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寻找卖家
作者:村头落魄人   张红军从1975开始最新章节     
    菜很快上来,葛大炮睁大眼睛说:“军哥,这果然能吃完。”

    粤菜讲究精细,只有鲁菜四分之一,比东北更少。

    如果点鲁菜一盘大盘鸡,加一个菠菜拌鸡蛋皮。两个人能吃到撑,还有剩余。

    这六道菜,鲜,香,清,脆,还有用胡萝卜,白萝卜,雕成各种花样与香芹点缀盘边,赏心悦目。

    葛大炮坐在桌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精美粤菜。他的脸上露出一种既惊讶又不知所措的表情,就像一个土包子突然置身于繁华都市的高级餐厅中。他犹豫不决地拿起筷子,似乎不知道该从哪道菜开始下手。他的手指紧张地颤抖着,生怕自己的举动会引起别人的嘲笑。看着眼前精致的摆盘和诱人的香味,流着口水。

    张红军看葛大炮样子笑道:“吃粤菜,讲究先喝汤润润胃,再吃其他菜,喝着花雕。可惜今天没有老火汤。先来这江东豆腐。”

    葛大炮道:“军哥,你怎么知道南方这边菜。”

    张红军:“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来喝一杯。”

    张红军心道,前世在考古研究所当临时工时,有个便宜师父姓江。在旧社会时卖古董的,就是广东人,正儿八经是广州府人。不但会吃,还会做。

    张红军也是好吃之人,跟江老头蹭吃蹭喝,还学会几道有名粤菜。

    二人风卷残云吃完六道菜,干完两瓶花雕。

    葛大炮道:“菜不错,就这酒没有二窝头有劲。

    这花雕不是浙江人喝吗,怎么广东这边也喝。”

    张红军道:“越是好菜酒非是陈酿不可,如我们京城谭家菜更是不能烈酒,必须用花雕,才能吃出菜味道与品味。”

    “说得好,小同志是个有品味的人。我们广东人一般喝的酒度数比较低,或是米酒。配我们粤菜是相彰益善。

    但真正吃家,吃这粤菜配花雕,才是正确吃法。没有一定文化沉淀,都不知道这样吃法。”

    说话是一位胖乎乎五十多岁小老头,身着这个年代少有的唐装,花白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浑身散发一股儒雅气质,有后世搞书画大师气范。

    这个年代一个小老头能吃成胖乎乎不是干部就是厨子。

    张红军站起身子,躬身拱手道:“老先生,小子有礼了。小子姓张,老先生贵姓。”行的礼是建国前文人稽首礼。

    这个小老头咦了一声,微微点头还了半礼拱手道:小友高姓呀,客气了,免贵老朽姓姚。”

    这姚老头说张红军姓为高姓,是有原因,相传玉皇大帝一个分下界修行百世,就是姓张,曰百忍。于是姓张与王皇大帝是同姓本家,又称为百忍堂。是高高在上的姓,称之为高姓。

    张红军知道花花轿人抬人接着说:“姚先生真正贵姓古姓,黄帝一系失敬失敬。”

    凡是姓氏带有女字上古时就有,如这姚姓,姬姓,姜姓,嬴,姒等。

    黄帝就是姓姚名重华。《山海经》有记载。也有说姓公孙名轩辕。

    这姚老头听了张红军话对其更是好感。让儿媳妇上茶,与张红军聊了起来。

    福建,广东人是人泡水,就是一天到晚端着茶杯喝茶。再忙碌,生活再拮据也要喝茶。

    所以这边茶点也是十分丰富。

    姚老头与张红军越说越投机。从美食菜系讲各地风俗典故,还有江湖趣事。

    原来姚老头祖上是书香门第,家中殷实也曾留过洋。抗战期间回国散尽家财抗过日。建国后急流勇退。看上五十多岁实际上六十多岁。

    在那特殊风暴十年中倒也安然无事。

    颇好美食让自己儿子拜在粤菜大家安长福门下。

    开了这小饭馆,只有熟人或是熟人介绍才招待,有后世会员制私房菜模样。也许后世私房菜那种操作模式跟人学习。

    姚老头问道:“张小友这次有何贵干?公事就不要说了。”

    张红军道:“半公半私。”

    姚老头好奇道:“此话怎讲。”

    张红军道:“公事是帮大队买机器设备,私事也是给自己买机器设备。”

    看姚老头一脸不解,说了自己与大队合股搞了香皂厂的事。

    姚老头道:“没有想到关外人民思想如此先进,居然会搞这样合作形式。如果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这样搞,国家何愁不富不强。

    国之幸,国人之幸。”

    张红军闻言对姚老头肃然起敬,到底是留过洋,有如此眼光,有如此经济头脑。

    姚老头感慨片刻道:“可有门路。”

    张红军道:“不瞒姚老先生,刚下火车,没有找到门路。也只是想来到这里碰碰运气。”

    姚老头道:“换了别人,我也不多事。我有一个同学在建国前就跑到香江,搞了个贸易公司。也许能搞到这些机器设备,只是平时我也不与他联系。

    偶尔有事联系,也是找他哥哥,通过他哥哥传信。

    今天与张小友投机,正好天即将黑了。我那朋友这时也要出摊,走到他摊位上,找他。”

    张红军也随着站起身子说:“嫂子结账,多少钱。”

    姚老头道:“拿什么钱,下次再说。”

    姚老头儿媳妇一听脸顿时就黑了。心想自己这个老公爹,这少爷脾气又来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平时玩些古董,写写画画。不问世事,每月就是纸墨就是花销不小。

    遇到一些朋友还请客吃饭,若不是这饭铺生意好,全家早就喝西北风了。

    张红军两世为人,怎么不知道这些人情世故,再说了也不差这点钱。急忙说:“姚老先生万万不能,再商言商,行规不能坏了。姚大嫂多少钱,该多少就多少,小弟这是公干,可以报销。”

    姚大嫂闻言大喜:“张同志,我这也是小本经营,给点成本价就行。十五块。”

    张红军一听愣了,这么便宜,在后世十五元钱连一盘白灼菜心也吃不到。

    是真的拿成本价,还是这个年代人民币购买力是很强。

    张红军拿出二十块钱递了过去道:“姚大嫂,不要找剩下的是小费。”

    小费在西方是十分流行,有人说是西方人绅士风度。我们是与他们学的,这话是胡吊扯。

    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小费之说,叫赏钱。一直传到建国前。

    建国后费除了,说是封建资本主义行为当费除。于是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礼节。

    所以说老祖宗有的行为或礼节也不一定是糟粕。开放后国人经济上去了,礼仪却下来了。

    有人不顾有人否,在路边任意大小便,甚至是一些女同志。完全不顾有礼街道古训。

    张红军也不再与姚大嫂客气,拉着姚老头同葛大炮出门。

    姚老头带着张红军葛大炮去找他那个朋友。

    路程也不远,穿过两条街来到,木材公司后面一块空地。

    这时天已黑空地上三三两两摆着摊位,卖什么都有。与北方或内地鸽子市相差无几。

    有几个摊位已经点亮了气死灯,星星点点远远望去如同鬼火飘飘。所以有人称之为鬼市。

    姚老头来到一个卖古董地摊前道:“老板可有钧窑瓷器。”

    摊主抬头看是姚老头没好气道:“是你这老小子,还有一件龙袍送给你,敢穿吗?吃饱撑了,寻开心了。滚。老子有钧窑瓷器,还在这里喝西北风。”

    钧窑自古以来就有片瓷十两金之说,越演越烈,有家财万贯不及均瓷一片。由此可见均窑瓷器珍贵,并不是人们所说在这个年代,三瓜两枣就能买珍贵稀有古董。纯属是人们演义。

    张红军看眼前这个小老头,差点泪目了。

    这不是自己前世那个便宜师父冮兆天江老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