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怎么也没想到,她26年来第一次任性,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她现在唯一庆幸的,是这些事情都还没发生,她还有机会。
小林用手抚了抚胸口,试图以此来缓解自己过于震惊的情绪。
看过沈艺瑾直播那么多次,小林不敢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这些事情现在还没发生,沈艺瑾算得不一定准,非不信邪按照自己的原计划去实施。
要是她爸妈真出事了,到时候她后悔都没地方哭。
“那我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小林心揪起来,生怕听见沈艺瑾再说出什么她无法接受的事情。
可沈艺瑾真开口说话了,她才发现爱你,自己竟然听不见沈艺瑾的声音。
小林不擅长看人口型猜测内容,她现在耳鸣得厉害,只能听见脑袋里那种好似夏天蝉在鸣叫的声音,沈艺瑾说的话她是一个字都没听见。
关键时刻掉链子,小林急得直跺脚,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
好在沈艺瑾很快注意到小林的不对劲,通过浅显易懂的手势告诉小林不要着急。
沈艺瑾点开小林的头像,给她发去私信。
【众生渡:你要循序渐进,别一上来就跟他们说你要辞职,先给他们做几天心理准备,把利弊得失都想清楚了,跟他们讲明白。找个时间跟你父母好好谈谈吧,他们不想让你裸辞也是为了你好,你们坐在一起好好说,总会讲明白的。】
小林心里仍有顾虑:“可是我跟他们讲清楚了,他们同意我裸辞出去散心了,不还是会担心我吗?他们担心我以后过得不好,不是一样有可能心悸猝死吗?”
小林觉得沈艺瑾说的这个方法是治标不治本,可能说开了他父母会稍微减少对她的担心,但是时间长了,她要是旅游回来了没找到工作,一样会有出意外的风险。
而且她担心父母的安危,也不敢出远门了。
万一她在外面玩的时候爸妈突然出事了,她在外地都没法及时赶回来。
但是真要按照爸妈的意思,不辞职就这么硬耗着考公,她又真的坚持不下去。
不说考公,光这耗人心力的破班,她就已经一天都不想上了。
【众生渡: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因为你这次出去旅游,就会遇上你的机缘。这个机缘会让你找到工作,吃上铁饭碗的。】
看到沈艺瑾发的这段话,小林有一瞬间的迷茫,过了会才想起来,自己来找沈艺瑾是来算她什么时候能考公上岸的。
之前沈艺瑾提到的让她在36岁考公上岸的特殊情况,原来还跟旅游散心有关。
知道父母不会在她出去旅游的过程中出事后,小林稍稍松了口气,耳鸣的症状也有所缓解。
“是什么样的机缘?主播可以详细跟我讲讲吗?”怕提前知道自己未来的机缘会改变她之后的命运,再把本来能到手的机缘给丢了,小林纠结着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好。
沈艺瑾并没让小林纠结太久,她点头回答小林的问题:“这个可以说,你就算知道了机缘是什么,你的选择也不会改变,所以不会影响后续事情的发生。”
“这次出去旅游,你把26年里做过攻略的地方都游玩了一遍,在准备返程的路上,因为天气原因,被迫在景区附近的酒店里停留了二十来天。在那里,你认识了一个朋友,她让你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走上了一条你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从那之后,你和这位朋友成立了一个基金会,资助贫困地区建立希望中学,也为生态修复和城市流浪猫狗救助等做出了一份贡献。后面的八年里,你帮助了很多人,尽管你每天依旧很忙,要到处奔波,但是你过得很快乐。”
小林听沈艺瑾的描述,怀疑她说的人不是自己。
她根本想象不到,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会成为沈艺瑾描述里的厉害人物。
帮助了很多人,还救助了城市里的流浪猫狗,甚至为生态修复做出贡献……这真是她一个连研究生都没考上的人能做到的事情吗?
她真的有这样的实力吗?
小林不太自信,她要真有这么厉害,也不会找不到工作了。
而且,如果她在基金会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36岁的时候又为什么会考公上岸?
“主播,你说的这个人,真的是我吗?”小林很想相信沈艺瑾,但她总觉得沈艺瑾口中的那个自己不真实。
沈艺瑾看到小林复杂而生动的面部表情,不用算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她温柔地笑了笑:“当然是你,不过不是现在的你,而是未来的你。”
在旅行过程中,经历的事情多了,见过了更多的风景,遇到了更多的人,小林的心境也跟着发生了转变。
等小林阅历上来了,她跟朋友成立基金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沈艺瑾不打算说得更细了,如果提前知道未来的一切事情,人生会变得无趣。
对未来时刻保持期待,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沈艺瑾把话题说回到小林考公上岸:“如果可以,你会一直在基金会工作下去。但是常年奔波让你身上多了许多毛病,比如阴雨天腿会觉得隐隐作痛。所以你渐渐从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又重新拾起了考公。35岁是最后一次机会,很可惜,那次面试只差一点就能通过了。
上天给你开了个小玩笑,在你正好过36岁生日的那天,你原本面试的岗位临时空缺出一个名额,不看年龄,你是最适合的候选人。”
听到这,小林不自觉屏住呼吸。
考公上岸是她现在的目标,她很想知道,在年龄超出范围的情况下,她后来是怎么被补录上的。
沈艺瑾:“刚才我就说过,你帮助了很多人。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就有人在你报考岗位的单位工作。他知道你一直很想吃上铁饭碗,所以把你的事情写到信里,和同样被你救助过的人联名上书,希望能再给你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