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基本环节(3)
作者:望月铃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最新章节     
    b.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

    可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沙门菌病、结核病等,其传播媒介主要是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传染源的分泌物、排出物和患病动物尸体污染了饲料、牧草、饲槽、水源、水槽、水桶等,或由某些污染的管理用具、车船、圈舍等辗转污染了饲料、饮水而传给易感动物。

    因此,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和饮水的污染,对饲料仓库、饲料加工厂、圈舍、牧地、水源、有关人员和用具应定期、及时做好消毒和卫生管理。

    c.经污染的土壤传播:

    随患病动物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一起落入土壤而能在其中生存很久的病原微生物称为土壤性病原微生物。

    它们所引起的传染病有炭疽、气肿疽、破伤风、恶性水肿、猪丹毒等。

    此类传染病中除猪丹毒外,其他几种病的病原都是芽胞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都较强,当易感动物与其接触后即可引起感染。

    因此应特别注意患病动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体以及尸体的处理,防止病原体落入土壤,形成难以清除的疫源地。

    d.经媒介者传播:

    媒介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节肢动物:

    此类媒介主要是虻、蠓、蚊、蝇、蜱、虱、螨和蚤等。

    其传播主要是机械性的,它们通过在病、健动物间的刺螫吸血而散播病原体。

    亦有少数是生物性传播,即某些病原体(如立克次体)在感染动物前,必须先在一定种类的节肢动物(如某种蝉)体内通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才能致病。

    虻类主要分布于森林、沼泽和草原地带,在温暖季节最为活跃;整蝇通常生活在圈舍附近。

    它们都是吸血昆虫,可以传播炭疽、气肿疽、土拉杆菌病、马传染性贫血等。

    蚊能在短时间内将病原体转移到很远的地方去,可以传播各种脑炎和猪丹毒等。

    库蠓可以传播蓝舌病和非洲马瘟等。

    家蝇虽不吸血,但活动于动物体与排泄物、分泌物、尸体、饲料之间,在传播消化道传染病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蜱、虱、螨和蚤等属于体表寄生虫,广泛存在于圈舍和动物体表,并可在不同个体之间活动,从而造成疫病传播。

    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的传播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本身对病原体有易感性,受感染后作为传染源再传染给家养动物。

    如狐、狼、吸血蝙蝠等传播狂犬病;鼠类传播沙门菌病;野鸭传播鸭瘟等。

    另一类是本身对该病原体无易感性,但可机械的传播疾病,

    如乌鸦啄食炭疽患病动物尸体后随粪便排出炭杆菌的芽胞;鼠类可机械地传播猪瘟和口蹄疫等。

    人类:

    饲养人员、兽医、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外来人员等如不注意遵守防疫卫生制度,消毒不严格,可将头部、手、衣服、鞋底及携带的物品或工具上污染的病原体传播给健康动物。

    人也可成为某些人兽共患病(如口蹄疫、结核病等)的传染源,因此传染病患者不允许管理动物。

    人土授精用的精液、胚胎移植用的卵胚以及注射用的各类血液制品等引起的传染病传播也属于水平传播的范畴。

    病原体侵入易感动物的途径很多,而且以多种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感染动物。

    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注意区分。

    前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必须通过的场所、路径,它包括了传播媒介,是具体的、客观的、特指的和物化的;

    后者(传播方式)是指病原体通过各种传播路径进入动物机体时所采取的形式,如直接和间接、横向和纵向、水平和垂直、机械性和生物性等,它是抽象化的、人们主观归纳的、泛指的和非物化的。

    但两者同时又有密切联系,因为无论哪种传播方式都要通过特定的传播途径表现出来,

    例如垂直传播需要卵子、精子、胎盘和产道等途径才能实现,

    而水平传播则可以通过除此以外的所有其他途径来实现;

    所有的间接传播方式都是以传播媒介为载体的,都需要传播媒介的参与。

    在描述传播时往往把方式和途径联合使用,例如可以说:

    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媒介)经呼吸道(途径)间接(方式)传播的。

    (三)动物群体的易感性

    1.易感性和易感动物

    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称易感性。

    有易感性的动物称易感动物。

    易感性是抵抗力的反面,指动物对于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

    动物群体的易感性是指一个动物群体作为整体对某种病原体的易感染程度。

    动物群体中易感个体所占的百分率,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以及疫病的严重程度。

    2.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

    动物易感性的高低虽与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有关,但主要还是由动物的遗传特征、特异免疫状态等因素决定的。

    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饲料、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等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动物群体的易感性和病原体的传播。

    (1)动物群体的内在因素: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于同一种病原体表现的临床反应有很大的差异,例如鸡不感染猪瘟,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某一种病原体也可能使多种动物感染,但却引起不同的表现,例如流感病毒。

    不同品系的动物对传染病抵抗力有遗传性差别,有些是抗病育种的结果。

    例如通过选种培育而成的白来航鸡对雏鸡白痢的抵抗力增强。

    又如水貂阿留申病,遗传因素的影响特别明 一显,大多数品系的水貂易感,但病死率最高的是蓝色水貂。

    (2)外界因素:

    各种饲养管理因素包括饲料质量、圈舍卫生、粪便处理、拥挤、饥饿及隔离检疫等都是影响动物易感性的重要因素。

    (3)特异性免疫状态:

    传染病发生后,能否造成流行、流行强度和持续时间如何,除与病原特性和外部因素有关以外,还与动物群体中易感动物所占的比例有关。

    主的种类一般当动物群体中有80%及其以上的动物有特异性免疫力时,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可能只出现少数散发的病例。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规模化养殖场免疫预防时尽管并非100%的易感动物都接种了疫苗,或群体免疫后也并非所有动物都产生了坚强的免疫力,但整个动物群体仍能受到免疫保护。

    特异性免疫水平高的动物,其后代可从初乳或卵黄中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使幼龄动物在出生后1个月内具有较强的免疫力。

    当一批新的易感动物被引入一个动物群体时,动物群体原有免疫力的平均水平就会降低以至可能发生新的流行。

    在一次流行之后,免疫力低下的动物死亡,或耐过后获得了特异免疫力,结果使动物群体的整体免疫力提高,从而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发生该种传染病。

    但随时间推移动物群体整体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加之幼龄动物的出生,易感动物的比例逐步增加,当遇到病原体侵袭时可再次发生新的流行。

    此外,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动物群体中有抵抗力的个体数,而且也与动物群体中个体间接触的频率有关,因此平时应注意饲养密度并做好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