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租车2
作者:啊,生活   抗日,奉天兵工厂武器设计师最新章节     
    “租……租车?”

    牛村长有些愣神,这么贵的东西是能租的?有人会租那么贵的东西吗?

    李秦武点头道:“是的,租车!工厂未来的新政策,拉货自行车每个月8铜圆,小三轮车11铜圆,大三轮车车14铜圆,黄包车……”

    李秦武把租车价格都说了,这个价格并不高,按照巨龙钢铁厂的工资,每个月工人们能得到500铜圆,花费8铜圆租车勉强可以接受,可这也只是勉强罢了,对于节俭了上千年的百姓来说,花费珍贵的工资投资自行车真的值得吗。

    “这……李主任,这个……”

    牛村长没想到谈出了这个结果,他其实希望工厂增加劳模名额,俗称白嫖。

    “李……主人,8个铜圆一个人,恐怕愿意租车的人不会多啊!”

    李秦武预判到了他的这种想法,继续拿出他的下一板斧。

    “牛村长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以后想租车的个体需要在我厂留档,要身世清白,在附近农村有屋舍田地,还要有村长这种德高望重的人担保,以免有人把车租了就不还。”

    李秦武顿了顿,喝了口茶,确认牛村长听懂了继续说:“除此以外,留下的档案还会记录个体租了多久的车,花费了多少钱,等到他们租车费用够买车后,那么从此以后,这辆车就彻底属于他了。”

    这下牛村长眼睛瞪大了。

    “您的意思是,先租车给我们用,租车费用也算买车钱,租车费用积攒到30大洋,这车就算卖给我们的?”

    李秦武点头。

    “对!而且假如你租了10年车,积攒了10个大洋的租车费,这时你有钱了,想把车购买下来,这租车费也可以当买车钱。

    另外,租车过程中,只要不是故意损坏车辆,所有磨损都是工厂承担,而且租的车要是不好使,随时可以来工厂修或换,想买新车了,也是直接调新车。”

    牛村长听的脑瓜子嗡嗡的,如果租车费用可以积攒,以后可以用来买车,那这就相当有性价比了!

    “李……李主任,我可以回去和村民们商量商量吗?”

    “嗯,当然可以,咱们工人想租车的话就不用那么多担保了,哦对了,要是有工人租了车,年底工厂会发福利,会在租车档案上加上50铜圆的租车费用,相当于加快你们的买车速度,这玩意各位还可以私下转让,和后勤报一下就行了。”

    牛村长的呼吸又急促了几分,这相当于过年工厂发半个大洋的补助呀!

    牛厂长从李秦武绘图室出来,牛家村的工人立马围上来。

    “走,先去食堂,边吃边说!”

    现在正好午休时间,牛村长带着工人们去工厂食堂吃饭,不过往日可口的饭菜并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有人都抬着饭盒围着牛村长。

    牛村长把李秦武说的租车政策告诉众人,尤其是租车费可以用来买断自行车的事。

    这下工人们开始计算起来,有的人还到食堂外面的草地上找石子木棍,用自己才看得懂的土办法算数。

    租车费用一个月8铜圆,租满一年就是96铜圆,加上工厂每年往存档上加的50铜圆,一年就是146铜圆。

    以工人身份买一辆车要2600个铜圆,那就要攒17年!

    所有人都动心了,17年对现代人来说可能太久,可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对于中国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来说,17年可以努力!

    百姓们对私有财产是狂热的,这从几千年百姓们对土地,牛,住房的狂热就能看得出来,他们希望有自己的小家,过自己的小生活,为此,努力几十年,十几年,甚至是几代人都甘之如饴!

    花17年购置自行车,还是先用后买,完全可以接受……吗?

    精打细算后,不少人决定把自行车放入未来生活的投资,也有不少人觉得每个月花8个铜圆买自行车划不来,这玩意除了让人羡慕外有什么用?还不如好好干活当劳模白嫖工厂的车。

    但是最多的人处在犹豫中,主要是花费8个铜圆买一个不知道干什么用的车,和别人都有自己却没有的想法在拉扯,另外就是早点租车建档,就能享受到厂里的租车补助,那可是50个铜圆啊!

    这群村民相当纠结,在工厂灰扑扑的草地上薅头发。

    这时,叮铃叮铃的清脆声音响起,众工人齐刷刷抬头,就看到牛二骑着三轮车,车兜里拉着满满当当的蔬菜,轻快的走在工厂的硬化地面上。

    一个工人见牛二车兜里装了那么多菜,心中一动,大声朝牛二喊:“牛二叔!今天拉菜这么早啊!”

    牛二以前给工厂拉菜要跑四趟,早上两次,做中午饭用,中午两次,做下午饭用,小独轮车拉的菜就这么多,就是要多跑一次,老费劲了。

    牛二笑呵呵回道:“哎,这车可方便了,拉的货多,以后我一天跑两次就行了,而且这车走的快,比独轮车省力多了,不和你们说了,回去我要骑车拉孙女去城里看病,走了啊。”

    叮铃叮铃。

    牛二蹬着三轮车进了食堂,众工人的眼睛一直锁在他和他的三轮车上,直到他消失在食堂里。

    “这……貌似拉点东西去城里卖,办点事还挺方便哈……”

    不知是谁嘟囔了这么句,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也让自行车在众人心头的分量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