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盛世迷梦之奸相李林甫,口有蜜而腹有剑
作者:贪狼木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李林甫扳倒张九龄,推荐听话的牛仙客与他搭班子,得以专掌权柄。

    李林甫有个原则,凡是能力才望比他强、受玄宗欣赏器重的人,他必想办法除之而后快。因他对张九龄持有很深成见,尤其讨厌像张九龄一样的才学之士。

    但凡遇到这样的人,他表面上甜言蜜语,背地里阴谋陷害,世人都说他“口如蜜,腹有剑”。

    玄宗有次让乐工在勤政楼演奏,端坐帘后观赏。兵部郎中卢绚因没有看到玄宗,以为皇上已经离开,骑着马悄悄从楼下走过。

    卢绚进士及第,学识渊博,且生的风姿清朗,玄宗一边目送他离开,一边不停赞叹他气质非凡。

    李林甫早用重金买通了玄宗左右,对玄宗一举一动都刺探的清清楚楚。

    得知玄宗对卢绚感兴趣,担心卢绚得到重用,召来卢绚子弟忽悠他们:“尊君名望崇高,圣上有意派尊君前往交州、广州任职。如果尊君不愿赴任,恐怕会受降职处理。我替你们出个主意,不如让尊君申请到洛阳去做太子宾客,这也是优待贤人的办法。你们给尊君说一下,问问他的意见。”

    卢绚害怕把他调往蛮荒之地,按李林甫所说申请担任太子宾客。为了不在朝中留下话柄,李林甫先将卢绚外调为华州刺史。没过几天,又以卢绚身体有疾,无法处理州务为由,将他改任为詹事、员外同正。

    詹事、员外同正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一个本来很有前途的人才,就这样不明不白老死于洛阳,在没了为国尽忠的机会。

    还有一次,玄宗向李林甫打听严挺之,问他在哪里,还能不能起用。

    严挺之原为中书侍郎,与张九龄关系很近,因萧炅一事得罪过李林甫,被李林甫贬为洺州刺史,后又转任绛州刺史。

    以李林甫的为人,怎可能让严挺之重新得势。

    散朝后,李林甫让人召来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满脸堆笑的说:“圣上近来非常想念尊兄,请你务必转告他。现在他身为刺史公务繁忙,不便离开。不如请他写封求见信,就说自己身染风疾,请求回京治疗,这样不就可以见到圣上了!”

    严损之被李林甫的笑容所感染,毫无怀疑的告诉了哥哥。待严挺之的求见信呈递到朝廷,李林甫拿着出示给玄宗:“挺之刚刚来信,他现在病的很厉害,我觉得应当给他授个闲职,让他好好养病。”玄宗叹惜不已,任命严挺之为詹事。

    卢绚、严挺之虽然吃了哑巴亏,但也只是失去了权力,官员待遇仍然保留。这并不是李林甫有多善良,而是他俩对李林甫的威胁不够大。

    李林甫不是逮谁咬谁疯狗,他整人的力度与对他威胁的程度成正比。威胁越大,出手越重!

    李林甫主管吏部,高官的选拔任用如果不是出自他的主张,一定会让他罗织个罪名贬黜出去。

    玄宗欣赏杨慎矜理财有方,下令让杨慎矜主掌御史中丞事务。杨慎矜因李林甫不知情,害怕遭其报复,竟然不敢接受。李林甫看他如此识相,内心很是满意,正式向玄宗推荐,杨慎矜这才放心上任,成了李林甫铁杆拥趸。

    天宝元年(742年)七月,李林甫的好搭档,左相牛仙客病故。玄宗任命刑部尚书李适之为左相,接替牛仙客。

    李适之与李林甫一样出自李唐宗室,且血缘关系与玄宗更近些,是太宗时期被废黜的首任太子李承乾之孙,一向很受玄宗器重。

    李适之可不像牛仙客那么好摆弄,根本也看不上李林甫这个远房宗亲,两人随即展开了明争暗斗。

    户部尚书裴宽是玄宗提拔起来的大臣,对他很看重。李林甫担心他会跻身相位,威胁到自己,对他非常忌惮,只是苦于没有把柄在手。

    恰好刑部尚书裴敦复,剿灭江淮海匪吴令光凯旋班师,回到朝中大肆接受请托,宣扬自己功劳,裴宽将此事如实汇报给了玄宗。

    李林甫告诉裴敦复,裴宽要害他。裴敦复透露裴宽也曾找自己办过事,李林甫忙说:“那您抓紧奏明皇上,不要落在别人后面,事情或有转机。”

    裴敦复向女官杨玉环的姐姐行贿,拜托她转告玄宗,裴宽因此坐罪,贬为睢阳太守。

    裴敦复平乱有功,升任岭南五府经略使。玄宗在群臣面前褒奖了他几句,引来李林甫不满,随意找了个罪名,把他贬为淄川太守。

    早在开元晚期,安逸惯了的玄宗,不愿如以往那样奔波于长安、洛阳之间。李林甫遂与牛仙客商量,决定增加长安周边各道租赋,购买民间米谷充实关中。数年过去,长安粮食逐渐丰足,玄宗也得以安居长安。

    一次,玄宗在与高力士闲聊中提及此事,面色从容的说:“朕不出长安已近十年,天下太平无事。朕把该做的事都做了,现在只想颐养身心,准备将政事托付林甫,你看行吗?”

    高力士答:“天子巡狩四方,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制度。况且天下权柄,怎能轻易假手于人。倘若让他成就威权,那谁还敢再说他的不是呢!”

    玄宗脸色阴沉下来,高力士跪伏于地,叩头不止:“臣一时狂妄,胡说八道,罪该万死!”

    玄宗露出笑样,给高力士倒了杯酒。左右侍奉的宦官、宫女历来敬重高力士,见玄宗没有怪罪,个个齐呼万岁。

    高力士从此不敢再议论朝政,这个唯一能在玄宗面前说上话的忠直之士,也失去了话语权,玄宗彻底沦为高高在上的傀儡。

    李林甫对李适之愈发反感,但像他们这样位居高位的权臣,有了矛盾当然不会像街头混混那样直接用拳头解决,表面上仍是一团和气。

    李适之主管兵部,想编排他的不是,就得先从他分管的领域找起。

    李林甫安排亲信,举报兵部选拔武举作弊,从兵部收捕了六十多人,让京兆尹、御史台联合审讯。这些人都是朝廷官吏,不能随便动刑,审了数天仍毫无进展。

    京兆尹萧炅推荐法曹吉温来审,吉温一到,先把这些人留在外面,然后从狱中提出两个重犯,让人严加拷打,一时间惨呼哀嚎之声不绝于耳。

    外面这些人本就对吉温的惨酷有所耳闻,现在又亲眼见证,个个吓的抖若筛糠。

    吉温传他们进来,他们看着两旁带血的刑具,以及面色阴冷的吉温,不待问话便承认自己有罪。顷刻之间坐成铁证,受审人员毫发未损。

    这个吉温也有些来头,他是武则天宠臣吉琐的侄子。曾做过新丰丞,太子文学薛嶷向玄宗推荐过他,玄宗只看了他一眼,就对薛嶷说:“这人面相凶狠,不像好人,朕不能用他。”

    萧炅在做河南尹时,犯下过失遭人弹劾。御史台派吉温审讯,吉温对他的态度异常严厉。待吉温改任万年丞,萧炅成了他的直接上司京兆尹。

    吉温与高力士关系很好,高力士从宫禁回府,吉温猜测萧炅一定会来拜访,就提前来到高力士府第,与高力士谈笑风生。

    过了一会儿,萧炅果然来了,吉温装出吃惊的样子起身回避,高力士喊住他:“吉七,你不用躲。”随即向萧炅引荐吉温:“这是我的老朋友,你们好好处。”

    从那以后,萧炅对吉温非常客气。吉温也知道萧炅是李林甫的人,专程过去拜访,真心诚意的说:“当初吉温不敢毁坏国法,现在请允许我洗心事奉于您。”萧炅遂与吉温握手言和,推荐他做了法曹。

    萧炅知道李林甫想铲除异己,一直苦于没有精通讼狱的人才,便把吉温引荐给他,李林甫得到吉温大喜过望。

    御史台还有个叫罗希奭的小吏,办案刻薄严酷,李林甫也将他收入麾下,提拔为殿中侍御史。

    二人铁心跟随李林甫,按照他的意愿,引用律法寻人过失,没人能够逃脱,时人称他俩“罗钳吉网”。

    太平盛世不需要酷吏,看看当年的武则天、武三思就会明白,若想专权,就得有“干脏活”的爪牙。而这帮玩意儿一出现,往往意味着政治斗争的升级。

    李林甫有了尖牙利爪,整起人来不再像往常那般温和,手段愈发狠辣。

    天宝四年(745年)九月,陕郡太守兼江淮租赋转运使韦坚升任刑部尚书,其分管的租赋转运工作交由杨慎矜负责。

    这次调整当然出自李林甫,他与韦坚原本关系不错,韦坚的妻子是李林甫舅舅姜皎的女儿。但韦坚自从把运河修进长安城,在望春楼下组织了那次规模盛大的献宝活动后,就一直抱有当宰相的心思,又与李适之私交不错,触碰到了李林甫底线。这才以提职为名,变相剥夺了他的权力。

    李适之生性粗疏直率,没什么心眼。李林甫利用他这个弱点,在一次闲聊中,假装无意的说:“华山有金矿,采掘可以富国,皇上现在还不知道。”

    李适之想也没想就去告诉了玄宗,玄宗向李林甫求证,李林甫一本正经的答:“臣早就知道了,但华山是陛下本命,又是王气所在,实在不宜开凿,这才没跟您说。”

    李林甫这话说的寓意深刻,玄宗生于乙酉年,五行属金,利在西方。而华山素有“西岳”之称,在这里挖金子,不是要断了玄宗的龙脉吗!

    玄宗大怒,斥责李适之行为莽撞,虑事不周,并责令他今后奏事先向李林甫商量,李适之就此失去了直接向玄宗汇报工作的权力。

    李适之失宠,韦坚失权,同病相怜的两人走的更近了。这让李林甫更感厌恶,开始琢磨收拾他们的办法。

    这一琢磨不要紧,还真让他想出了一个惊天大局!

    前文讲过,在太子人选上,李林甫当初的意见是立武惠妃之子寿王李清。结果玄宗听了高力士的话,让李亨当了太子。

    李林甫担心李亨继位会对自己不利,加上韦坚是李亨的大舅哥,自己现在这么整他,将来他一得势还不得反过来整死自己。于是,一直存有更换太子的想法。

    天宝五年(746年)正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击破吐蕃回朝报捷,玄宗升任他为陇右兼河西节度使。

    皇甫惟明原为太子做忠王时的旧部,与太子关系亲近。他对李林甫专权深为不满,借着玄宗接见之机,劝玄宗免去李林甫。

    李林甫得到消息,派杨慎矜暗中监视皇甫惟明。

    正月十五这天,圆月高挂天穹。太子到郊外出游,与韦坚见了一面。之后,韦坚赶到景龙观与皇甫惟明会面。

    本来是挺正常的人际往来,落入别有用心之人的眼中却完全变了味!

    杨慎矜按李林甫授意,举报韦坚身为太子亲戚,私下与边将交往。李林甫更狠,直接奏告韦坚伙同皇甫惟明,准备拥立太子继位。这意思非常明显,要将他们三个一并整倒。

    韦坚、皇甫惟明坐罪下狱。

    玄宗因此事过于敏感,并未加以深责,将二人贬为太守。

    韦坚遭到贬黜,令李适之深感忧虑,主动请求辞去相位。玄宗将他改任为太子少保,免除了他的参政权。李适之儿子李霅请客,客人们畏惧李林甫,竟无一人敢来捧场。

    玄宗用门下侍郎、崇玄馆大学士陈希烈为相,接替李适之。

    陈希烈以老庄得进,专靠神仙符瑞取悦玄宗。李林甫看他柔弱易制,推荐了他。政事完全取决李林甫,陈希烈只一味应承而已。

    唐制,宰相中午一点左右下班。李林甫认为天下太平无事,改成上午十一点前回家。所有军国政务全在李林甫家中办理,然后交由主管文书的官员抱着处理好的文件,找陈希烈署名。

    韦坚的事本来已经翻篇,可他两个弟弟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不干,非要替韦坚诉冤,还说这是太子意思。

    玄宗大怒,太子惊恐之下请求与妻子韦氏离婚,还郑重表态请玄宗严肃处理,不要因亲情妨碍律法。

    不久,韦坚再被贬为江夏别驾,韦兰、韦芝贬往岭南。

    至于太子,玄宗知他一向孝顺谨慎,没有追责。

    李林甫趁着玄宗怒气未消,诬陷韦坚与李适之是朋党,韦坚悲催的被永流临封(广东封开县东南),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与两人交往密切的裴宽、李齐物等数十人均遭问责处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仍在继续发酵。

    赞善大夫杜友邻的女儿是李亨的妾,她姐姐嫁给左骁卫兵曹柳积为妻。

    柳积性格豪放,喜好功名,热衷与朝中豪俊交往。被贬到淄川当太守的裴敦复与他关系不错,向他介绍了北海太守李邕,还有着作郎王曾等当时名士,都与他交情匪浅。

    柳积与妻子家族不和,散布流言说他岳父杜友邻与太子结交,妄言朝廷是非。

    李林甫派吉温查办,发现是柳积造谣。吉温逼柳积供出王曾、李邕、裴敦复等人。案子审结,杜有邻、柳积、王曾被活活打死,妻子流放远方,太子也把杜氏逐出家门。

    监察御史罗希奭负责查办李邕、裴敦复,又通过李邕牵连到了玄宗做太子时的旧臣,被贬为江华(今湖南永州江华县)司马的王琚。

    天宝六年(747年)正月,李邕、裴敦复杖刑处死,王琚就地入狱,等候处置。

    李林甫让罗希奭赶往皇甫惟明、韦坚兄弟贬所,赐死他们。罗希奭从青州到岭南,把沿途所有遭贬黜的人全部赐死,引起各地震恐。

    罗希奭要来的消息传到宜春,太守李适之忧虑难安,服药自尽。到达江华,王琚服毒未死,听说罗希奭已到,不愿受他凌辱,自缢身亡。

    李适之儿子李霅护送父亲灵柩抵达洛阳,李林甫找人诬他谋反,责令河南府将其处死。

    李适之、韦坚、皇甫惟明、裴敦复、李邕、王琚,这些曾经的玄宗宠臣,一个个都被活活弄死,玄宗竟不闻不问,李林甫威权响彻内外,朝中再无一人敢向他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