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老臣出山
作者:老子到来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最新章节     
    “至于刘爱卿,你身上的担子恐怕会最重,你儿子刘少聪之前做中书省行走;

    只有三年多。”

    “又离开朝堂三年,如今想执掌中书省恐怕要费不少力气;

    因此你也要执掌中书省宰相的位置。”

    “不过,你年事已高不用上朝,具体事情让你儿子和本王的儿子商量着处理;

    如果他们都拿不定主意,回来乾园找你商议,到时候恐怕还需要刘爱卿出把力。”

    “至于刘爱卿的儿子刘少聪,就暂时任吏部尚书的位置吧。”

    刘墉苦涩的一笑,心里叹息一声:

    “自己的儿子当年也就是个正四品官员,现在直接干到从一品;

    还是吏部尚书的位置,可见大清真的没有人用了。”

    想到这里,刘墉连忙说道:

    “太上王放心,微臣和犬子一定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乾隆这个时候才松了一口气,转身看向纪晓岚说道:

    “纪晓岚,你干了几十年的左都御史;

    你二儿子纪汝传曾经为大清的右副都御史,跟着你这么多年,相信他可以撑的起都察院吧。”

    纪晓岚苦涩的一笑:

    “都察院的工作没有中书省那么繁琐,也没有军队那么难驾驭;

    但是太上王您想过没有,都察院门口那块依法治国的大牌匾真要擦亮了,得死多少人。”

    “何况,此事恐怕要徐徐图之。”

    “毕竟现在这群官员几乎全员贪污,我们不能都杀了吧;

    都杀了,朝廷还如何运行。”

    “恐怕只能慢慢来,首先解决掉那些不听话的、还有特大贪污犯;

    花上五年时间,一年解决两成,然后,让大清科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大量招生。”

    “最起码一年至少三千人,否则跟不上朝廷需求。”

    “还有,京城的会试,每年都要选拔德才兼备的学子上来,只有储备足够多的人才;

    才能换掉这群祸国殃民的玩意。”

    “这一次杀掉的贪官,至少要万人以上,如果都诛九族恐怕得杀几百万人;

    这可不是小事。”

    “恐怕贪墨百万两银子以下的官员,要对他们降级处罚,诛灭他们全家即可。”

    乾隆听到纪晓岚的话,脸色凝重的说道:

    “本王还有几天时间,会把这些事情帮你们解决掉;

    今天晚上,本王会安排人送过来朝服,你们明天都安排上早朝吧。”

    就这样,乾隆一行人离开了乾园。

    刘墉看到乾隆离开的背影,苦涩的一笑说道:

    “太上王,早知如今何必当初;

    如今我们都老了啊。”

    “哪怕我们都帮衬着孩子们,他们能执掌这偌大的朝局吗?”

    “毕竟,五年之内要杀掉九成以上的官员,这群人恐怕不会让我们把天翻过来。”

    当天晚上,宫里就把朝服送了过来。

    此刻,皇宫内,乾隆一脸凝重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嘉庆说道:

    “永焱,是不是感觉朝政推行不下去?”

    大清王嘉庆苦笑一声说道:

    “父王,现在朝廷上除了户部尚书傅恒还算听话,维护王权;

    其余的官员基本上抱成一团。”

    “这段时间,儿臣处理一个大兴的县令竟然都处理不了,竟然有几十名朝廷官员联名保他;

    还说这个官员一直勤政爱民,只是犯了一个小错而已。”

    “父王,你个县令当街杀了三个人啊;

    这在那群官员的眼里,只是犯了一点小错。”

    “后来,儿臣查明这个叫李泽成的县令,是礼部尚书李少府的儿子。”

    “这群官员为了巴结李泽成的老子,官官相护;

    竟然直接喊着赔二百两银子,把这李泽成罢官了事。”

    “现在,朝中过半的官员都支持这个方案,二十天了,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此事。”

    乾隆听完自己儿子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永焱,这是父王当年施政出了大问题,才导致的结果,朝中的这些官员除了傅恒的户部;

    和兵部的官员,剩余的官员恐怕早就烂干净了。”

    “父王已经去了乾园,让阿桂、刘墉、纪晓岚他们重新出山;

    拨乱反正,还大清一片朗朗乾坤。”

    “不过,他们毕竟年事已高,只能在背后出谋划策,具体施政的是他们的儿子;

    你心里要有个数。”

    嘉庆听到乾隆的话,眼睛猛的一亮,连忙说道:

    “那是自然,当年他们的儿子已经做到四品官,他们这些年没有掺合朝堂的贪墨风;

    完全可以接替他们父辈的位置,儿臣终于不至于无人可用了。”

    “毕竟,傅大人一个人在朝中,目前也是孤掌难鸣。”

    “不过父王,这么多官员全都是贪官,此事该如何解决,总不能全杀了吧;

    真要这么干大清朝廷都要停摆了,并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储备官员。”

    “并且国子监那群儒生,这几年还没补缺就学会了贪墨;

    这种候补官员,也没有用啊。”

    乾隆看到自己儿子的担心,连忙说道:

    “永焱,这个你无需担心,大清科学院的政治经济学已经开课三年;

    讲的就是家国天下、依法治国的东西。”

    “三年毕业的学子估计有八百人,不过未来这个政治经济学院要扩大;

    大概只有五百人可以调出来,安排到各地去做官。”

    “足以支撑,今年短缺的官员。”

    嘉庆听到这里才放下了心,看着乾隆郑重的说道:

    “儿臣不孝,让父王操心了。”

    “父王,儿臣一定会振兴大清,再现盛世。”

    乾隆苦笑一声说道:

    “永焱,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治理贪官,安抚百姓;

    河北已经出现,百姓没粮食果腹。”

    “河南境内已经出现易子而食的事情,还有山东出现了几十万人的大暴乱。”

    “父王已经请秦始王紧急调动粮食,让他在山东赈灾;

    但是我们大清也要派钦差大臣去山东,协助解决山东的暴民。”

    “山东从巡抚、知府,到下面的知县,只要在暴乱地区的,必须全部换掉;

    诛灭他们的九族,以他们的脑袋和紧急调拨过来的粮食,平息掉暴乱。”

    “还有,河南、河北,这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