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胤禛得位之正
作者:四时五常   胎穿后:皇阿玛,你家皇陵被盗了最新章节     
    禧瑞在马车里悠然自在。

    品一口茶水,不急不慢的咂摸着,【乾隆皇帝,名弘历。康熙五十年生人,为雍正序齿第四子,实际上的第二子。】

    【据说在康熙六十年,康熙帝在雍亲王府第一次见到这个孙子就很是喜欢,带回宫里亲自抚养。】

    【甚至于,还有些人说,雍正之所以能在九子夺嫡中胜出,就是生了这么个好儿子。】

    【就跟明朝时期那样,朱棣因为“好圣孙”朱瞻基而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康熙垂眸思索,这么一个能影响自己传嗣的人,是怎么跟骄妄自大、专制独断扯上关系的。

    “不对。”康熙自语一声,这弘历是康熙五十年生的,直到康熙六十年才算是在自己这儿挂名,算一算自己的执政时间是六十一年。

    【满打满算,这弘历与我相处不过一两年,哪里就有这么大本事,能影响传嗣大事。】还好圣孙?有这么玄乎?

    禧瑞在另一边沉默片刻,【九子夺嫡影响深远,所以哪怕雍正成功继位,也少不了各种揣测猜疑。】

    就这还算好的了,更过分的不还有那什么,雍正弑父矫诏继位的传言吗。

    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八爷党和德妃虽不是联手,可他们所作所为造成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百姓不知内情,大多人云亦云。】

    【看遍整个夺嫡时期,雍正属于少出风头,多做实事的一类,朝中先是有太子,太子之后有八贤王,再有大将军王,一个个风头无两。】禧瑞伸着手指比划。

    【谁也没想到,最后摘桃儿的是冷面雍亲王。】啧啧啧,果然这冷脸就是男主的标配。

    不过这冷面只是在外人看来,实际上这大男主内心活动还是很丰富的。

    【几位候选继承人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一个接一个的舞到台前,最后爆冷出了雍亲王,那些押宝的人自然不乐意了。】

    康熙轻哼,【哼,押宝?党争?】他亲自定的继承人,谁敢有意见?

    不过,老四确定是他钦定的继承人吗?

    想想上书房里的小少年,【老四继位真是朕的意思?】

    传言颇多,万一就是真的呢?

    【当然是!】禧瑞十足的坚定道。

    康熙暗戳戳的捏起问答书的下一页,这一点上,他不是很相信禧瑞。

    这闺女喜欢老四比他这个皇阿玛还多些。

    万一她是在给老四开脱,就为了让自己把皇位传给老四呢。

    事关皇位传承,康熙觉得把这个月的最后一次机会用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雍正得位正否?】

    禧瑞也等着问答书出结果,传言直到后世也还是存在,只是她坚信雍正就是没有篡位。

    问答书:【雍正皇帝继位一切正常。】

    这个问题的答案与先前有些不同,下面还有几行略小些的字,【康熙六十年大庆,胤禛被特派前往盛京祭祖。】

    【康熙六十一年,胤禛代康熙前往天坛祭天。】

    【康熙驾崩,留有传位遗诏点明四阿哥胤禛继位。】

    祭祖、祭天都是极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

    康熙既然能派胤禛去做这些事,已经很能说明他是属意这个儿子的了。

    剩下的,康熙对自己有信心,不至于被人胁迫做出那样的决定。

    长舒一口气,康熙合上问答书。

    三次机会用完了,在下个月到来之前,这本书与废纸无异。

    禧瑞见三次机会用完,心念一动隔空回收问答书。

    康熙没法用了,不代表她用不了。

    【怎么样?对这次答疑解惑还满意吗?】

    【十天一次和一个月三次看上去总数没差,可当真的开始问了,是一个问题就能打住的吗?】

    一个问题没问明白,就得抓心挠肝的等上十天。

    太痛苦了。

    【还成吧。】康熙觉得要是次数能再多些就更好了。

    他还想知道更多关于老四和太子的事情。

    【储君之位关乎江山社稷,要是能早一些知道谁更适合,就能少些忧愁,朝堂之上也能少些争斗。】康熙状似无意道。

    期望着禧瑞听懂他话里的意思,告诉他后事如何。

    禧瑞十分不雅观的翻了个白眼,就是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不接他这茬。

    帝王多疑,直接告诉他谁更合适没用,要不她这几年说了这么多胤禛的好话,怎么他一点动静都没有。

    该宠着太子不还是宠吗。

    再说什么储君之位,那还不是龙椅上的人一句话的事。

    胤礽做了三十几年的太子,有用吗?照样是二立二废,朝堂之上党派之争也没有停过。

    【多说无益,实践出真知。】禧瑞保持自己的意见,不管谁合不合适,给机会试试再说。

    尤其是胤禛,不能因为偏心,就多加限制。

    【这么多儿子,是龙是虫的,放出去跑跑才知道。】

    康熙的沉默直到禧瑞一行到了目的地才结束,【过几天送嫁纯禧,胤禛跟着一起去吧。】就算是给他的一次考验。

    看看他能做到什么程度。

    康熙也没规定事情一定要办成,胤禛才十三岁。

    与蒙古那边交换粮食事关重大,必须慎之又慎。

    今年先让胤禛去摸底,毕竟粮食增产也需要时间,得等有足够的粮食产出,才能推动下一步,与蒙古合作。

    禧瑞没有反驳。

    马车停下,外面英武的声音传来,“格格,咱们到了。”

    禧瑞自己动手掀起车帘,没有带宫人来,她得自食其力。

    马车停在路边的空地上,禧瑞走出车厢,车架边上凑过来一个姑娘,“格格,当心脚下,奴才扶您。”十五六岁的姑娘,面容英气,身量较之一般的姑娘家也略高些。

    禧瑞只是疑惑的看向俩侍卫。

    “格格,这是家里主子爷给您安排的侍女,自幼习武,往后就跟着您了。”英武解释道。

    “请格格赐名。”那姑娘单膝下跪,抱拳行礼。

    禧瑞明白这大概是康熙在暗处培养的人,会武还挺方便的,是个姑娘家带回宫里也行。

    “那就叫青雀吧。”禧瑞顽笑着矮身扫视三人,“都是跟在我身边的,一个鹦鹉,一个青雀,正好同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