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西原惨败潼关失守,哥舒翰英雄末路
作者:贪狼木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安禄山起兵作乱半年有余,大唐并没有如他及他的幕僚所料那般迅速坍塌,反而呈现出一个老牌帝国应有的韧劲。

    哥舒翰挟重兵坚守潼关,打退了安禄山无数次进攻;河南、河北各地军民,在经过最初的那段混乱之后,逐渐组织起了有效反击,颜真卿、张巡、李只、鲁炅等人奋起迎击,愈战愈勇;朔方军郭子仪、李光弼兵出井径,经略河北。先后攻陷常山(河北正定),接连取得九门、沙河、嘉山(今河北曲阳东)大捷,歼灭叛军五万多人,打的史思明找不到北,在正面战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彻底阻断了叛军北归之路,形势发展一片大好!

    气焰嚣张的安禄山由此变的惶恐不安,嘉山惨败之后,他叫来他的宰相高尚、严庄,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骂:“是你们非要让我起兵,还说什么万无一失。现在潼关潼关打不下来,回家的路又被堵死,唐军四面围攻。我现在的地盘,只剩下汴州、郑州数州而已,你们说的万无一失在哪里?给我滚出去,以后别来见我。”

    高尚、严庄清楚安禄山争功诿过的臭脾气,也害怕他哪天一不高兴要了自己小命,老老实实躲起来不敢再见安禄山。

    将领田乾真从潼关赶来商量军情,听说了这件事,借奏事之机劝说安禄山:“自古以来,但凡成就大业的帝王,谁都会经历挫折,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今唐军看起来虽多,但都是些新招募的乌合之众,根本不是我蓟北劲旅的对手,有什么可值得忧虑!高尚、严庄是辅佐您的元勋重臣,陛下这么对待他们,让其他将领看到谁不畏惧胆寒!如果因此上下离心,这才是真正的危险!”

    安禄山听后大喜,用力拍着田乾真肩膀,亲切叫着他的小名说:“阿浩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意。”

    随即把高尚、严庄请来,诚恳向他们致歉,并设下酒宴,亲自为两人唱歌佐酒,待他们一如往常。

    有鉴于形势危急,安禄山与众人商议,想要弃守洛阳,撤军回返驻地范阳,但一直没有决定下来。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占据优势的大唐出事了,剧情出现惊人反转!

    因安禄山起兵以来,对外打的是诛杀奸相杨国忠的旗号。朝廷内外也都认为是杨国忠的胡闹,才招来这次惊天大祸,对其无不切齿痛恨。

    潼关骑兵统领王思礼劝说哥舒翰,上疏请玄宗处死杨国忠。哥舒翰觉得大敌当前,将相失和会危及朝局稳定,没有答应。

    王思礼又请求给他三十名骑兵,让他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看了他一眼,不满的说:“你要是这么做,那造反的就是我哥舒翰,而不是他安禄山了!”

    与此同时,也有人在劝说杨国忠:“如今朝廷重兵全都掌握在哥舒翰一人手中,他对您早有看法,万一哪天带兵西向,您可就危险了!”

    这句话当然是有所指的,就在不久之前,哥舒翰因与郭子仪的老领导、前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不和,便利用玄宗信任,构陷安思顺投敌叛降,以至安思顺被玄宗赐死。此事对杨国忠震慑很大,一直对哥舒翰非常忌惮。

    杨国忠本就一市井无赖之徒,他的发家全靠着杨贵妃的裙带关系,没有任何忠君为国的情怀与意识。他虽身居高位,骨子里那种狭隘自私的毛病却是一点没改。出于自保需要,他忽悠玄宗挑选三千名年轻力壮的宦官,把他们武装起来,交由剑南将领李福德教习军事技能;又在灞上(今西安东)征募万余士卒,由亲信杜乾运统率。名义上抵御叛军,实则是防范哥舒翰。

    这些动作当然逃不出哥舒翰的眼睛,哥舒翰也担心会遭到杨国忠陷害,奏请玄宗把这支灞上新军隶属自己,然后找了个理由归罪杜乾运,将其处死。

    哥舒翰的决绝做派,让本就多疑的杨国忠愈发恐惧,开始琢磨起了歪点子。

    恰好有人奏报玄宗,声称驻屯陕郡的叛军将领崔乾佑,兵力不足四千,且均为老弱残兵,装备较差。玄宗脑子一热,也不管消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便冒然遣使命令哥舒翰从潼关发兵,收复陕郡(今河南三门峡)、洛阳。

    哥舒翰回复说:“安禄山身经百战,怎么可能在我们眼皮底下放置一支弱旅!这一定是在故意引诱我们,如果进攻,就会落入他们的陷阱。”

    “叛军远道而来,贵在速战速决;我方占据险要,利在长期坚守。如今叛军残暴无道,已经失去人心,形势对其极为不利。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他们内部一定生乱。届时乘胜进讨,可以不战而胜。既然对我有利,没必要急在一时。现在各路兵马还未聚齐,恳请陛下略作等待!”

    郭子仪、李光弼也联名上疏:“臣请带兵夺取范阳,颠覆逆贼巢穴,抓获叛匪妻子,以此招抚叛军。他们势必人心溃散,不战而乱。潼关大军应坚守不出,疲敝敌军,千万不可轻易出兵,以免为叛军所乘。”

    有了三位身经百战的名帅意见,玄宗打消了让哥舒翰进击陕郡的念头。可杨国忠这个搅屎棍已对哥舒翰持有敌意,非要坚持己见,在玄宗面前极力鼓吹什么叛军毫无戒备,如果逗留不前,将会失去破敌的大好时机。

    糊涂的玄宗竟然相信了他的鬼话,先后派出数名宦官前去传令,催促哥舒翰出兵。哥舒翰知道如果再不执行命令,他的下场将会与高仙芝、封常清一样。悲痛之下,他抚胸痛哭!

    以他的经验不会不知道这一战必败,潼关也一定会落入安禄山之手,而潼关这座门户一旦沦陷,长安危在旦夕!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呢?军令如山倒,根本没有他讨价还价的余地!

    六月初四,哥舒翰带着一帮参军未满半年的新兵,踏上了令他身败名裂的不归路!

    走出潼关三天后,哥舒翰在灵宝西原(今河南灵宝西北)与崔乾佑遭遇。

    哥舒翰的判断没错,崔乾佑、田乾真就是在用疑兵计引诱唐出城。无奈哥舒翰一直不肯上当,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唐军竟然真的送上门来。得到唐军前出的消息,崔乾佑提前布置好了天罗地网,静候唐军入彀。

    从潼关至陕郡(河南三门峡)沿途地势险要,北有黄河滔滔,南有群山莽莽。灵宝西原尤其险峻,只有一段长约七十多里、临水靠山的狭窄山路可供通行。

    六月初八,双方展开会战!

    哥舒翰与行军司马田良丘,乘坐浮舟至河流中央观望敌情,看到崔乾佑兵力单薄,号令各军前进。王思礼率五万精兵做前锋,庞忠等人分率十余万主力随后跟进,哥舒翰登上黄河北岸一处山坡擂鼓助威。

    相比于唐军的盛大堂皇,崔乾佑所部还不足一万人,他们三人一队、五人一伙,星星点点散落各处,没有任何队形序列可言。

    唐军前锋看到这种状况,紧张的心情为之一松,纷纷指点着叛军取笑。

    两军即将接触,叛军收起旗帜佯装败退。唐军彻底松懈下来,大摇大摆的前进,不再做任何戒备。突然,南边山坡上伏兵四起,滚木擂石雨点般砸向唐军。由于道路狭窄,唐军手中的长矛大槊无法展开,个个像是被捆在路面上动弹不得,毫无还手之力。

    哥舒翰让人用毡子将车轮裹住用以减震,奔驰在最前方,想要冲击敌军。时至午后,东风暴起,叛军将数十辆装满枯草的车辆引燃,浓烟遮天蔽日,唐军无法睁眼,聚集弩手胡乱放箭。日暮时分,烟尘消散,箭矢用尽,才知道前方空无一人。

    就在唐军遭到叛军伏兵阻击乱作一团时,崔乾佑指派同罗骑兵迂回到了唐军身后,呐喊着发起冲锋。唐军在前后夹击之下阵脚大乱,士卒们或是扔掉盔甲躲入山谷,或是自相推挤掉落河中,混乱的喊叫声震天动地,叛军乘胜步步紧逼。

    随后跟进的唐军主力见到前军已败,不战自溃。哥舒翰扔下军队,带领麾下数百骑逃走,从首阳山向西渡过黄河逃入潼关。

    潼关城外出于防御需要,构筑有三道宽两丈、深一丈的堑壕。跑在前面的士卒连人带马坠落下去,不一会儿就填满了大坑,后面的人踩踏着他们继续前行,得以侥幸进入潼关的不过八千多人。

    六月初九,崔乾佑领兵赶到。失魂落魄的唐军无力再战,仓皇弃城西撤。崔乾佑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攻陷了阻挡他们长达半年之久的天险潼关。

    哥舒翰逃到关西驿(今陕西华阴东),贴出告示收拢散卒,准备重新夺取潼关。他的部下火拔归仁知道大势已去,不愿再替大唐卖命,率百余骑兵包围了驿站,大声对哥舒翰喊道:“敌军追来了,请大帅上马。”

    哥舒翰乘马走出驿站,火拔归仁率众跪倒在哥舒翰马前,悲愤的说:“二十万大军一战之下全军覆没,您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子!难道您不知道高仙芝、封常清的下场吗!请您东行,归降安禄山。”

    哥舒翰不同意,刚想下马,被火拔归仁按住,用绳子将他的腿紧紧捆绑在马腹上,裹挟着其他不愿投敌的将领,向追击前来的叛将田乾真请降,田乾真将他们全部押送洛阳。

    安禄山得意洋洋的看着哥舒翰:“你过去总是看不起我,现在怎么样!”

    经过这番奔波离乱,哥舒翰已然万念俱灰。是啊,他能怎么样呢!早就劝告玄宗不要出潼关、不要出潼关,可玄宗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只听祸国奸臣杨国忠的忽悠。

    绝望之下,他豪气全无,跪下来乞求说:“是臣错了,臣有眼不识圣人!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复,李光弼占据常山,李只据有东平(今山东泰安辖县),鲁炅驻守南阳。陛下若能留臣一条命,臣只须片纸一张,就能让他们开城归降。”

    安禄山大喜,当即任命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事,享受大燕国宰相待遇。

    安禄山又把眼光望向火拔归仁,面色冷然的说:“你背叛主公,不忠不义。像你这样的人,留着何用。”左右卫士一拥而上,将火拔归仁拖出斩首。

    火拔归仁曾经也是叱诧四方的沙场名将,早知如此,何不力战而亡,好歹落个忠烈名声!

    哥舒翰写信招抚李光弼等人,不但没起半点效果,反倒引来一片斥责。安禄山见他已经没用,也懒得再动手杀他,把他囚禁看押起来。后来安庆绪败走洛阳前,派人处死了他。

    这一战的罪魁祸首,自然非唐玄宗、杨国忠莫属。但哥舒翰作为战役指挥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哥舒翰作风硬朗、擅打硬仗,在明明知道敌军设伏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打的谨慎、稳妥,甚至保守一些。即便作战不力,也可凭借兵力优势且战且退,有序撤入潼关继续组织坚守。

    可他仍然沿用惯常战法,一味猛冲猛打,结果接连中招。在战局发展不利的情况下,又扔掉陷入混乱的唐军不顾,第一个临阵逃脱,造成唐军大量伤亡。好不容易拼凑而成的二十万家底,折损的只剩八千多人,直接导致潼关沦陷!

    哥舒翰从一名边军将领,到身兼河西、陇右节度使,身经大小战斗无数次,一度打的胡骑不敢犯边,是威震西疆的名将。天宝十二载(753年),有边民还曾专门为他作歌称赞:“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俱往矣!那个冲锋陷阵的猛将,能斩敌酋于马下,却无力对抗朝中奸臣的诡谲心机。当初的意气风发,变成了现在的英雄迟暮。

    对于他来讲,生与死其实并不重要。满腔为国志,却为奸人害,才是他最大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