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唐之大
作者:朱凤九   这个大唐我来救最新章节     
    三人一边闲聊,一边吃着东西。

    霍子玉吃了一颗松子,感觉跟后世吃的松子味道差不多,不禁感叹起古代生活来。

    在古代,尤其是明朝中期以前,我们中国人饮食是很寡淡的,菜单上的食物也远远没有如今丰盛。

    首先说他们正在吃的坚果,后世炒制焦酥咸香的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在古代都是没有的,因为西瓜、南瓜与葵花都是明朝中后期才传入中国,跟玉米、土豆、红薯、花生进入中国的时间差不多,而后世非常普遍喜欢嗑的葵花籽,更是到了民国之后才开始在中国人之中普及。

    霍子玉这个郁闷啊,在大唐就没什么好吃的,各种瓜子、花生都没有,由于土豆没有传入中国,所以连薯条都没得吃,这让霍子玉近些日子一直盼望杨良瑶赶紧去美洲,早点把各种好吃的带回来!

    说起杨良瑶,霍子玉就觉得很有意思,杨良瑶这个人低调的可怕,从不抛头露面。虽然知道他住在宫里,但从未见到他出来过,哪怕是在上次大朝会,杨良瑶都没出现。

    霍子玉觉得有必要抽时间询问一下杨良瑶动身启航的事情,于是问贾兰笙道:“兰笙妹子,你对杨良瑶杨爷爷了解多少?”

    贾兰笙闻言道:“杨爷爷呀,我觉得他是一个既冷酷又温柔的人。”

    霍子玉与薛涛闻言,面面相觑,贾兰笙见状解释道:“嗯。。。怎么说呢,我说不好,我是听师父说过他的一些事,然后结合我自己对他的印象,所以才这么觉得。

    杨爷爷这个人,我听师父说,他文武双全,做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他曾带兵平定不少叛乱,出手狠辣,但是他对爷爷和师父、还有我却很好,每次他出远门回来都给我带好吃的、好玩的,还会跟我讲很多有趣的事情。”

    霍子玉听贾兰笙说完,就彻底明白了她的意思,杨良瑶自从师父安金满死后,就几乎封闭了自己,也只有在跟师兄弟等几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敞开心扉。

    “我听师父说,杨爷爷要么在外出差办事,要么就来我家,其他时候都在宫里独处,几乎从不抛头露面,跟朝里的大臣、皇亲国戚也保持距离,所有人都说他是一个冷漠、冷酷、说话刻薄、脾气古怪的人。”贾兰笙继续说道。

    “嗯,我也听陛下说过,杨爷爷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陛下也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所以从不怀疑他结党,很多重要的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去办。”霍子玉道。

    薛涛闻言点头道:“其实这样挺好的,帝心难测,加上跟其他国家打交道多,更容易引起猜疑,所以还是低调些好。”

    “不过师父说,杨爷爷其实也不喜欢陛下。”贾兰笙小声说道。

    霍子玉闻言,心下自然明白为什么,毕竟相比较于贾耽与陆羽,杨良瑶更加的纯粹,他不辞辛苦的出使其他国家,完全是因为他想验证他恩师安金满世界地图的正确性,虽然表面看来对大唐有利,但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他刻意在保持着与大唐朝廷的距离。

    霍子玉笑道:“杨爷爷正是因为看起来跟谁都不亲,所以陛下才不猜疑他,至于跟相爷亲近,那也是师兄弟的亲,几十年来和相爷一样从不站队结党,也因此,表面看来跟所有人都不亲,却能得到所有人信任。”

    “现在还不是站你这边了?”薛涛笑道。

    “哈哈哈,其实杨爷爷是有自己原则的一个人,他一直在践行心目中的路线和真理,看起来是跟我站一起,其实是因为我们路线暂时一致罢了,”霍子玉笑道:“就像陛下说的,‘与其说他是为朕和朝廷办差,不如说是他在为自己办差,朕对他说的话,还不如贾相爷对他说话来的有用’!”

    “能容得下杨老先生这样一个人,可见陛下是一个有容人之量的君主!”薛涛叹道。

    霍子玉笑道:“是啊,不过何止陛下,我大唐开国以来的帝王其实都还算宽厚,大唐之‘大’不在‘疆域之大’,而在于‘大肚能容各色人才之大’!”

    薛涛闻言拍手叫好道:“‘大唐之大’不在‘疆域之大’,而在于‘大肚能容各色人才之大’,此处应该有掌声!”

    “子玉哥说得好好呀,回去我一定要跟爷爷说说!”贾兰笙也拍手叫好道。

    “哈哈哈,你们这么夸,我会骄傲的!”霍子玉开了句玩笑,然后正色道:“其实一个国家能强大,靠的是所有人的努力,这就注定需要国家有巨大的包容力,容得下各种脾气秉性的人才,也容得下各种批评与质疑。

    不仅国家如此,小到我们每个人,再到学术研究,哪个不是在各种批评、质疑、思辨中改进和进步的呢,对吧?”

    “这倒是,”薛涛道:“如果一个人不允许任何人质疑,那她\/他已经超越神了,因为连神仙甚至老天爷都会被人批评、质疑或者谩骂呢。”

    “那当然,别说个人了,我们大唐朝廷也是如此啊,”霍子玉笑道:“你看我们朝廷,有御史台,专门挑国家和百官的刺;长安城每座坊都有专门的留言板,还有笔墨伺候着,让人留言批评坊里或者朝廷有什么做得好的或者不好的。”

    “嘻嘻,不过很多事,好像就算大家写了也没用,”贾兰笙笑着说:“好多问题朝廷六部还是没有改。”

    “咯咯,这倒是,”薛涛也掩齿笑了起来:“不过我觉得,很多问题要改进,是需要花费很大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没有及时改,倒也可以理解。”

    “嗯,你们说的是,不过有一点不容忽视。”霍子玉道。

    “哪一点?”贾兰笙问道。

    “嘿嘿,就是好在百姓还能有机会、有地方可以写下来对朝廷的批评与建议,而且写了也不会被动辄追究责任,”霍子玉先是嘿嘿一笑,然后肃然道:“如果未来,大唐百姓有苦难言、有话不敢说,或者连说句实话、真话、质疑的话都会被抓起来,那才是真的可怕。”

    “那就真的是像古人说的‘国人莫不敢言,道路以目’了!”薛涛点头道。

    “嘻嘻,幸亏我们是大唐,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贾兰笙笑道:“陛下早年被言官们骂过可不止一次,都没杀他们,也没贬官,反而赏赐了银两和绸缎。”

    霍子玉点头道:“嘿嘿嘿,那是,陛下之前跟我聊天的时候说过,他早年可是颇有些荒唐懒惰,被那帮御史骂惨了!

    有个御史在大殿上堵着路不让他走,非逼他说清楚为什么非要私收节度使的孝敬银子,唾沫星子喷了陛下一身,哈哈哈,不过陛下不仅没生气,事后还赏了那个人几十匹绢,不过被那人拒绝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