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后,90后,你关心的事咱们一起来探讨
作者:飘流瓶之大西北   生活,生下来,活下去最新章节     
    最近众所周知的一项重大政策改变,按时间算来算去,其实影响最大的就是80后。

    80后这一代有多惨?集中体现在一点,就是改革开放后每一次时代巨变,80后都很“荣幸”地处于风口浪尖。

    可以说,每个80后的一生,都是一部“后改革开放史”。

    教育方面的惨,我自己也是80后,对这一代人的境遇,首要的感受就是来自教育方面的变化。

    在我小学的时候,义务教育还是要收费的,但80后很不走运地排在了义务教育收费的最后队列,几乎刚好在我们这代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就全面实施免学杂费政策了。

    小学的学杂费,在家家户户都还在为温饱而努力的90年代,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我记得那时候每年开学,妈妈都要看着新的学杂费清单,抱怨几句。再加上书本费,每年开学,父母都要承受一些不大不小的经济压力。

    到了高中,80后就更成了时代变化的“弄潮儿”。高二开始,究竟要不要搞文理分科的争议就开始疯传。有时候说要全部统一成文理大综合,过几天又突然变了,说不分了。

    很多人为此而严重打乱了备考的节奏。说文理不分的时候,有科目偏重的学生就很焦虑,文科生赶紧把数理化也搞起来了;说又要分科的时候,又有另外一些人开始焦虑。大家就这样被来回折腾了几乎有一年,才最终盖棺定论——还是要分文理科。

    这种消耗,让80后一代的高考焦虑格外严重。

    到了真正高考的时候也惨,那几年高考人数陡然暴增(因为85年左右的婴儿潮),竞争突然变得空前激烈。同样的成绩水平,从一本到落到二本的人一大堆,我班上很多常年苦学的学生,最后只能录取到大专,很多人也因此而被改变了命运。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又轮到了教育产业化。不仅大学开始收学费,以前的工作包分配也没了。

    那时候老家亲戚老人每次问我,毕业后能分配到哪里,我都得反复解释:咱这一代开始,不分配了,得自己找工作!

    然而,hard模式其实才刚刚开始。

    职业方面的惨,迷茫的大学,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但各方面还很迷乱的阶段,也不像现在这样网络资讯发达。因此80后普遍未能在大学里接触到真正的社会信息,很多人处于“象牙塔”状态。

    刚毕业的大学生们,瞬间卷入了那个时代的狂潮,找工作都是跌跌撞撞。然而还没把情况整明白,08年金融危机来了。

    那一轮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实打实的,在各种数据曲线中,我们都能看到08年到09年有一个深坑。所以那一年的就业市场,就是寒冬。

    “找工作难”这个话题似乎也是在那一年开始被媒体提及,从此以后进入主流视野。很多人的工作都是误打误撞,幸好当时外企正在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很多企业也发展迅猛,一些有才能的80后还是找到了不错的出路,但他们依然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在普通的私企拼搏,无论收入还是福利都一般。

    还有大量没继续念书的80后,去长三角、珠三角进了电子厂或者找机会打工。也有一些人自己做生意,不断起起伏伏。

    无论如何,这代人终于有工作了,但在职业之路上,80后依然惨——他们是被职场pUA最惨的一代。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反pUA”一说,单位领导就是天。80后们也是比较老实、规矩的一代,只能接受老板和领导们无尽的折腾。加班也就算了,占用周末汇报工作之类都是常态,还要不断接受领导画饼,饭局上还要经常喝到不省人事以显示忠诚。

    可以说,80后就是心甘情愿被pUA的一代,直到90尤其00后开始“整顿职场”的时候,80后才幡然醒悟——我他妈当年怎么那么老实?

    关键是,工资还不高。80后进入职场那会儿,中国人收入水平普遍非常低,劳动法距离现在的执行程度都差得远,即便在江浙沪的富裕城市,工资只有两千多也是常态。

    这一切还没完,80后在职场上的惨,现在又来了一轮儿——35岁以上裁员,大家可以算算裁的主要是哪一代。

    被领导pUA那么多年,卖了命工作,好容易人到中年混出点名堂,又要去送外卖了。

    80后不仅没有享受时代的红利,恰恰相反,他们就是那个“人口红利”。

    经济方面的惨,80后的童年,都不太好过。那时候中国还穷,所有很多80后都经历过营养不良。那个年代只能保证人刚刚吃饱,其他方面的需求满足,还差得很远。

    中国人真正日子好起来,到2000年以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了。

    所以80后平均身高远不如后面几代,毕竟小时候能喝上牛奶、吃上鸡蛋的,都算生活条件很好的了。

    还有一批不幸的80后,他们的父母恰好碰上了下岗潮……其中悲伤的故事无数,很多80后都有着相应的凄凉回忆。

    离开学校闯荡社会以后的80后,终于开始挣钱了,这时候是不是经济条件就好起来了?并没有,因为房价从2009年开始涨了。80后的惨就在于,他们刚开始挣钱的时候,房价也刚好开始暴涨。影响他们的不仅是买房,还有租房。那时候在江浙沪的富裕城市,工资两千多是常态,但合租一间卧室往往就得七八百。

    买房?那时候上百万一套的房子就已经到处都是了,两千多工资的人只能干瞪眼。

    很多刚开始工作的80后,经济独立所带来的愉悦还没机会享受,就已经开始感受到如山的压力。

    不仅房价,物价也是从80后走上社会之后开始猛涨的。一碗盖浇饭、一碗面,很快就从七八块涨到了十几块。工资涨幅总也赶不上物价涨幅,房价更是坐着火箭上了天。

    如果不是中国有掏空六个钱包买房的文化,绝大多数人是买不起房的;也幸亏有这个文化,高房价才得已被承接;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文化,中国人的消费力被迅速耗尽,产生了现在内需不足的问题。

    80后,就在这个“房价过山车”上感受了一把刺激。现在房价下行,还有多少80后呆在过山车上,继续感受着颠簸的刺激?

    那些在北上广深买了高价房子的,主力其实恰好就是80后。

    因为,他们好不容易才在快40岁的时候完成了初步的财富积累,换了昂贵的好房子。

    房价下行,他们首当其冲,也是最惨的一批。

    就更不要说,还有多少当了爹妈的80后为孩子承受着学区房的压力。

    为什么最惨的偏偏是80后?时代的巨变,呈现一种波浪式的周期。80后很不幸的在于,红利浪潮的顶峰他们并没有享受(改革开放之初那些真正占有了红利的人),时代变化的负面效应,他们承担的却最多。

    究其根源,是因为经济结构改革、社会改革,一般都要在“人口红利”最旺盛的阶段进行,因为人口红利作为蓄水池可以容纳改革的负面效应。在顶层视角中,看到的是这个逻辑,所以他们选择的重大变化节点,往往是“人口红利”最旺盛的时候。

    当我们在谈论“人口红利”这个词的时候,其实谈论的是两种人:80后,还有他们的爹妈。

    他们的爹妈,是农民工的主力、铁饭碗被改革者的主力;他们自己,则是私企打工者、电子厂工人的主力。

    “人口红利”,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说的。站在个人的角度,这个词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翻译为“代价”。

    这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改革开放初期婴儿潮的一份子,刚好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也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又到了一个重大变化的时间节点。展望未来,80后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大家这两天关注新闻的人有没有注意到,希望躺平的我们能抓住一个机会,希望看到此文能对你有所启发。

    这两天,最高层,国务院、网信办、证监会和央行,高规格地提前在9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推出了一揽子经济开放政策。

    力度非常大,给人感觉就像我们经历了三年疫情,突然有一天,14亿人,全国3000多个县市全部开放了。

    这样的消息一出,A股市场反应疯了,股票每天涨停飘红。

    现在的经济开放政策,可以说是近期少有的亮点,也是给大家信心的地方。

    第一个政策让我印象深刻,用直白的话说,就是给老百姓发钱。

    以前我们经常羡慕澳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给民众发钱,而中国没有这样做。但现在新政策是要给民生补助,特别是乡村贫困户发钱,补助4.5万亿。如果分给1亿人,每人能拿到4500元。

    这个力度大不大啊。以往政府发什么优惠券消费券,比如你买一万的电器,才给你便宜100块,这些都是舍本求末,刺激不到消费经济的。

    只有直接发钱,对刺激经济更有效。

    当然,年底会有实质性的结果,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的工资标准。

    第二个政策是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

    这是跟随美国降息的步伐。现在,只要你从银行贷款,利息就会降低。

    大家也知道,现在有多少个企业,在银行借钱,一旦降息,受益的企业,可能数以百万、千万计。这对经济的刺激力度,非常大。

    第三个政策是为了救房地产市场。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调到15%,不再分所谓的首套房二套房。各种的房产的限制,一线城市可能都会取消限购,意思就是要全面放开,这对买房的人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还有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你想,全国有1.3亿人拥有房产,如果利率下降,大家的购房成本,是不是少了。

    第四个金融政策,几乎是对过去的政策,倒转过来。

    大家知道,以前,为了降低风险,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不管你是做什么,从银行拿到的贷款,只能用于生产,被禁止用于炒股。

    特别是有明确的红线,银行的资金,不能进入股市。

    但现在,对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银行贷款的资金只准用于股市,这是一个从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变。

    而且,“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

    这个力度是不是很大啊!

    我说的可是够明白了,简单的语言来解释了,不讲那些专业术语,老百姓也听不懂。

    而且,接下来,有消息也传出来,有新的降税政策出台。

    力度有多大,虽然这个还没公布,但是既然消息传出来了,引起了大家关注。预计这些政策,将对经济产生大影响。

    1、企业所得税:有可能会从25%降低到20%。

    这意味着,对年利润较高的大公司来说,它们的税负将会减轻。

    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能会从目前的每月4000元,上升到8000元。

    这意味着,月薪8,000元以下的人群,不用交个人所得税了。

    3、中小企业税收优惠:

    对于年收入不超过50万元的中小企业,税率可能会从5%,大幅降低到0.5%,这基本上等同于免税,

    只要就交一点就行了,完全不交税,也是不行的。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更何况啊,还有无风险的1500亿元国债资金,大力的去发

    这些降税措施,如果实施,市场活力又会被激发,企业和个人的财务压力也会减轻,老百姓开始过上好日子。

    所以,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正能量的,利好的消息。

    我一直在强调,尽管我是学经济学的,但我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也是古人的智慧:

    那就是经济政策,无非就是放或收的问题。

    现在的经济,正在下滑,14亿人都感受到了。尽管我们不能公开说,必须畅想中国经济的光明。

    但是实际上,每个老百姓都知道,现在的经济是下滑的,是不好的。

    当然,我们相关领导或国家层面、政策层面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你看,现在的政策力度,下猛药,彻底放开,把经济搞活。

    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放一点点。

    今年是出了很多政策,比如支持民营经济、各个城市取消限购买房、发消费券,以及推以旧换新的政策,但这些力度都太小了。

    所以,现在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要放开就彻底放开,只有彻底放开,经济才会好转。

    躺平的创业者,可以动一动了,第一次实事求是的承认,中国经济出了问题,要救,也有具体措施(三中全会,反而大家要抓住,此次经济复苏的机会,转瞬即逝,可以出来做做事,做做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