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初试高山
作者:龙五一   军营路漫漫最新章节     
    .宿舍火墙的温度超高,虽然还不足以能把饺子烤熟,但包好的饺子边儿,都给烤干了,再放进锅里煮的时候,里面的馅儿虽然熟了,可饺子边因为被烤干的缘故,硬的要命,怎么也煮不熟,吃在嘴里,顿时肃然无味。

    “没法吃啊?”辛苦了半天,没吃好饭,大家十分扫兴。

    吃完初一这顿不成功的早饭,班长看我们有点儿无精打采,便提议我们去爬山。反正今天也是休息日,去见识一下青海的山到底什么样,

    “好啊,”大家的精神,一下子又振奋起来。

    第一节

    新兵连的房子做北朝南,房子前面就是一座高高的山,向上望去,除去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便是一片浓密的松林。

    虽然饺子没吃好,但年轻人好动,大多数人又来自平原,对大山充满了敬畏与新奇。所以,班长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响应,他话音刚落,

    “好耶!”新兵们已经以冲锋的姿态向山峰冲去。

    “慢着,别急!”班长着急的喊着我们,可大家已如脱弦之箭,哪儿还听得到他的声音?

    新兵连前面的这座山大约有七八百米的模样,沿着雨季的时候,水冲刷出来的小径,大家奋力向上攀登。

    开始还不理会,等爬到200多米的光景,就感觉不行了,很多人不但开始气喘吁吁,甚至感到胸闷、头涨,眼前直冒金星。

    “叫你们别跑,怎么不听啊?”班长着急的说,“初到青海,要学会慢慢适应,不能太急,因为高原空气稀薄,不能和我们平原比,不注意容易得高原病的!”

    这时,我也已经感觉到了,头就像裂开了一样,别说爬山,就连说话、唱歌都不能连贯了,这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高原。

    其实,直到后来进入禁区,我们才知道,面前的这个山,在以后的生活中,只能算作个小山包而已!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有几千米高呢!

    青藏高原的真面目,我们还远远没有看到。

    第二节

    新兵的生活,虽然枯燥乏味,却又极其有规律。每天、每时干什么,都是事先规划好的。

    因为我们是步兵学校的底子,所以军营里的一切都有点学校的味道,所有活动,大家都以上课下课来称呼。

    大喇叭里,会定时传来各种号音,从当初的陌生,到慢慢的熟悉,所有的军人,甚至包括部队的军工和家属,都会按照这个号声,进行工作、训练和作息。

    早晨,起床号响了,除去值班做内务的两个新兵外,大部分人都要立刻到外面集合,早操已经正式开始了。

    大家排好队,开始跑步。不一会,就有人掉队了,我的左胸也开始隐隐做痛,气儿跟不上,腿开始酸疼,我咬牙努力坚持着。

    从这一天开始,除去节假日以外,只要在部队,每天都要出操,3000米跑步是每天的必修课。

    早操结束后,是早饭,大家争先恐后去打饭,这是所谓的细小工作主动,也是评论一个人进步的标志。

    饭后是科目训练,开始是队列,练习齐步走、原地踏步、向后转走、跑步、走步、敬礼。

    午饭后,是中午休息时间。有的人对睡午觉不习惯,根本睡不着。但不行,号声就是命令,睡不着也必须躺在床板上。你睁着眼睛不睡没人理你,但不能说话,也不能影响别人,这让我们开始很难习惯。

    晚上熄灯后更麻烦,熄灯号一响,灯立刻被拉灭了。有的新兵不习惯,还在窃窃私语,班长会断喝一声,

    “睡觉”!

    开始特别反感,后来慢慢的也就习惯了。睡不着,只能强迫自己睡,实在睡不着,就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或写日记,反正不能影响别人,否则就是违纪。

    队列练习后,是刺杀和投弹科目,不但枯燥,甩的胳膊还疼,又都是一些反反复复,简单重复的动作,让大家觉的即枯燥又没意思。

    陆班长便耐心的给我们讲,这些简单重复的动作,就是要求熟练、再熟练,最终变成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反应。到了战争的时候,才能保证你的安全和消灭敌人。

    尤其是手榴弹,危险系数大,威力大,可以消灭敌人,但操作不好,也会炸伤自己。如果动作不熟练,投不远,不但炸不死敌人,说不定还把自己给报销了,甚至危及到其他战友的生命。

    听了他的话,我们都不以为然,怎么可能?手榴弹都是往前扔的,怎么能伤了战友?炸伤自己那更是不可能。没想到在后来的投掷训练中,就真的出了事故。

    第三节

    接连收到几封bJ的回信,他们都说“新军衣真漂亮”,“拿着枪真威武,好精神呀”,字里行间透着羡慕,可他们哪里知道我们训练的艰苦?

    同学郝公心来信了,说了他那里的情况,他结婚了,娶了大队书记的女儿,老婆已经怀孕了。

    这家伙真能享清福,结婚当然是好事,“老婆孩子热炕头”可你应该找知青啊?要不你是城市户口,而她是农业户口,将来怎么办?

    此话不幸被我言中,到知青大返城的时候,他果然不能回城,也不能分配工作。到2006年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得了重病,因无法报销,还是同学们给他凑钱看的病。他很憔悴,让我们看到的人都十分难过。

    另一个同学杨子房也来了信,说他当了装卸队长,工厂对他十分重视,还有进步的可能,他没有提冯丽丽,我也不方便问。他叮嘱我,部队的机会是千载难逢,一定要抓住,一定要好好干,他是真有点头脑,要不怎么后来去了中纪委?

    父母也来信了,说全家马上要迁回bJ,已经有了消息,工厂做了动员,在打包机器和设备,随时做好回城的准备,真为他们高兴,10年了,终于要返城了。

    不过他们都没说小芳有什么消息,打听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一点消息也没有,这让我本来很高兴的心,骤然暗淡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