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过完大年好开工
作者:青柠加冰   休夫带两娃,她靠种田风生水起最新章节     
    变数也在这时出现。南楚府有位宗室楚王就藩在此。

    楚王妃的贴身丫鬟因故被赶出王府,楚王派人拜托刑太监收留下。这老太监可不仅是监矿太监,身上还有监视楚王的职责。

    他可知道这丫鬟为何被赶出来,当下不仅给了楚王面子收留了她,还命高守梓迎娶为正妻。

    这个丫鬟便是黄夫人。

    高守梓找个无子的理由休弃了原配,迎娶了黄夫人,转年还真就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黄夫人倒真是旺夫,不仅让他喜得贵子,不出三年,高守梓的府同任满后,升迁为知府大老爷。

    说起来这一晃已是八年,高守梓的儿子已经八岁。

    高知府既有刑太监为后盾,又有楚王府支持,因此连任知府六年没被调走。在南楚府已经颇有点土皇帝的味道了。

    美中不足的是,朝廷大佬知道高知府背后的人是谁,他已经被打上阉党标签。因此,做到知府,已经是极限了。

    刑太监这条船,他既然上了,自也下不来。只是,这老太监时不时的耳提面命,让高守梓心里多少有些腻歪。

    好不容易打发走刑太监,高知府赶紧溜了。

    刑太监抓小孩的事,他自然是知道。不过,他此举也不是为了行什么恶事。

    宫中、以及各王府都需要太监,需要宫女。

    各地的监矿太监,除了本职外,也会负责采买、训练些小太监、小宫女。只是南楚府民间也算殷实,卖儿卖女的不多。

    关键太监、宫女都是伺候人的精细活,不是普通童子就行。那是要挑选些机灵、有眼色、有潜力的孩子才行。

    正规渠道买不到,刑太监偶尔遇到好苗子,便着手下先抓了再说。经过几日初步培训遴选,落选的孩子他便再遣人送回。

    若是真正的好苗子,刑太监便会与小孩的爹娘商议。或者花银子,或者仗着权势,往往都能皆大欢喜。

    要有那实在不肯的,刑太监也会放归。

    如星、如月、虎子三人经过这两、三年的培养,都有股机灵劲儿在身上,刑太监去逛灯市本就有挑几个好苗子的目的,一眼便相中了三人。

    另外那五个童子也都入了老太监法眼,自是一股脑捉了。

    若是韦小叶不来,如星、如月还好说,刑太监终究会联系韦家。若是不愿意进宫也会放归。但虎子可就不好说了,万一先“去势”再商量,那还能怎么办?

    韦小叶将几个孩子带出府衙,余氏和那些丢了孩子的人,激动落泪念佛不止。其中三个孩子出身也不低,家里不是营商就是些小官吏。

    当下众人散去,韦小叶等人也带着孩子回家。

    才到了屋,柳茵便给韦小叶跪下了,“小叶姐,都是我的疏忽,害得两个小丫头被劫走,我实在……”

    韦小叶赶紧将她扶起,“你莫多心,那些小太监都有功夫在身,你就是抱着她俩也看不住,这不是你的责任。若是她俩读书不成,不明事理,我才拿你是问。”

    余氏在旁边也红着眼圈安慰,“可是呢,柳姑娘一人看两个,我和虎子他爹,两个人看着他一个,还不是没看住?”

    柳茵虽觉得余氏说的有理,还是惭愧不已。刚将她安抚好,那四个婆子也来请罪,搞得韦小叶一个头两个大。

    无奈之下,韦小叶不得不拿出东家的款儿,吩咐众人各自去歇息,众人这才散去。

    虽然三个孩子找回来了,多少都受了些惊吓。虎子自有、韦小枫和余氏安抚,如星、如月便由韦小叶陪伴了。

    还好,那些太监也没对两个小丫头如何,不仅没有打骂,甚至还拿了不少吃食、玩具哄她们。

    这也是太监群体的古怪之处。这些人狠起来是真狠,但对小孩子又格外的温和,似乎知道自己无后,越是缺什么越是想要什么。

    也正是经历了此事,韦小叶下定决心再买两个会武的丫头,专门照看两个女儿。

    红棉还是得跟在自己身边。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韦小叶自己也要注意身边的安保。毕竟,这不是在乡下了。府城的狠人多着哩。

    此次孩子找回来了,却是损失了铁矿。原本她还想着,以后是让陆瑾瑜献给朝廷,还是自己做这事。

    结果刑太监出现,她只得顺势而为,将这铁矿交出去。

    放在她自己手里,既不好开采,又是个祸根。

    府城的元宵灯市连过十日,只是首日出了这么档子事,韦家上下都有些怕了,没人愿意再去闲逛,都老老实实呆在宅院里。

    出了二月份,铺子、工坊都陆续经营、开工。

    李信等人果然不负韦小叶的期待,过年期间也在加班加点研究玻璃,如今解决了气泡问题,已经能生产出大块的平整玻璃了。

    虽然达不到后世的超白透光,隐隐泛着绿色,却也是并无大碍,做玻璃窗算是合格了。

    韦小杉已经投入工作,从玻璃切割到窗框改造,都完成得熟练。韦小叶只是叮嘱他,要将玻璃刀藏好,任何情况下不得示人,哪怕是李信等人。

    类似的东西,李信他们也是有的,但远不如玻璃刀那般好用,最起码不崩边这一条,李信等人想了多种方法,试验过无数次都解决不了。

    韦小叶拿出了玻璃刀,只给韦小杉一人使用,就是想尽可能的做成独门生意,降低工艺技术被仿制的风险。

    韦小纤也开始上手玻璃工坊的账房工作。李信父子和几个大工匠都是识字的,还兼通些算术,以往的采购、出品、销售自有他们记录。

    如今韦小纤作帐,他们只觉轻松,并不以为意。这是因为他们之前本就是家族窑子,没人在中间捣鬼,自然也想不起做假账、虚账这些破事。

    玻璃窗有了,怎么推销是个问题。韦小杉虽做过一段时间销售,到底本质是个技术人员。问到他的想法,便只会挠头傻笑。

    李信等人就更不用提,要是他们有销售才干,之前的瓷窑也不至于赔得底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