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史思明与李光弼的角逐
作者:贪狼木   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01】反扑河北

    至德元载(756年)六月,长安沦陷。郭子仪、李光弼闻讯率领朔方精锐全面撤出河北,河北各地再次暴露在叛军铁骑之下,曾经红红火火的抗争形势急转直下,只剩平原太守颜真卿一人,以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的身份苦撑危局。

    叛将尹子奇围攻河间四十多天一直无法攻克,史思明领军前来会合,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击败了颜真卿派来的一万援军,乘胜攻陷河间,杀死了太守李奂。

    接着向东攻取景城(今河北沧州东南),太守李炜投河自尽;又指派两名骑兵,携书信前往乐安(今山东滨州东部)招抚,全郡闻令即降。

    之后,史思明派大将康没野波攻打平原(今山东德州东南),颜真卿自知不是敌手,弃郡渡过黄河向南逃走,辗转投归肃宗。肃宗嘉许他首举义军抗击安禄山的忠义行为,将他用为吏部尚书。

    没有了颜真卿这面旗帜的号召,清河(今河北邢台辖县)、博平(今山东聊城东北)纷纷陷落。

    史思明领兵包围了信都郡(河北冀州境),这里有朔方军留下的三千精锐,由骁将乌承恩统率。乌承恩与史思明、安禄山均起家于辽东平卢军(驻营州,今辽宁朝阳),眼见大势已去,索性不再抵抗出城投降。

    这样一来,整个河北仅有饶阳(今河北衡水辖县)仍在坚守。饶阳有员猛将名叫张兴,他勇武过人、力能扛鼎,关键是还绝非一勇之夫,很能明辨是非,协助太守李系阻拒叛军一年有余。

    史思明在平定河北各郡后,集中全部兵力猛攻饶阳。在内外交困之下,太守李系投火自杀,饶阳沦陷,张兴被擒。史思明欣赏张兴的武勇,劝他跟着自己共享富贵。

    张兴知道自己不降必死,便想在临死前离间一下叛军。他面色从容的说:“我是大唐忠臣,自然没有向您投降的道理。现在我命在顷刻之间,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将军可否听我讲几句心里话再死。”

    见到史思明颔首认可,他接着说:“圣上当年对待安禄山,那可是恩如父子,群臣当中没有人可以比得上。但他非但不知感恩图报,反而兴兵进犯宫城,以致天下生灵涂炭。大丈夫即便不能铲除此贼,至少不能与他同流合污,向他俯首称臣吧!我有一条计策,您愿意听吗?您之所以跟着他,无非是追求富贵而已,但这样势必无法长久。还不如找个机会把他杀掉,转祸为福长享荣华,难道不好吗!”

    史思明听后勃然大怒,让人把张兴绑在木头上,用锯子活活锯死,张兴至死骂不绝口。史思明之所以表现的如此冲动,并不是他没想法,而是他不敢。他知道以安禄山的作派,一旦让他知道自己心存异志,那还不得活剐了自己。

    当初史思明在河北战场上被李光弼打的找不到北,各郡纷纷归附李光弼,让他很没面子。这次没了李光弼,史思明报复心大起,只要攻破一座城池,必会放任士卒疯狂抢掠,将城中财物、女人席卷一空。壮年男子留下,替他们扛包负重做苦力。至于那些没什么用处的老、幼、病、弱,都会被士卒们戏耍着用刀槊刺死。

    安禄山让史思明平定河北,现在任务完成,史思明在每郡留下三千戍防兵力,归还博陵(今河北定州、博野一带)待命。

    河北遭到叛军反扑,河南各地反抗力量在收知长安失守的消息后,也相继转入防御态势。由于他们彼此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给了叛军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机会。

    叛军围攻颍川(今河南许昌禹州),太守薛愿、长史庞坚在缺兵少粮的情况下坚持了一年,城池周围百余里内的房舍、林木都被毁了个一干二净,救兵依然遥遥无期。

    十二月,安禄山派亲信将领阿史那承庆继续增兵猛攻。双方不分昼夜的恶斗了十五天,唐军实在无力支撑,城池终告沦陷,薛愿、庞坚被俘。安禄山恼怒二人不肯投降,将他们绑在河面坚冰上冻死。

    【02】安禄山暴亡

    安禄山自起兵以来,双眼视力一直不好,看东西非常模糊。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即至德二载,公元757年),病情趋于恶化,变的什么也看不见了,而且身上长满脓疮,发作起来痛苦不堪。

    他性格本就暴躁,在病痛折磨下愈发狂躁不安,动辄大发脾气。伺候他的人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他的责骂殴打,甚至直接处死。

    称帝后,他躲藏在深宫里,很少接见麾下将领。谁要有事启奏,只能通过宰相严庄转达。但即便是贵如宰相的严庄,也免不了时常挨打。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被揍次数最多,过的朝不保夕。

    安禄山想用宠妾段氏所生之子安庆恩取代安庆绪作太子,安庆绪生怕哪天遭到父亲处死,担心害怕的不知怎么办才好。严庄出于自身安危考量,找到安庆绪隐讳的说:“事情眼下已经到了万分紧急的时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安庆绪当然清楚他的言外之意,表态道:“哥哥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没有任何意见。”

    说通了安庆绪,严庄又去找李猪儿,挑唆他说:“你这些天前前后挨过的打,自己还能算的清楚吗!如果不当机立断,我看你就要死到临头了。”李猪儿咬咬牙也答应下来。

    正月初五这天,三人手执兵器,趁夜来到安禄山卧室外。严庄、安庆绪在门口望风守候,李猪儿径直走入房中,来到熟睡的安禄山床前,悄悄拿走了他置于枕边的腰刀,然后恶狠狠一刀砍中安禄山高高隆起的腹部。

    安禄山吃痛惊醒,下意识的摸向枕边,却什么也没摸到。不禁大声吼道:“是哪个家贼害我!”

    李猪儿被他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所慑,慌忙向后退了几步。安禄山痛苦挣扎了好一会儿,肠子从腹部流出,污血染红了地面,终于不再动弹,结束了他那戏剧般的一生,终年五十四岁!

    严庄、安庆绪在床下挖了个大坑,把安禄尸体用毡子裹好埋了进去,告诫宫人不得泄露安禄山死讯。

    第二天一早,严庄对外宣布安禄山病重垂危,令安庆绪为太子即日继位,这才发布丧事。

    安庆绪可没他爹那两下子,他为人懦弱昏聩,连句完整话都说不利落。严庄惟恐众人不服,索性不让他出来面对群臣。于是,安庆绪整日躲于后宫中花天酒地,用兄长的身份对待严庄,所有政务不分大小一并交由严庄处置。

    【03】太原攻坚,史思明再次败北

    与此同时,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尚未收到安禄山死讯,仍按安禄山生前交待,集结十万兵力,分别自博陵、太行、大同、范阳四个方向会击太原。

    史思明因河东节度使李光弼麾下精兵全部跟随郭子仪赶赴朔方,城中只有不满万人的团练兵,在战前会议中乐观认为太原指日可下,届时再挥军长驱直入,攻取朔方、河西、陇右之地,彻底荡平大唐残余势力。

    与叛军的高昂士气相比,太原城内则是叫苦不迭,众将领毫无斗志,劝说李光弼加固城墙坚守待援。

    李光弼说:“太原城周长四十里,这是多大的工程量!现在动手修缮,恐怕叛军没到我们先累倒了,你们既然没什么主张,那就好好听我的吧!”

    于是他带领城中军民沿城挖掘壕沟取土,做成数十万块土砖置于城内,众人谁都不清楚他要做些什么。

    等到叛军从四面赶来发动进攻,李光弼让人用这些土砖加厚城墙,遇有在战斗中遭敌毁坏的地方马上用土砖填补,就这样挡住了叛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墙体安然无恙!

    史思明见始终无法对城墙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便派人到山东去搬运大型攻城器械,并安排三千胡人骑兵护送。没想到走至广阳时(今北京大兴西南),遭到驻屯附近的唐军将领慕容溢、张奉璋伏击,全军覆没。

    叛军围攻一个多月毫无进展,史思明心生一计,在军中挑选了两队精锐骑兵,一路明着攻南,另一路暗中向北,反复折腾用以疲敝唐军。谁知李光弼军令严整,即便是没有叛军来袭的方向,也都警戒森严毫不松懈,叛军根本无隙可乘。

    为了更好的应对叛军,李光弼在全城范围内重金犒赏持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只要在作战中用的上都会任你发挥。有三名铸钱工以善挖地道入选,在防御作战中大发神威。

    一天,几名叛军在城下仰脸叫骂,突然身体一沉凭空消失,原来是被唐军自地道中拖入城内斩首。叛军自此走路都会紧盯着脚下,唯恐死于非命。叛军动用冲车、筑造土山攻城,刚一接近城池就会陷落地下。

    城内军民制做了能够发射巨石的抛石器,一发炮石飞出能砸死二十多人,叛军不敢在城墙附近逗留,退守于数十步之外,包围的愈发严密。

    李光弼派人与叛军谈判,诈称翌日出降,叛军大喜过望,不再戒备。暗中却组织人手一直把地道挖进了叛军军营,用木桩顶起地面。

    第二天,李光弼站在城上,派一名裨将带领数千人出城,装出一副要投降的样子。叛军集结在营内目不转睛的观看,猛然间一声巨响,地面塌陷了下去,叛军当即死伤数千人。唐军趁势掩杀,俘斩万余人。

    正当叛军重新组织进攻时,安禄山已死的消息传来,安庆绪令史思明归守大本营范阳,留下蔡希德继续围攻太原。

    史思明一走,李光弼更加不把叛军放在在眼里,迅速率众转入反攻。带着敢死队出城突击蔡希德,把叛军打的大败,阵斩七万余人,蔡希德逃遁而去,会攻太原的计划彻底破产。

    安庆绪为了安抚笼络史思明,好让他继续为自己效命,将他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兼领恒阳(今河北正定)军事,并加封妫川王。这一糊涂决策,无疑等于将范阳拱手送给了史思明。

    同时,让张忠志为常山太守兼团练使,镇守井陉口,防止河东李光弼来袭。其余参与围攻太原的各路军队返回本部,招募士卒对抗唐军。

    范阳是安禄山的起家之地,叛军攻陷长安、洛阳之后,将从两京劫掠来的大量珍宝全部运送到了这里,让史思明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安禄山一死,在叛军当中属他资格最老、功劳最大。他坐拥强兵,手中又掌握着大把金银,立刻变得骄横起来,不再听令于安庆绪,安庆绪却是毫无办法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