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个困惑。”
“这些所谓星球为什么能漂浮在虚空,而不掉下去呢?”
“若是我等立身之所也是一个圆球,那底部的事物是如何依附于地面的?”
刘焯化身好奇宝宝,开始向宇文衍提问。
小皇帝为其讲述了一下万有引力和重力。
很多深奥的物理,力学的知识他也解释不清。
把自己记忆里知道的说了一下之后算是蒙混过关。
让他有兴趣的话自己去研究。
“刘爱卿,朕找你是希望能确立一套利用日月星辰来定位以及指引方向的法门……”
宇文衍随即把浮水罗盘,过洋牵星术,牵星板的相关信息说了出来。
这个原理很简单。
就是利用北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和高度,来确定当前的所在位置。
刘焯一听就明白其中原理。
当然,这样的定位导航技术还需要配合相对精准的海图。
加上经验丰富的船长,才能在汪洋大海中航行。
而且。
一般也是靠近海岸线航行,降低海上迷航的风险。
宇文衍后世记忆中有着比较详尽的海图。
包括一些重要地点的经纬度他也记得清清楚楚。
“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把这过洋牵星术研究出来!”
刘焯一脸激奋,似乎找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
“莫急,你再看看这个!”
宇文衍说着拿起案桌上一个简陋的木制地球仪。
指着上面密密麻麻地线条。
给他讲解了一下赤道、两极、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等一些地理概念。
“每个经纬线交叉点,都对应一个经纬度,测定数值后,就是一个精准的地理位置……”
“这样便能更为精准地确定当下所在的方位了。”
宇文衍说完。
把地球仪塞到刘焯手上,便没再说话。
刘焯看着手上的玩意,目光炯炯地盯着小皇帝,露出狂热的崇拜之色。
宇文衍被他盯得心里直发毛。
连忙赏赐了两个番邦小娘子。
让其赶快回去招募人员,组建天文馆,开展研究。
刘焯被皇帝赶出宫,却是心情舒畅。
他有种要起飞的感觉,恨不得苍海一声笑,仰天一长啸。
这么重要的事情,皇帝没有找负责天文历法的太史局。
却是交给了他这个不得志的小虾米,让其甚感皇恩浩荡。
刘焯离开后。
宇文衍也是搓着双手,在殿内来回踱步。
有了这个过洋牵星术,大周的海船便能漂洋过海,远赴海外。
而且。
大周天文学测定本初子午线后,由自己来规定这条0度经线。
有了精准经纬度,不但能够用于出海定位导航。
也能绘制出更为精细的地图来。
扬州的造船厂已经着手开建。
小皇帝打造海上舰队的计划迈出了第一步。
綦毋怀文的灌钢法,以及高炉炼铁也在扬州有了分号。
虽然还不能打造纯铁甲船,但试着用一些钢材也是可以的。
比如,船舰的龙骨就可以用钢材和木头配合使用,加强骨架的强度。
舰首或是船舰表层也可用钢板加固。
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的建造草图,宇文衍也已经绘制出来,并送往了扬州。
小皇帝不求他们马上就建造那种庞大的宝船。
但可以按照其构造制作小型一些的船舰。
主要是锤炼技术,积累经验,同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
春播农忙过后。
各州郡军府进行每年夏训。
在军府都尉和左右果毅都尉地率领下。
由经过新军基地特训的二十名教官负责基础训练。
相应的战术训练则由三名主副官指导进行。
农忙间隙期。
不仅是练兵之时,也是其他各行各业大力发展之时。
当下的很多手工业者,同时也是均田制下的自耕农。
不像后来的有些朝代,把各行各业严格划分出来。
农民只管种田,铁匠则专业打铁,纺线织布的就负责纺织……
父业子承,代代相传,把天下百姓从事的行业给定得死死的。
在民族大融合的南北朝时期,思想和社会环境相对开放。
包括唐朝,在安史之乱前,整个社会都是开放包容的。
宇文衍认为愚民是最为拙劣的统治方法。
但却为很多王朝所采用。
历史上。
唐王朝之所以能称为盛世大唐,相对开放的统治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
朝廷鼓励商品贸易,肯定会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小皇帝和朝中大佬商议后,颁布诏书。
重视百工技艺,鼓励民间进行各种发明创造。
凡改进或发明相关工具器械,提升生产效率者,皆有重赏。
百姓的智慧有若汪洋大海。
一旦激发出来,成绩定然会光彩夺目。
社会的整体发展不是由少部分精英阶层决定。
而是需要占大多数的底层百姓共同努力推动。
……
宇文衍从冶铸作坊的军器小组调派了十几个人,送到火器研究庄园。
他准备让他们试着研制——火铳。
火铳是火药的初级应用,也是相对简单的一种火器。
这些工匠由一个叫苏玄的中年人负责。
苏玄,襄州人氏,自小痴迷各种军械器具,成年后接触道家。
对于道家炼丹之术颇有兴趣。
正是因为如此,小皇帝才选择他来负责火铳的研发。
当宇文衍让其见识了一番火药的威力后,苏玄惊心骇目,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是怎么也想不到。
毫不起眼的黑灰色粉末,竟能爆发出如此骇人的威力。
小皇帝告诉他,这是火药。
随后把火铳的图纸展开,和他讲解击发原理。
苏玄越听眼神越亮。
痴迷军器的他立马就能想到此种火器的优势。
当下的战争当中,远程打击最为常见的就是弓箭。
但是一名优秀的弓箭手需要经过勤修苦练才能保证一定的准度。
而且发射箭矢,极为消耗体力。
火铳只需轻轻扣动扳机就能击发。
宇文衍心里很清楚。
火铳用于战争的话,不论是准度、威力,还是弹药装填,都有着致命的缺陷。
而且还受天气影响。
一旦遇上雨天,几近于废,根本派不上用场。
小皇帝也不是想把火铳打造成战场利器。
只是用它来作个引子,把火器的概念提出来。
有了开头。
后续的枪械,火炮等火器就能顺理成章地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