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虽同样端坐整齐地摆好筷子与饭碗,但从他坐在桌旁起便始终保持严肃状态。
“你小子还算聪明,别这么紧张。
虽然近来我对你的看法不大好,却还没到绝食致死的地步。” 对于儿子的回答,朱元璋内心不禁涌出些许满足之情。
他的这位儿子或许有些捣蛋,时常会制造纷乱,不过其聪明才智以及果敢之躯,都颇有几分他年轻时代的身影。
作为父亲,对如此与自身形象相近的小辈,自然会抱有更多的欣赏与宠爱。
但他心里知道,当前对着朱棣的态度,不仅仅是父职,同时也是皇权的考量。
这就意味着就算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对于一个臣僚,还未真正达到满意的高度。
“你在锦衣卫的工作进行得如何?” 朱元璋重新举起筷子,但这一次的目光从头望向他的儿子朱棣。
“陛下,已有臣与徐允恭敬地发现了毛骧的动向,并已派遣队伍着手进行追踪。”尽管提及此话对于一直心无旁骛的朱棣来说略显微妙,但在这一刻,他也只能强打起精神应答。
为以防父亲更深入追究此事的起因与过程,他立刻把不幸的幸运工推上前线。
“也就是说,你们两位带领这么多锦衣卫成员,用了近一个月仍未捕获到毛骧。”
听到此处,朱元璋最终停住了手中的动作,眼中流露出些许对儿子不作为的愤慨目光。
而李景隆忽然提出的一个议题,让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中既有惊恐,同时也有一丝疑惑。
在权力格局中,虽然表面上看似他和徐达掌握着重要权柄,但李文忠领导的这支部队是直接受到皇权管控的,任何消息在传递到他手上前,总是会先进到皇室那里。
如果真要挑衅,恐怕连徐达都要被波及。
于是乎,在心中一阵抱怨之余,他便只能对着皇上下一个姿态。
\&臣有误,望陛下责罚\& 他的回答简明直接。
这个时候,明成祖也不再执着让徐达出面顶上,自己干脆后退了几步下跪认罪。
看着这个孩子般跪在他面前的姿态,朱元璋终于松了手,手中的筷子放落桌面。
但并没有即刻开口,而是等到朱棣不自觉地抬起头时方才说道:\&起身吧,你不是特意来受罚的,今天把你叫过来是有事想告诉你。
\&
当听完父亲这番话后,朱棣虽然心里并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意识自己处境并不妙时仍快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儿臣敬承帝命。
\&
面对尚未公开的信息,虽然心里没个底牌是什么,可明白现在不是谈事的朱棣,仍然表示会服从父皇命令。
在站起身的同时走向了处理日常政务的桌旁,明成祖缓缓坐下开始寻找所需的内容——一份由其长年依赖,和尚大元禅师建议整理并递送的藩王论题报告,它现在成了他的心头所急之事。
当目光扫过堆得满满的公文箱,最终取出他所要的那一份时。
对于此事朱棣反应激烈,瞳孔中透露出的是不安甚至是惊悚。
所谓册子并不是寻常文件,而是和尚建议的策略论,再由他根据建议整理并献上的奏文。
关于这份报告中,详细记录了藩王移徙的具体计划以及背后牵扯的各种问题。
突显的问题足够尖锐敏感,加之作为其中的核心人物,朱棣深知这份策略报告提交之前所承受的压力。
尽管他已经非常信任和尚提供的理由和逻辑阐述,在决定信之的基础上却无法保证皇上的同意同样如此,这源自于此前对话中的洞察。
大和尚明确告知,藩王论题报告的部分逻辑看似合乎时理,却可能因过于激进而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大明朝政生态。
(注:朱棣在文中对应的应该是朱标、明成祖对应的朱元璋,所以调整了一下名字使用以符合上下文语境)
如果姚广孝,一个深明事理的大和尚都可以理解这封奏章的深意,那么他们的至高无上的皇帝一定也能看出来这一切。
所以,在这时皇帝拿出朱棣呈上的奏章后,原本充满 ** 心理的想法顿时加剧,朱棣心跳加速。
他静静地站着,不敢呼吸,微微躬着的身体现在显得更为低伏,仿佛被一股巨力所牵制。
他的头垂得很低,不再去窥视龙座。
“这是几天前你递上来关于藩王政策的奏章。”
朱元璋双手持章,在半空中摆了几下,没有在朱棣脸上表露任何情绪之前审慎的考虑着,这让他感到更加不安。
天子的态度难以预料。
每当这种关键时刻到来时,朱棣感觉脑中寒意刺骨,即使是平时敏捷的思想也变得麻木了。
他甚至有一刻想去丢弃作为皇孙的尊贵,并飞快逃出去。
面对这一传奇 ** 的压力,朱棣感觉如临绝境,这个压力让他无法喘息。
仿佛一个不可逆转的命运之锁,深深锁在他的心间,将他整个人彻底淹没。
此时,就在朱棣几乎承受不了准备再次叩首求饶的瞬间,突然传来朱元璋与先前不同语气的声音。
“其中有一些建议相当精彩,如果真的能实施,对于我们的子子孙孙而言,将会是一大好处。”
朱元璋踏前几步,稳健的步伐逐渐走向朱棣。
听闻父皇的赞赏后,在旁流了不知多少汗水的朱棣突然感觉腰背恢复挺拔,脸上不由自主的擦拭着冒出来额头上细小的汗珠。
受到如此正面的评价让朱棣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对皇帝仁政的感受如阳光倾洒,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头。
此时他大胆地向前迈去,主动迎向了自己的父皇。
就像受到父亲认可的普通人,此时在行进中的动作流露出他的信心与光辉。
“儿郎为了帝国,自然是思考大局的关键。”
几小步后,朱棣来到了父亲身旁,恭恭敬敬的低头行礼。
之后将自己递上来的奏章小心收好,虽然最初有想要立即与父皇讨论其内容的意思,但当他意识到这不是个人随意开口的地方,奏章虽已得父亲的认可,但这其中的所有决策,都是建立在之前的决定之上。
尽管有了父皇的肯定,但朱棣深知,每个举措皆是在父皇先前做出的重大决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换句话说,这篇文章反映出的所有优势几乎是朱元璋原先没有预料到的优点。
“既然你能呈交这份文章,意味着你对即将出任领藩已有深思熟虑。
从你在文书中提及,实施策略最好先选择一块区域试验,在确保成功后再逐步在各藩推广。”
朱元璋在这句话后稍作停顿,将视线重新转向了朱棣。
\&向父皇回答,确实是这样的考虑。
我认为封王的方针关乎国策大局,任何调整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影响。
为了防止朝臣的单一诏令无意中给百姓带来不可弥补的灾害,
我个人认为应先从小范围内进行试点,验证后方能稳妥推行。
如此,若有不足,便可避免累及更多民众;
如若有效,则不至于一时之间遍及四海。”
意识到已经获得父亲信任,此时的朱棣也信心倍增。
他的话语不再如同最初那般忐忑,
一举一动间都流露出更多的气度与自恃。
“在我看来,无需劳烦旁人,我们可以直接以你现在封的燕王身份为示范。”
在过去的几周里,对于和尚胡轲来说有些清闲甚至感到些许无聊。
大和尚的到来使得之前对破庙的改建事务充满 ** 地推动着。
这段日子也是胡轲首次有机会交流的对象,这人有着跟他相当雄心的愿景。
纵使胡轲依然需要用书面语将想法逐条列出,
相比于日常通过手势沟通要流畅得多。
更何况,高僧姚广孝比其他人更为聪明,
只需要一言半字,他就明白了胡轲所要传达的含义。
于是这段时光,胡轲心中长期积郁的孤独感终于找到一些释放的空间。
同时,姚广孝安排给胡轲的任务远不止闲聊所能涵盖的范围,
这让原本已经颇为疲惫的胡轲,抄写佛经的时候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但好景不长,作为这个渔村寺庙主管的姚广孝又一次神秘失联,
如果不是济源自带小和尚身份传来的简讯,胡轲差点以为这和尚遇到不测。
济源和尚虽小但很可靠,即便名义上的主持暂时离开,
在济源主持期间,
整座寺庙的运作反而变得更加有条不紊。
每一次济源指挥他人完成工作时,胡轲甚至暗中感到,
这个有着远大理想的小徒弟,早些接管大师傅的事业是合乎时宜的。
虽然在这个小庙之中,事务按照预定的规划依然有序进行着,但由于少了姚广孝在一旁争辩取乐,胡轲对原本还略显趣味的佛经抄写任务如今只余下了乏味的本质。
另一方面,注意到济源和尚每日唯一会打扰他的事情,即问是否需要进食后便不再额外打搅的举动,胡轲决定放手一搏,给自己来场小型的假期休息。
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偶尔光临寺内的书房稍作整理外,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悠然自得地躺在自己的小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