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更是气派非凡,高耸的梁柱上绘着色彩斑斓的壁画,描绘着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
大厅内,摆放着名贵的檀木桌椅,桌椅上镶嵌着珍珠宝石,熠熠生辉。
可以说,这座临时准备的府邸,丝毫不逊色于京城中的王公贵族的宅邸,足以见得地方官为了讨好宣王,是何等的用心竭力。
柳之云等人见了宣王后,恭敬地行礼。
宣王身材高大挺拔,犹如一棵苍劲的青松,给人一种威严不可侵犯之感。
他剑眉入鬓,眉梢微微上扬,似是带着一抹与生俱来的凌厉之气。
双眸深邃如渊,幽黑的瞳孔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权谋与智慧,让人难以捉摸。
宣王坐在主位上,微微抬手示意他们起身,眼神中透着审视和探究。
“柳丞相,听闻你是为和亲之事而来?”宣王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
柳之云微微颔首,应道:“回王爷,正是。外臣受永泽皇帝之托,前来了解王爷和亲之意。”
宣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说道:“本王对曼露公主倾慕已久,愿以和亲之举结两国之好。”
柳之云直视宣王,不卑不亢地说道:“王爷此前应该知晓,外臣与曼露公主已有婚约,如今却以两国邦交为由要和亲,这不得不让人多想,还望王爷能坦诚相告。”
宣王故作惊讶道:“本王有借和亲促进两国贸易往来,共图繁荣之想。这还不够坦诚吗?再说了,你们只是订婚,又没成婚。这婚自然随时可退。”
柳之云皱眉,知宣王是不会说真实原因了,便也不再追问,而是换个说法说道:“王爷雄才大略,外臣佩服。但不知王爷对和亲的具体安排有何打算?”
宣王目光深邃,缓缓说道:“本王自会以最高规格迎娶公主,保她一生荣华富贵。”
柳之云接着道:“王爷美意,外臣定会转达。只是公主远嫁,还望王爷能多予关怀,莫让公主受了委屈。”
宣王点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柳丞相舟车劳顿,一路奔波想必已是疲惫不堪,先去休息吧。”宣王微微眯起双眸,语气温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
宣王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抬起右手,做了一个示意的动作,那修长的手指在空中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仿佛在为柳之云指引着休息的方向。
柳之云一怔,却只能行礼:“谢宣王款待,外臣告退。”
她刚才顺着宣王的话说和亲的事,并未见宣王提出其他要求,好似磐烈国边境集结军队,真的是冲着公主而去。
看来只能先住下来,多探听些消息才能知晓宣王的真正意图了。
夜色如墨,笼罩着宣王的府邸。
安逸尘身着一袭黑色的夜行衣,身姿矫健地避开巡逻的守卫,悄然潜入了宣王的书房。
书房内,宣王正独自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卷书,却并未专心阅读。听到轻微的声响,他抬头望去,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你来了。”宣王的声音低沉而平静。
安逸尘扯下面罩,露出俊朗的面容,眼中透着复杂的情绪。
“多年不见,你还是这般模样。”宣王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走向安逸尘。
安逸尘苦笑道:“世事变迁,你已贵为宣王,而我仍在江湖漂泊。”
宣王拍了拍安逸尘的肩膀,说道:“但我们的情谊从未改变。此次让我娶公主,你究竟所图为何?”
之前,那全然是为了徐婳的婚姻大事在费心筹谋,满心期盼着一切顺遂,根本不想让公主从中横插一脚,搅乱这原本看似美好的局面。
如今,则是为了竭尽全力保下柳之云身为女儿身的这一秘密,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
无论过去的从前,还是当下的此刻,他始终坚定不移,绝对不会让柳之云迎娶公主。
“自然是为了帮你稳固这王爷之位。”安逸尘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说道。
宣王听了,却不置可否。看来,安逸尘是铁了心不会告诉他其中的真正缘由了。
不过这倒也无所谓,仔细想想,迎娶公主对他而言,确实是有利无害之事。
承下安逸尘的这个人情,于他而言,也不过是顺势而为,顺水推舟罢了。
****
第二天,柳之云带着鬼头出门了,本来想叫上安逸尘,但不知道他跑哪去了,只能作罢。
柳之云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探听着,不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
从街头巷尾的闲言碎语,到商铺店家的偶尔提及,她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聪明才智,根据那些零散的只言片语,总算大致总结出了宣王在磐烈国的目前处境。
宣王自幼便因不受宠,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就被无情地派往边疆驻守,这看似是委以重任,实则是一种变相的驱逐。
谁能料到,在这几年的时光里,宣王竟凭借着自身非凡的能力和卓越的领导才华,硬是将磐烈国那危机四伏的边界管理得井井有条,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强大势力。
朝中的一些势力开始有人对宣王心生忌惮,纷纷上奏弹劾他有自立为王的重大嫌疑。
就在这极为敏感的时期,宣王突然集结军队,做出了攻打永泽的架势。
而这件事,就连磐烈国的皇帝都是在事后才知晓的。
皇帝在得知此事后,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他万万没想到宣王竟敢如此擅自行动。
然而,在愤怒的同时,皇帝也不得不开始忌惮宣王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
最后,宣王说是要请旨和亲永泽,以安两国秦晋之好。他给出的这个理由其实甚是蹩脚,明眼人都能瞧出其中的破绽。和亲之事,向来复杂,岂是这般轻易就能决定的。
然而,皇帝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选择了顺着这个台阶而下。
或许是皇帝不想在此时与宣王彻底撕破脸皮,又或许是皇帝考虑到当前的局势,认为应允此事能够暂时稳住局面。总之,皇帝准了宣王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