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不着急,一步一步来!
作者:冰冰橙汁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最新章节     
    成功了,大家庆祝!

    失败了,一切照旧,顶多就是些银子的损失。

    各个亲王的子弟眼神交汇,无声中达成了共识。

    唐朝世子直言不讳:“殿下,我们朱家宗族的未来,全看你一人了。就看信王能否带领我们顶住百官的压力,赚取金银。”

    信王苦笑,为什么最后什么事都要自己扛?

    朱以海也说:“信王千岁,孙老阁老震怒之下,必然还有后续动作,请尽早筹划,先发制人,以防李家再生变故。”

    “要知道,那朱以海是福王的儿子,虽非世子,但福王与陛下、信王血脉相连,这种关系,不可小看。”

    信王无力地翻了翻眼睛,知道自己已经被牢牢捆绑在这场权力的游戏里,除非他背负不顾骨肉亲情的骂名,与亲王决裂,否则这口“黑锅”,他是注定要背到底了。

    信王没说一句话,世子就朝着李大人发话了:

    “一件事就别麻烦两个人了,这个活儿就辛苦李大人带队,把李家上下严密关起来。”

    “千万记住,没有我王府的命令或者商税司的同意,不管是谁——就算那是阁老家的亲人,也不能随便进出。”

    李大人拱手接了命令,心里明白这回算是和阁老结下梁子,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这是我的分内工作。单个阁老的力量还不至于害怕,真正让人害怕的是那些文官之间互相包庇。”

    “只要和我们皇亲国戚沾上边的事,对错好像都由他们说了算,咱们经常是忍气吞声,哪里想到,他们竟然觉得我们朱家好欺负。”

    “现在,我们就团结起来,去跟那些颠倒是非的书生们较量较量。”

    “还请信王殿下替我们做主,给咱们皇亲宗族撑腰啊!”

    信王翻了个白眼,甩了甩袖子走了,皇亲国戚们紧跟在他后面。

    孙阁老在老仆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出来,上了一旁等候的轿子,嘴里突然吐出一口血,但心中的憋屈仿佛随着这口血一块儿释放出去,舒畅了不少。

    老仆见状吓得心惊肉跳,忧心忡忡地问:“老爷,您没事吧?”

    “没事,我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有数,还能挺得住。走吧,去皇宫,我要当面找皇上说清楚。”

    老仆担忧地看了他一眼,最终没有再多劝。跟了老爷几十年,他知道老爷那倔脾气。

    现在老爷铁了心要和那位唐王世子较劲,老仆暗地里捏了把汗,心想皇族世子哪是那么容易扳倒的。

    不过,孙承宗的想法可不一样。明朝的皇亲国戚表面上风光,其实就像笼子里的野兽。

    不仅被皇宫猜疑,还被地方官紧紧盯着,稍有差池,就可能被抓起来,甚至关到凤阳城墙里面。

    平时,哪怕出门半步,也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抓到什么把柄。

    孙阁老原本以为皇族世子不敢轻易得罪自己,谁知道这回是大意失荆州,丢脸丢大发了。

    如果不把这局面扳回来,以后还怎么面对同僚?

    个人恩怨顶多就是面子问题,但如果压不住这些皇亲,今天皇上能放纵他们征银子,明天会不会放任他们派人胡作非为?

    孙承宗老谋深算,早就看透了一切。这件事表面上是和皇亲的较量,实际上是皇权和臣权的碰撞。

    皇上想征商税,大臣们自然不想自家的钱袋子受影响,这触动了所有人的奶酪。

    孙阁老虽然理解皇上的难处,但立场不能变。

    君是君,臣是臣,作为阁老,终究还是臣子,得从臣子的角度说话,不然名声再响,在朝廷也站不住脚。

    孙阁老的轿子往前走,一路上越来越多的官员聚拢过来。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还没等孙阁老到皇宫,大臣们已经纷纷听说,有的自发,有的串通,一路跟了过来。

    如果只是阁老和皇亲的私仇,大家可能也就口头支持一下,毕竟得罪皇亲的风险要考虑。

    但这事关系到商税的征收,谁也脱不了干系,哪家没有几个做生意的亲朋好友,他们的优越生活,靠的就是这些生意往来。

    到了皇宫,孙阁老后面已经聚起了一大帮官员。

    另一边,信王朱由校带着一群皇亲国戚迎面而来。孙阁老冷冷扫了对方一眼,直接走进了皇宫。

    在众臣的注视下,信王心里苦笑,恨不得大声喊冤,说自己是替罪羊。

    但最后还是沉默不语,带着皇亲走向皇宫,哪怕被骂,也不能丢了皇家的脸面。

    “我们参见皇上!”信王一行人抢先跪下。

    另一边,孙承宗和众官员也一同低头。

    朱由校站在高台上,自言自语地对旁边的曹公说:“爱卿看,我的军队怎么样?”

    “皇上有了这样的强兵,还怕清兵不灭,天下不定?”曹公回答说。

    “你啊,总是捡好听的说。”朱由校笑道,“还不够,远远不够。”

    孙承宗在一旁暗自琢磨,十万军队还嫌不够,皇上这样养兵,花费已经是其他军营的好几倍,这样养下去,足够让大明养活五十万军队了。

    朱由校接着说:“还不够,我看,最少得有三十万,甚至是五十万,要是能有一百万大军,那就最好了。用兵的时候才发现兵少,到时候后悔可来不及。”

    这话别说孙阁老听着接受不了,连曹正淳都觉得皇上太激进了,按照皇上的这种养兵方式,大明就算不做别的任何事,恐怕也供养不起一百万大军。

    正当朱由校思路清晰,清楚知道国库空虚,不急于仓促扩大军队,他沉稳地说:

    “不着急,一步步来,先增加招募十万士兵,一半从陕西精心挑选,剩下的继续按照以前的做法,在运粮工人和拉船夫中挑选优秀的,如果人数还不够,再招一些好人家的青年来补充。”

    “遵命。”许显纯领受了命令,态度十分恭敬。

    朱由校好像刚睡醒一样,突然注意到大臣们的样子,好奇地问所有皇族亲戚和朝中大臣:

    “各位皇亲,各位爱卿,到底是什么急事,让大家这样聚在一起找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