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朝廷争议
作者:江州闲人   云绫传最新章节     
    待空空道人道出最后的秘辛后,云绫将他送去了玉麟卫监牢,临走前还在其丹田留下了一道真气。

    玉麟卫监牢虽然守备森严,但对于半步宗师而言想逃出去还是很容易的。

    因此,云绫才向玲珑讨了这么个法子,若是其运功冲穴,这道真气就会在丹田炸开。

    空空道人自然也察觉了云绫的手段,因此乖乖呆在了监牢中,临时和顾廷做了邻居。

    嘱咐王崇义看紧监牢后,云绫漫步在深夜的街道上,看似优哉游哉,脑子里却在与玲珑争论着空空道人说出的秘辛。

    回想空空道人所言,当年竟然就是他泄露了幼帝行踪,进而累得十八侍从全军覆没。

    究其缘由,却是有人事先联络他,谋划着借叛军之手除掉幼帝,拥戴云阳长公主登基。

    大周虽然不禁女子出仕,却也从未有过公主登基为帝的先例,一时间空空道人也踌躇难决。

    最终,对云阳长公主的忠心和从龙之功的巨大诱惑还是交织在一起,蒙蔽了他的心智,他向对方泄露了关键情报。

    结果就是,截杀幼帝的叛军数量远超他的预计,原本打算趁乱除掉幼帝,最后却变成了全军覆没。

    若非他有秘技傍身,这个秘密只怕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了。

    至于对方是什么人,空空道人也不知道。

    对方只留下了一枚令牌做为凭证,而令牌也在他诈死之际被叛军搜走。

    直到得知云阳长公主的死讯,空空道人才醒悟是被对方利用了。

    云绫从空空道人说起此事时的神情中能够看出,他对此事仍旧耿耿于怀,心底是怀有愧疚的。

    正因为看出了这一点,云绫才决定暂时留下空空道人,她本能地觉得此事蹊跷,日后或许还用得着这老道士。

    而她与玲珑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对方的身份。

    从当年留下的文献来看,幼帝与云阳长公主先后殒命,叛军不久就被天佑帝平定。

    若算计空空道人的是叛军一方,那么必然还有后手才对,但事实是没有。

    此事过后不到一个月,叛军便兵败如山倒,天佑帝用兵如有神助,连战连捷,胜得可谓毫无波澜。

    本着“谁受益最大,谁嫌疑最大”的原则,云绫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天佑帝的手笔。

    云绫是很敬佩云阳长公主的,可以说从当年第一次听闻这位的事迹开始,云阳长公主就是她心中的白月光,她自然不愿看到对方死得不明不白。

    然而玲珑并不赞同她的想法,按玲珑的说法,云阳长公主故去多年,云绫完全没必要趟这摊浑水,一个不好甚至可能将辽东公孙氏牵扯进去。

    就这样,云绫与玲珑争论了一路,直至回到大都督府的厢房中,也没个定论。

    当云绫梳洗过后躺回床上,正欲与玲珑再争论一番时,玲珑却率先开口了。

    【即便她真是死在阴谋诡计之下,那也是她时运不济,谁坐在她那个位置上都免不了这些的。】

    【我的建议就是,往事已矣,你应该注重当下,而不是纠结于一个已故之人。】

    闻言,云绫有些不甘愿,还欲说些什么,玲珑的声音又从她脑海中传来。

    【你不要忘了,你身上还有其他的责任。】

    【你如果因为这件事而深陷权力倾轧当中,你要怎么抽身去看护这方世界?】

    此言一出,云绫顿时沉默下来。

    半晌,她才轻叹一声,默默闭上了眼睛,不再谈论此事。

    -----------------

    与此同时,帝都长安。

    王尔山的奏疏终于送到了御前,然而这日的朝会天佑帝并未上朝,一切由当朝相国卢之浩主持。

    朝会一开始,卢之浩就拿出了王尔山的奏疏,将益州发生之事简明扼要地宣读出来。

    待其宣读完毕,朝堂衮衮诸公顿时交头接耳起来,大殿之上一时间闹闹哄哄如同集市一般。

    这其中,唯有一人例外,那便是公孙安世。

    他早在前一日就接到了王尔山的书信,提早得知了云绫在益州的作为。

    说实话,公孙安世也没想到益州会出现高层为之一空的情况,更没想到最后稳住局面的会是云绫。

    不得不说云绫的运气不错,王尔山是个智勇双全且心向公孙家的,这才让公孙安世有时间想办法为云绫开脱。

    别看云绫在益州行事风生水起,然而她终究是梁州都尉,伸手去管益州之事就是越权,不说旁人,单就卢之浩便会抓住这点做文章。

    这不,朝会一起,卢之浩就开始了。

    只见卢之浩立在御阶之下,面向朝堂诸公,高举双手示意众人噤声,这才朗声道:“益州之变始料未及,然而幸得陛下圣明,地方官员上下齐心,这才免去一场祸事!”

    说罢,他转眼看了看老神在在的公孙安世,接着道:“尤其是新任的梁州都尉公孙云绫,坐镇益州大都督府指挥有方,不愧是将门虎女啊!”

    闻言,公孙安世眉梢一挑,心道来了!

    果然,卢之浩话音刚落,就有党羽出班疑惑道:“相国大人可是说错了?梁州都尉不在梁州理事,怎么会坐镇益州大都督府指挥益州官吏做起事来了?”

    此人说完,又有一人出班朗声道:“诶,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那新任梁州都尉出自辽东公孙氏,先前又在乾州立下首功,没听相国大人都赞其将门虎女吗,指使区区益州官吏岂非手到擒来!”

    不得不说,这人就差直说云绫仗着家势与功绩擅自插手地方军政了。

    这人刚一说完,又一人出班说道:“听闻此番玉麟卫还动用了陛下特许之权,接管了益州军权。下官想问问公孙尚书,此事您可知晓啊?”

    被人问到跟前,公孙安世瞥了说话之人一眼,淡淡道:“玉麟卫做事还需向你汇报不成,此事本官自会与陛下细说。”

    然而,公孙安世虽然作出了答复,但一众朝臣仍是议论起来。

    盖因军权之事素来是大周禁忌,玉麟卫虽有皇权特许,轻易也不会去动用这等特权,此次却是用了。

    更关键的是,那公孙云绫虽是公孙家的人,却并不在玉麟卫任职,如何就能指使玉麟卫去接管军权。

    玉麟卫到底是朝廷的卫军,还是他公孙家的私军?

    群臣虽特意压低了声音议论此事,但大殿本就有放大声音的特殊设计,是以公孙安世还是听了一耳朵。

    他心中不由也有些埋怨云绫此次太过大胆,却也要想办法将此事圆过去才成。

    站在御阶下的卢之浩当然也听到了这些议论,不由赞赏地看了一眼说话的那三人,随即又看向脸色不豫的公孙安世。

    “诸公且静一静!”

    卢之浩一出声,群臣顿时安静下来,齐齐看向他。

    卢之浩面带笑意,看向公孙安世道:“公孙尚书,公孙家对大周的忠诚是有目共睹的,只是陛下既然教本相主持朝会,那此事本相也不得不过问一二。”

    说罢,他将视线扫过群臣,接着道:“诸公皆对玉麟卫接管益州军权之事心怀不安,公孙尚书是否该解释两句为好啊?”

    闻言,公孙安世淡淡地瞥了卢之浩一眼,脚下一动,出班朗声道:“相国大人,不知这封奏疏中对于益州形势是如何描述的?”

    “这······”卢之浩迟疑片刻,迎上群臣投来的视线,只得如实道:“大都督元道济卧病,长史、参军、都尉或死或叛,皆不能理事,另搜查出各州县串联书信十数封,如江州刺史、德州刺史等尽皆在列。”

    此言一出,群臣无不倒抽一口凉气。

    先前卢之浩宣读奏疏简明扼要,只道高层不能视事以致于益州发生变乱,未曾想不单高层有人叛乱,还勾结了地方刺史。

    刺史之职,主管治下军政要务,可自行任免佐官,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

    如此情形之下,一个不慎益州便不再为朝廷所有,局势当真是坏得不能再坏了。

    公孙安世瞥了脸色难看的卢之浩一眼,转身面向群臣,朗声道:“诸公,如此情形,岂非十万火急之时!我玉麟卫受陛下重托监督地方,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事!故而,本官以为玉麟卫益州校尉王崇义当机立断,该当嘉奖才是!”

    说罢,他转身看向卢之浩,淡淡道:“相国以为呢?”

    公孙安世一番说辞下来,功劳都给到了王崇义身上,云绫却是被摘了个干净。

    卢之浩如何听不出来,奈何手中没有证据表明此事就是云绫吩咐的,想那王崇义本就是玉麟卫的人,如今又白捡个大功劳,岂会揭发出来。

    思来想去,卢之浩也只得无奈点头道:“公孙尚书所言极是!”

    话虽如此说,但卢之浩怎会甘心,不着痕迹地看了眼自己的党羽,示意其出班说话。

    那人会意,心思一动,出班道:“公孙尚书,奏疏中可是说公孙云绫身在大都督府,她一个梁州都尉却住进了益州大都督府,这怕是多有不妥吧。”

    闻言,公孙安世看了这人一眼,淡淡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早年公孙云绫求学于鹿门山,拜入澄心书斋山长范明承门下,而益州大都督元道济乃是范大家师兄。师伯卧病在床,身为师侄,公孙云绫就近照顾有何不妥?”

    此言一出,又惹来群臣一片议论之声,谁都没想到云绫还是范明承的学生。

    当下便有澄心书斋入仕的朝臣站出来为云绫开脱起来,卢之浩看得是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自后殿转出,群臣顿时噤声。

    只见内侍扫了群臣一眼,随即高声道:“陛下口谕,公孙云绫虽然有功,擅离职守却也属实,着其即刻入京述职,钦此!”

    群臣躬身高呼“万岁”,公孙安世却心头一动,眉头不自觉皱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