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卖酒
作者:木十   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最新章节     
    “是。”

    “你母亲幼时性格内向,并不喜舞枪弄棍,只是后来,张家人一个个都没能从战场回家,整个将军府只剩你外祖,我和你母亲三人。”

    “先皇之所以看上你母亲,也是因为她在街上救了一个被流氓欺辱的女子。”

    京中女子无不文静秀气,八岁就跟着他后面习武的妹妹,比那些女子更耀眼。

    张景彦到现在也没想通,当初是不是就不该逼着妹妹习武的。

    这样,也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

    可要是如今坐在龙椅上的人不是敏儿,镇国将军府还会在吗?

    历朝历代都说,后宫不得干政。

    可宫中后院与前朝往往都是密不可分的。

    “舅舅,母亲肯定不会后悔进宫了。”

    不然,张家护不住我,我也护不住你。

    元敏在心中想着,要是母亲没在战场身亡,他可能也坐不上如今的位置。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是啊,她不后悔,后悔的是我。”

    “好了,不说这些,给你的方子收益如何?”

    京中世家的银子,可能比敏儿这个做皇帝的库房都要充裕。

    “很好,舅舅您跟我来。”敏儿看舅舅吃完了,就带着他往御书房走。

    里面藏着一本他的私账。

    “从二月份开始,大司农那边就陆续采摘了不少新鲜的果蔬。”

    皇帝在京中也是有不少铺子的,加上算在皇后嫁妆里的,米粮铺子就有三个。

    专门卖果蔬的杂货铺有两家。

    “到目前为止,已经收上来三万两白银了。”

    “大司农手中能动用种菜的地,不超过三百亩吧?”

    能卖这么多的银子?

    “舅舅,这些新鲜菜对于京中世家来说,可遇而不可求。”

    “新鲜的生菜,韭黄能卖到百十文一斤。”

    元敏原先并没有关心过吃食这一处,这次买菜,才知道,原来京中的这些人,过的日子,可比他这个做皇帝的滋润多了。

    张景彦看了一页账本:“再加上采买的从中扣下点,这些菜卖出去实际在一百五十文了。”

    “敏儿,你知道,这些菜在边关卖多少铜板吗?”

    “二十文?”

    元敏出生就在皇宫,长到这么大,还未出过京都。

    “五至六个铜板。”

    “这么少?”元敏站在博古架下翻找上面的东西。

    “舅舅,帮我拿一下最上面的那本厚厚的书。”

    “这个?”张景彦伸手,轻松地将书拿了下来。

    元敏接过,将书的封面打开,露出中空的腹部。

    里面放了一大摞的银票。

    “舅舅,这些都给你。”

    “十一说起永业有暗探来了,我这心中总觉得不踏实,您拿着这些银子,充做军需。”

    “如今的户部侍郎是太傅的人,您也知道,太傅守旧了些,国库的银子是要留给百姓的。”

    元敏说起这事,笑的就有些牵强了。

    太傅这几年,似乎变了些。

    “敏儿,守不住上谷关,百姓有银子,也没甚用处。”

    张景彦皱着眉,元敏此人,其他都好,就是对乌宏义总是无条件的心软。

    也不怪敏儿。

    先皇不是个长情的,因着对妹妹的几分愧疚,在她死后,就立了敏儿为太子。

    自他懂事起,陪伴他最多的就是乌宏义这个太子太傅。

    “舅舅,今日看您在朝堂上,似是对乌家有所不满,为何?”

    元敏私下里,并不希望亲舅舅和太傅闹的不快。

    “非是此事。”

    “实是如今住在将军府的那位男子,让我放心不下。”

    “他...是我从永业手中救下的人,去年年底,不知出于何种缘故,安青她娘到广临郡找到我,让我救他。”

    “甚至不惜以安青作为要挟。”

    “有这事?”元敏将银票都塞在张景彦的手中,重新将书放回了原处。

    坐在案桌前,看堆的三尺高的奏折。

    “舅舅,您坐下说话。”

    “敏儿,永业如今掌管人数最多军队的那个将军也姓金,长的跟乌太傅口中的这位远房亲戚,有七成的相似。”

    元敏拿起批红毛笔,一个字还未写下,就停住了。

    猛地抬头看向了自家舅舅。

    “您是说,这个人是永业的人?”

    “敏儿,此事不妨你自己去查。”

    “来喜!”

    外面很快就传来了脚步声。

    来喜公公跪在地上:“圣上,老奴在。”

    “你去传大理寺少卿过来。”

    “老奴遵旨。”

    元敏看了一眼站在阴影处的十一,此事不宜影卫出手。

    “敏儿,时辰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好,舅舅近日要是空闲,多来宫中看看吧。”

    “自然,许久不见,敏儿看着长高了不少。”

    元敏摸了摸头,皇后昨日也说他看着高了些。

    “啊,对了,舅舅,那个酒,我们新酿出来的酒,第一道酒,酒香精纯,就留在了太医院中,第二道酒香浓郁,我在京中有两个酒坊,在那边寄卖,一斤酒一两银子。”

    “账本我分开记了,在这里。”

    元敏从镇纸压着的下面抽出一本册子,张景彦接过,直接翻到了最后的记录。

    “八万两?”还是去除了买高粱这些酿酒原料之后的价钱。

    “最近新出的一批,还没到收账的时期,所以应该差不多十万两了。”

    “能抵上不少的军需了。”

    张景彦知道酿酒是个好买卖,可也没料到能挣这么多。

    ......

    下晌,张景彦回到将军府,没有再往后院走。

    张伯站在将军府的门口等着他。

    “张伯,在前院安排一个屋子给我住吧,后院我暂时不过去了。”

    “是,老奴知道了。”

    张伯直了直腰,盯着后院的眼神不善。

    那一家子人,倒是赶着他家将军一退再退了。

    吩咐完,张景彦就去了书房,有了敏儿给的三万两白银,可以再囤积不少粮食了。

    想着,摊开纸张,开始给若娘写信。

    今日听了敏儿的话,他才想明白,这些世家根本不在意花了多少钱财,在他们那些人眼中,吃的饱和吃的好,完全是两码事。

    他不妨利用一下这件事,从他们的荷包中,多掏点银钱出来。

    另外就是跟若娘说一下,王添才和赵红秀那边的事情。

    若娘收到这封信,是在十日后。

    五月初的清晨,暖风拂面,厚重的棉袄脱了,换上了轻薄的衣裳。

    若娘接过石英递过来的信,躺在竹椅上看。

    她的腿一直没有动静,大丫每日都会给她按上几炷香的时辰,割去的烂肉已经重新长了出来,疤痕盘节,每每看的大丫忍不住擦泪。

    反而是若娘一脸淡然,总能笑着安慰她。

    老三做了个二人抬的竹椅,她现在想去哪里,都是几个儿子轮流抬着去的。

    她准备让老四领着她去山上看看。

    云家后面的这一片山头的红契她已经拿到了。

    山上梯田那一块刚刚插完秧。

    其他地方,是她让老二和老三,在周边收过来的各色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