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洪承畴
作者:柯久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最新章节     
    两日后。

    随着天子将礼部侍郎孙慎行弹劾内阁首辅于\"红丸案\"中失职的奏本留中不发,朝中的御史言官们就好似嗅到了腥味的猫一般,肆无忌惮的弹劾着前些时日才刚刚主持取得了\"辽东大捷\"的内阁首辅。

    一时间,无数道奏本如雪花般送入宫中,以至于颇有些洛阳纸贵的架势,使得诸多署衙的正常运行都是受到了影响。

    但对于朝野间的暗流涌动,紫禁城中的天子就好似毫不知情一般,始终没有做出半点反应。

    就连奉先帝遗愿,回京辅政的大理寺卿邹元标主动进宫面圣,想要前往乾清宫暖阁谢恩,也未能如愿见到年轻天子的面。

    消息一经传出,朝野再度沸腾,天子的这番举动好像证明着内阁首辅圣眷仍旧?

    可外人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印象中,本应因复杂朝局而\"焦头烂额\"的天子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倒是神采奕奕的立于暖阁的窗柩旁,似是在等待着什么人。

    ...

    ...

    巍峨的皇城中,身材魁梧的洪承畴正在一众内侍的簇拥下,心事忡忡的朝着位于内廷的乾清宫而去。

    他是福建泉州人氏,虽然幼时曾在私塾读书,但因为家境贫寒的缘故,很快便辍学务农。

    幸得彼时家族主脉的族人资助,这才得以继续学业,并于万历四十四年,以二十四岁的年纪进士及第,赐同进士出身,于刑部行走。

    因为政绩斐然,加上朝廷于万历四十六年遭遇了\"萨尔浒之战\"的惨痛教训,洪承畴便主动请缨,前往兵部就职。

    在兵部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自是不可避免的发现了京师勋贵与兵部之间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勾当\"。

    为此,他不止一次想要向朝廷告发,但因为人微言轻的缘故,始终无法将奏本呈递至紫禁城,就连彼时的兵部尚书黄克瓒也在一声长叹过后,以\"洁身自好\"四个字结束了简单的奏对。

    或许是因为得到了兵部尚书的\"庇护\",署衙内其余自甘堕落的袍泽们虽然依旧与他针锋相对,但始终未曾采取激进的手段进行报复。

    而他也因为\"洁身自好\"得以在天子处理京师勋贵蛊惑士卒的哗变的案子中\"置身事外\"。

    尽管已然漫步于巍峨的皇城脚下,但自幼性格沉稳的洪承畴仍是不免有些荒谬之感。

    他虽然自诩\"有勇有谋\",但相比较朝野间挥斥方遒的衮衮诸公们,仍是有些相形见绌。

    似他这等人微言轻的兵部郎中,纵然有些才干,又是如何被高高在上的天子所知晓,甚至还要对他委以重任?

    虽说那叙州府位于帝国的西南边陲,距离朝廷中枢足有数千里之遥,并且自己将要担任的,还是\"入阁无望\"的浊官,但终究是正四品的知府。

    可回想起署衙中同僚幸灾乐祸的眼神,洪承畴眼神仍是有些复杂,心中百感交集。

    由前途一片光明的正五品\"京官\",摇身一变为入阁无望的正四品知府,这怎么看都像是明升暗降呐。

    但当洪承畴略有些迷茫的眸子瞧见身旁身着绯袍的内侍,却又不免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洪承畴何德何能,居然劳烦堂堂\"内相\",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亲自相迎。

    要知晓,这可是朝中大臣或者封疆大吏方才享有的待遇呐。

    就在洪承畴内心百感交集,眼神狐疑的朝着乾清宫暖阁而去的时候,其身旁的内侍们也在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身旁的文官,脸上同样是充斥着溢于言表的好奇。

    这洪承畴虽然瞧上去仪表堂堂,一副能文能武的样子,但终究不过是正五品的兵部郎中。

    自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国称帝以来,除却翰林院那些清贵的\"翰林\"之外,恐怕没有几人能够以五品官员的身份,单独于乾清宫暖阁内面圣吧。

    \"洪大人,您小心脚下..\"不知过了多久,一道略有些沙哑的呼喝声于洪承畴的耳畔旁响起,将其微微有些失神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

    放眼望去,只见得亲自于前方引路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已是缓缓停住了脚步,一脸关切的说道。

    自清明过后,京师的雨水便是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昨夜才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的缘故,此时青石砖板的公路上尚残存着未曾清扫干净的水渍。

    \"多谢公公提醒..\"闻声,年仅二十八岁的洪承畴便是赶忙躬身还礼,并忙不迭将宽大的袖袍微微向上撩起。

    他本就对天子突然命他于乾清宫暖阁内奏对惊疑不定,自是不敢在君前失仪。

    \"洪大人客气了,\"见状,司礼监掌印太监也是微微摆手,主动释放了自己的善意。

    随着陪伴在朱由校身旁的时间越来越久,老太监王安也渐渐总结出了些许规律。

    当今天子虽然不似先帝那般\"怠政\",但也对天不亮便要起床准备的\"朝会\"深恶痛绝。

    故而每逢通政司有重要奏本呈递进宫,或者文渊阁意见分歧的时候,天子便会专门于乾清宫暖阁内,召见几位朝臣议事。

    而凡是有资格于乾清宫暖阁内单独面圣的朝臣,无一例外皆是天子心腹,或者被委以重任。

    例如辽东经略熊廷弼,现任兵部尚书王在晋,京营提督秦良玉,宣大总督崔景荣等人。

    现如今,这份名单上,怕是还要加上这位即将被外放至四川担任叙州知府的洪承畴了。

    因为双方皆是怀着交好的心思,本是有些尴尬的气氛瞬间便热切了不少,洪承畴也不似刚刚那般紧张,眼神敬畏的朝着作为大明权力中枢的乾清宫而去。

    不过是盏茶的功夫,待到众人越过高大的乾清门,巍峨的乾清宫便是赫然映入众人眼帘。

    见状,也不待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提醒,心神激荡的兵部郎中洪承畴便是下意识的整理起身上略有些凌乱的衣衫,旋即在老太监王安欣慰的眼神中跪倒在地,朝着乾清宫的方向高呼万岁。

    如若朝中大臣皆是如此\"忠心\",国朝何至于萎靡至此..

    没来由的,老太监王安心中便是冒出了此等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