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高达的用意是好的。
高达此举亦是良策。
有兵在手,腰板就硬,回旋余地就大。
高达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打败吴世勋保存兵力,如若不能最小吃掉吴世勋的兵马,他则宁愿避战保存实力。
以便可以随时给他的主人高世藩以兵马援助。
不得不说,高达不论是用兵,亦或是对整个局势的分析和把握是相当不错的。
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良将。
但,也只能是个良将而已。
他不知道的是。
只要他高达只要在魏郡一日,便算是落入了安阳与郭奉嘉的计策中了。
不论是进攻还是对峙,便是被吴世勋给拖住了,他的家主,高世藩兵力分散,便不敢轻举妄动,如此,安阳谋划的其他几路战场便没有后顾之忧,可全力谋取胜利。
话说回来,如若高达选择不守魏郡,果断前往清河郡与高世藩合兵一处,则,还是正中安阳和郭奉嘉下怀:
只要高达与高世藩合兵,魏郡被燕军攻占,便相当于五路战场的一路取得胜利!
如此,吴世勋既可乘势攻入赵郡,与赵无忌南北两路,夹击高世藩在赵郡的两万兵马…
又可以紧跟高达后面,兵锋直指清河郡内,与安阳遥相呼应,一西一东夹击高世藩、高达。
这便是安阳和郭奉嘉谋略的厉害之处:陷在魏郡与退出魏郡,都将落入算计。
算是半个阳谋!
届时,高世藩更加被动!
就算他高世藩带着几万大军在清河郡与安阳大战,也将处于劣势。
因为,高世藩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安阳的主力几万兵马。
而是,要么是吴世勋的万余兵马在后,要么是吴世勋与赵无忌合兵后的兵马在后。
这便是高达想不到的…
或许,他想到了,但,无可奈何。
毕竟保存兵力是当下最优的办法,至少与他的少主高世藩日后合兵,兵马多了,底气就足,机会也就大很多…
当然,如果高世藩和高达破釜沉舟,在魏郡、清河郡、赵郡几路战场不顾伤亡,猛烈发起攻势,压着燕军打,或许局面将会另外一个样子。
但高达敢赌吗?
高氏赵郡战场的统兵将领敢赌吗?
可以肯定,他们不敢。
不管高达如何考虑,魏郡战场后面算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但,渤州其他战场,可就是如火如荼!
…
“杀!”
渤州,高阳郡内,燕水,清河渠北岸。
两军兵马厮杀将起。
燕水,为蓟水分渠,自蓟州燕郡而下,向南流经清河郡,汇入中原穆朝第一河,湟河。
湟河,为中原第一河,主流自凉州,过朔、宁、云、中州,而后自渤州中阳郡、渤海郡流入渤海。
而燕水,自燕郡经清河郡,汇入湟河后,又分渠一支流入渤州高阳郡。
严格来说,高阳郡内段的已经不能称之为燕水,当地百姓更愿意称之为,清河渠。
此时,清河郡厮杀的两军正是:
章季率领的青阳军和暂领的两营振武军,与王羡之的兵马。
王羡之收到高阳郡遭到安阳分兵的攻击后,果断中断了与高世藩联军准备围堵清河郡安阳主力的计划,下令撤军回师,准备截住攻入高阳郡的兵马。
终于在燕水清河渠北岸,截住了攻城掠地攻占了三城,士气高昂,准备深入高阳郡腹地的章季。
王羡之兵马的领兵之人是,大将洪义。
与高达齐名,同样是王高两氏此前的四上将之一的将领。
能与四上将中另外一位将领,穆朝开国老将邱毅齐名的,洪义的能力不会差!
京城血夜一战,王高二氏虽败退,但麾下将领,除身死道消的余则外,其他三人都有不俗的战绩。
洪义凭借一卫一万余兵马硬生生堵住了在京城营中的两卫兵马,虽两卫兵马中有反叛助他,但洪义的能力却非一般!
在前锋兵马拦截住了章季的兵马后,洪义谨慎停住脚步,下令全军戒备休整。
连续多日的急行军,兵马很是疲惫,需要稍作休整,整顿兵马战阵。
洪义料定,章季的兵马连日攻城拔寨同样疲惫,断然不敢以少主动发起进攻。
事实也是如此。
章季发现王羡之的兵马赶到后,果断后撤二十里,稍作休整,整顿兵马!
双方很是默契的休整了一日。
翌日清晨,洪义率先发起了进攻。
于是,清河渠北岸的大战就爆发!
燕军,一万六余。
青阳军与整合成两营的振武军出发之时,两万兵马,连日攻城拔寨死伤三千余。
洪义兵马,三万余。
兵马几乎是燕军两倍。
饶是如此,洪义却没有小觑对面的燕军,中年将领的洪义从底层爬起来,是个有该谨慎便谨慎,该血战有血勇的人。
他见识过新定北军,如今燕军的厉害。
以弱军,两年的时间,几乎都是与北苍大战起家,且对战北苍无一败绩,到如今。
在京城之时,他就见识到了。
他不会自大的认为他的只有万余老卒的三万兵马,能稳压燕军!
对于燕军,王羡之和麾下将领重点关注过,对面的旗帜“青阳”与“振武”二字说明是燕军的青阳军和振武军。
振武军虽是新组建的,但青阳军他是听过的,攻蓟州的战绩可见其军的战力不俗!
而这个斩杀北苍呼延菩萨的燕军主将章季,此前虽籍籍无名,蓟州一战,让他知道了这个人,想必也是个不简单的人。
反观他麾下兵马。
主公王羡之由秘密训练的四万兵马短时间内扩充至十来万,除整体留下一万精兵单独成军后,剩下的三万由他、邱毅各领一万,剩下的一万兵马则放在了渤海郡。
但毕竟是短时间扩充起来的,新兵较多,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且,说的不好听点,就拿这长时间秘密训练四万兵马来说,却也是外强中干。
也仅仅只有少数兵马在剿匪中见过血,镇压第五氏经历战阵的兵马却被主公留在了身边中阳郡。
但在他看来,就算这些兵马经历过战阵,但在他看来,岂是逢战能胜北苍的燕军对手。
而,他带领的一万“老卒”,更是糟糕,没有经历过战阵洗礼,没有见血。
说白了,就是训练时间长的“新兵”。
远不如他从京城带回的经历过战斗,见过血的千余老兵,虽然,是败回的。
由此。
洪义思索一晚后,便打定主意,全军全力压上,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大战之初之时,他便将目光瞄准了麾下为数不多的骑兵。
用骑兵为先锋锋矢,一万“老卒”为攻阵主力,全力直取燕军章季的中军。
剩余两万新兵则为侧翼,督战队压阵,保证不乱不退即可,为主攻牵制敌燕军的兵力,保证主攻一战而破。
如此一战之后,他的三万兵马便算是见过血,算是离老卒近了一步。
洪义的思虑和用兵是好的,但结果却是出乎他的意料…
…
想了想,不能每场战斗都写战争厮杀细节,多少有些千篇一律,偶尔穿插一些就可以,当然有些特定的场景,就一定会写。
还是要多写战争厮杀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