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老爹试探
作者:忧郁的榴莲   三国:再现汉之辉煌最新章节     
    刘协用充满压迫力的口吻继续说道:“朕念及你们往昔也曾为朝廷立下些许功劳,今日暂且不对你们施以重罚。

    但是,这堂堂朝堂之上,绝对容不下任何胆敢忤逆朕旨意之人!”话音未落,刘协已然当场下达了几道诏令,将数名带头反对迁都的官员就地免职。

    此令一出,整个朝堂霎时陷入一片死寂之中。其余的官员们虽然心中依旧存有不满和不甘,但面对皇帝如此强硬的态度以及雷霆手段,却是再也不敢轻易地站出来公然表示反对了。

    刘协见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激荡的情绪之后,才缓缓地重新坐回到龙椅之上。

    他略微调整了一下坐姿,然后语气稍显缓和但依然坚定地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朕又何尝不知此次迁都并非易事。但哪怕困难重重,朕也要义无反顾地去完成此事。”

    众臣听了,互相看了看,知道事情已无转圜余地,只能默默退下,各自准备迁都之事。而刘协望着离去的臣子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洛阳重现昔日辉煌。

    刘协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地回到了后宫之中,尽管已经离开了那令人窒息的朝堂,但他心中的忧虑却如同阴霾一般挥之不去。此刻的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空洞地凝视着前方。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是刘翊前来觐见,刘翊一脸凝重地开口说道:“陛下,如今虽然我们暂时稳住了朝堂的局面,但是迁都关中一事仍然面临着众多繁杂的事宜需要妥善安排!

    微臣认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便是选派一名能力出众且值得信赖的大将前去镇守关中,只有确保关中地区的稳定安宁,此次迁都才能得以顺利施行。”

    刘协听后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刘翊的看法。紧接着,他抬起头来,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刘翊,轻声问道:“皇兄,不知你心目中是否已有合适的人选呢?”

    刘翊略微思索了一番,然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回陛下,依臣之见,徐荣将军乃是不二之选。此人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不仅作战勇猛,而且对朝廷忠心耿耿、诚实可靠。由他出任关中守将一职,必定能够不辱使命,保得关中一方平安。”

    刘协听完刘翊所言,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皇兄所言极是,朕也觉得徐荣将军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既然如此,那就即刻拟旨,命令徐荣将军火速赶往关中赴任吧!”说罢,刘协当即提起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一道诏书,并加盖了玉玺印章。

    随着这道圣旨的颁布,接下来的几日里,整个长安城都变得异常忙碌起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辆,人们纷纷忙着收拾行囊,准备跟随天子一同迁回洛阳。

    刘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留下赵云的啸狼骑以及吕布的背嵬军来协助徐荣共同镇守关中地区。

    这两支精锐之师皆有着非凡的战斗力,他们的存在无疑将大大增强关中防线的稳固程度。

    而颜良、文丑二人,刘翊则命他们返回幽州,协同张辽一起征讨夫余和高句丽。两人应诺领命,带领亲兵返回幽州。

    与此同时,刘翊又迅速做出了另一项部署——他下令调集张合所率领的军队以及郝昭带领的部队火速前往汉中,以支援正在那里苦苦奋战的徐晃大军。

    张合此人智勇双全,其行军打仗之能向来备受赞誉;而郝昭则是以善守着称,由他俩领军出征,定能给徐晃带来强有力的援助。

    与此同时,朝中的大臣们一方面紧锣密鼓地督促着各项迁都事务的筹备工作;另一方面,则在暗中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变化,生怕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状况影响到迁都计划的顺利实施。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上下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忙碌的氛围。

    刘翊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远方,忽然转身匆吩咐侍卫去传唤高览。不多时,高览快步来到刘翊面前,拱手行礼。

    只见刘翊面色凝重,语重心长地对高览说道:“高将军,陛下与诸位大臣这几天就要踏上东迁之路,我将沿途护卫陛下和众臣安危以及守卫洛阳之重任交付于你,望你率本部兵马务必加倍谨慎小心。”

    高览听后,神情肃穆,双手抱拳,大声应道:“主公放心,末将承蒙信任,定当以死守护洛阳城,绝不让贼人有丝毫可乘之机!”言罢,刘翊点点头,便让高览去整军准备,高览应诺离去。

    几日之后,刘翊跟随天子一同踏上了归返洛阳的漫漫路途。这一路行来,山川河流、绿树成荫的美景不断从眼前掠过,但刘协却无心欣赏,他端坐在马车之中,目光凝视着车窗外那变幻无穷的景色,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此次东迁之行,对于整个大汉王朝而言意义非凡,可以说是关乎到大汉国运的生死存亡之关键。每前行一步,刘协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压在心头,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洛阳城。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都城如今已略显破败,但依旧散发着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气息。刘翊一下马,便立刻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去。

    他先是有条不紊地安排好了天子以及诸位大臣们的居住之所,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紧接着,他又迅速调配兵力,加强对洛阳城各个重要地点的防守力量,以防备那些可能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的各方势力。

    待到将所有人员的住所都安排妥当,各项防御措施也都布置完毕之后,刘翊甚至来不及喘口气,便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召集城中的各级官员。

    众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如何尽快恢复洛阳城的民生问题。毕竟,只有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才能真正稳固大汉王朝的根基。

    大家各抒己见,纷纷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关于粮食的储备与分发成为了当务之急。

    由于战乱频繁,导致农田荒废,粮食产量大幅下降,所以必须想办法从各地筹集足够的粮食,并合理分配到每家每户手中,以保障百姓的基本温饱需求。

    此外,商贸的重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只有重新激活商业活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才能够增加税收收入,为国家的重建提供资金支持。

    最后,对于那些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们,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抚措施,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经过数日夜以继日的努力,各项事务总算逐渐有了一些头绪。就在刘翊刚刚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老爹的书信。

    令刘翊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信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究竟发生了何事,只是简单地催促他速速赶回常山。

    刘翊不禁暗自揣测起来:“戏精老爹这次到底又要搞出什么样的幺蛾子呢?”虽然心中充满疑惑,但孝顺的刘翊还是决定听从父亲的召唤,尽快动身前往常山一探究竟。

    只得踏上了返回邺城之路。一路上他思绪万千,经过数日的奔波,刘翊终于赶回了常山老家。

    还未下马,远远地他就看到自家府邸门前,老爹正一脸严肃地伫立着。刘翊匆匆跳下马背,快步上前。

    刘暠少有的面色严肃,尚未等刘翊开口询问究竟发生了何事,刘暠示意刘翊跟上,便转身进府来到书房。

    刘翊轻手轻脚地推开书房那扇略显古朴的木门,刚刚踏入房中,还未及站稳脚跟,就听到坐在书桌后的刘暠已然沉声开口:“翊儿!为父今日有件至关重要之事需与你详谈。”刘翊心头一紧,赶忙恭恭敬敬地站直身子,微微垂首,静静地等待着父亲发话。

    只见刘暠先是抬头扫了一眼紧闭的书门,然后刻意压低嗓音说道:“眼下这世道可谓混乱不堪,各地势力纷纷拥兵自重,相互割据称雄。

    而我儿翊儿你才华横溢、能力超群,如今更是掌控着幽、冀、青、并、兖、豫、徐、司隶、凉州这九州之地。

    不仅如此,你还护天子还都洛阳,只是如今民间皆盛传你天生具有帝王之相呐。”

    闻听此言,刘翊不由得浑身一颤,满脸惊惶之色,急忙连连摆手,言辞恳切地回应道:“孩儿万万不敢存有此等忤逆之心哪。”

    然而,刘暠却只是目光炯炯地盯着他,缓声说道:“先莫急于否认,为父深知你的品性和志向,但很多时候局势的发展往往不由人的意愿所左右啊。”

    说罢,刘暠缓缓起身,背负双手开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其眼神之中不时闪烁出复杂难明的光芒。

    此时的刘翊愈发显得焦虑不安起来,他向前迈了一小步,急切地说道:“孩儿此生唯一所想便是忠心耿耿地辅佐当今天子,力挽狂澜以重振大汉王朝昔日之辉煌,真真是没有半分觊觎皇位之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