域绝无汉吏”的状况依旧未能得到改变。

    这一决策,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引发了诸多思考。它反映出朝廷在权衡军事行动的利弊时所面临的艰难抉择,以及对边疆治理策略的谨慎考量。

    班勇的建议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他充分考虑了朝廷的实际情况和西域的复杂局势,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对西域的有效管控。

    这一状况的持续使得西域地区的局势依旧充满变数,也让当地民众对大汉王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疑虑和不安。

    总之,这一系列的决策和讨论,对东汉时期的西域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值得深思和借鉴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