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记不要站在制高点随意的点评别人,也许我们只是比她们幸运而已,最近网络上很流行批判早婚的农村妇女。”
“我曾经也是其中一员,我自认为清醒独立,而我却时常忽略了女性具体所处的环境和成长背景,仅凭片面的言语和行为粗暴的给她们贴上愚昧的标签。”
“于是我开始反省,我自己也是否有尚未开智的部分?我和她们有什么不同,而我急于与她们割席,拒绝与她们沟通,是不是也落入了厌女的窠臼?”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之前很火的农村妇女刘小样,她能够冲破思想的枷锁去读书读电视,可在这样的环境中像她这样的人又能有几个?”
时锦初在高三时期曾看过刘小样的纪录片,其中有一句话至今让她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她说:“我宁可痛苦,我不要麻木。”
一种罕见的自然主体性。
当思想与环境不匹配,是精神世界的悲哀。
精神的超脱,肉体上的腐烂。
当认知高出环境却无法改变才是最痛苦的。
“我们真正去关心她们的困境和苦难,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嘲笑,而她们受制于表达意愿和方式,大多数都是失语的。”
“而同样身为女性,我们应该做的是为她们发声,争取她们受教育的程度,让她们从思想上去根本改变自己。”
“在互联网上以弱小者的不堪当做笑点,以加害者的理直气壮当做笑点,以苦难的人生当作衬托自己优越感的工具,好像一切事情都可以被高度碎片化凝结成一句梗来娱乐。”
“地狱笑话无处不在,换位思考,自己真的身处在这个环境中还能笑得出来吗?”
震耳欲聋,羞愧难当。
身处这个教室的人大部分都是农村孩子。
读书不是为了避免自己变成这样吗,为什么开始唾弃那些被埋葬的灵魂?
太片面,太浅显,常常忽略了成长环境。
所谓的苦瓜大队,她们发短视频已经是在进步了。
文字并不能使人成熟,书籍描绘苦难,不幸者经历苦难,怎么敢读了些书就去蔑视真正的不幸者?
读书的意义,并不是去嘲笑无法读书的人。
不能帮助她,至少不要嘲讽她。
“最后在观看大量该类视频之后,我想提出一些建议,该类视频的内容同质化较为严重,其内容都是围绕日常生活重复展演。”
“从长远来看,粉丝的注意力会因为同质化内容出现转移,所以想要持续性的吸引粉丝注意,必须要开发优质的农村内容。”
“在我看到大量几十几百几千粉丝量的农村女性博主,她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创作出来的脚本却低质没有看点,这很容易成为数字劳工。”
“并且如果是为了获得流量而主动迎合大众猎奇与审丑,将身体作为一种消费品,不惜以自我贬损以搏得眼球,遵循流量为王这是不可取的。”
“最后我想说,短视频的出现是农村女性找到了发声和主动展现自己的舞台,她们用自己的行动、淳朴的语言和勤劳的行动,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农村妇女的形象。”
“她们不再是无声、被遮蔽、被规训的群体,而是能够在国家三农政策倡导下书写新时代农村女性的华章。”
看到一些农村苦难的单亲妇女,冷漠地在键盘上敲出“我要把书读烂”这几个字,或许她在羡慕你有条件读书。
见过世面从不是单一的,高楼大厦大商场的确是大世面,可是分不出麦子,豌豆角,大小葱也的确很愚蠢。
人各有梦,看见自己不喜欢的不看就可以,大可不必在别人的幸福上冷嘲热讽,也不必在别人的苦难上洋洋自得。
而抖音是个很容易被带偏跟风的主流平台,意识形态的输出,人群多了会有“坏人”。
希望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
视频结束,教室里瞬间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时锦初真是目瞪狗呆,这视频足够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了。
有论点、有思考、有实例。
有数据分析、有解决问题、
如果再加访谈和实地观察就更好了,但时间和成本上不允许。
很好的社会研究调查方向。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女子终于明白“九年义务教育”的伟大。
高考、奖学金、读书能赚钱才能让枷锁稍微松一松,底层女子就可以抓住这个口子奋力往上爬,脱离“不好的”原生家庭。
刚生的女婴溺死、烫死、烧死、碾死。
这是中国古代那些养不起女孩的人家为了下胎生儿子,用异常狠毒的方法让她投胎时不敢再来自己家的残忍做法。
而溺女之风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到了明清更加普遍,即使政府下令养不起的人家仍将女婴丢弃在郊外。
清末官员汪士铎的《乙丙日记》中竟提出奖赏溺之语,在这样的风气之下活下来的穷苦女孩仍难逃厄运。
本就妻妾成群的封建统治者又制造了娼妓制度,贫困又不断给其输送良家妇女。
而这种制度早在奴隶制时代就已存在,她们多数被迫沦落为娼,受尽人间的歧视和屈辱。
如果生在能养起女孩的人家,三从四德则要求女性一辈子都服从男性的统治,她们一般10岁会就开始被禁锢深闺中通过家庭教育来推行。
先秦时这种教育只在宗室女子婚前三个月进行,到了汉代女子书籍开始三从四德条理化和系统化,如班昭着的《女戒》约1600字都只在说明妇女应该卑弱柔顺。
唐代宋若华着的《女论语》则对妇女的一举一动都提出了更琐细的要求。
明清时王相修订的《女四书》将前人歧视妇女的旧迷信观念一一保存,还流传至近代成为妇女的启蒙读物。
但对于广大劳动妇女而言,除了长辈传授的纺织缝纫等技能外毫无教育可言。
当时一般家庭中的妇女手工劳动是辅助农业生产的,但在某些贫苦家庭中妇女劳动往往成为家庭生活的主要,甚至唯一来源。
她们从七八岁到老妪都要从早到晚不停的纺织劳作,但她们却一辈子被官府和地主剥削,挣扎在贫困的死亡线上。
可无论如何,妇女的贞洁都被看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宋代以后开始片面强调处女的贞洁,认为寡妇改嫁就是失节。
到了清代就连订婚的未婚夫死了也要守至或殉死,妇女偶尔被男人调戏侮辱则更要寻死。
在这样重重压迫下,中国古代妇女仍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