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司马昱,下面是我的一些基本信息
姓名:司马昱
性别:男
职业:皇帝 公爵
出生:公元320年
死亡:公元372年9月12日
做皇帝时间:372年1月6日-372年9月12日
出生地:丹阳郡建康县(今天的江苏南京)
主要成就:无
我是东晋的第八位皇帝,刚刚司马奕说让我上来说,其实我是真不想进入这个皇帝圈子,因为太没意思了,本来我搞搞文学,做个文艺青年挺好的。非被恒温这个挨千刀的给拉过来做什么劳什子皇帝,算了不抱怨了,按照规矩我还是从头开始说说我吧。
我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小儿子,晋明帝司马绍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我老妈是郑夫人也就是简文宣太后郑阿春,后面轮到各位皇后上场的话,我老妈也 因为我而拥有了这样的机会。
我小时候表现的一直很聪明,所以我老爸也相当喜欢我,当时的着名的学者郭璞曾经说我是振兴东晋朝廷的不二人选。但是我们司马家啊,我越研究历史越心寒,第一自私,什么只想到自己,没有家国情怀,第二残忍对待自己的骨肉兄弟那是杀起来比杀路边不认识的人要心狠的多,第三短命看看这些皇帝们就知道了,没几个长寿的了,所以司马奕说他算是老寿星我还是真认可。所以啊我研究后,为了活命,为了也能做个司马家的长寿星,我决定清心寡欲了。于是我也走上了和司马丕类似的道路,就是玄学,只不过他炼丹,我不炼丹,就这区别。
公元322年2月,我老爸封我为琅琊王,其实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东晋的司马家族好像都有个规律就是琅琊王都是未来能当上皇帝的,我老爸东晋的开创者就是琅琊王起步,所以到东晋做皇帝的,好像之前都被封过琅琊王,不相信你们可以翻翻之前的皇帝的生平。我好像有点啰嗦了言归正传,继续说说我自己。
公元326年,我妈妈郑阿春去世了,当时我只有7岁,看到母亲躺在那一动不动,内心是充满了悲伤,想到永远也见不到妈妈了,是越想越伤心,于是就请求当时的皇帝司马衍让我为母亲守孝,晋成帝司马衍最后同意了,于是改封我为会稽王,并封我为散骑常侍
公元334年,朝廷开始慢慢重用我,封我为右将军,加封我为侍中。
公元340年,又将我升官做了抚军将军兼职秘书监。
公元345年,当时晋穆帝司马聃年轻,就让他的外公入朝辅政,他外公到了后,史部尚书刘遐等劝他外公说:我德行显着,一直很有声望,你要是把国家大政方针交给他,能让东晋重新振兴,未尝不是一件美谈。这里我确实要好好表扬表扬褚裒,确实还是有点家国情怀的,比之前的那些个舅舅强多了,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无所不用其极。褚裒也就是司马聃的外公于是就直接推辞做国家的辅政大臣,返回自己的藩镇去了,然后他的女儿褚太后就封我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当时同时任命的辅政大臣还有何充,当时司马聃的舅舅庾爰之势力还是很强大的,于是何充就想让桓温来抗衡庾爰之。但是丹阳尹刘惔却认为桓温有谋反的状态,要防备,所以跑过来和我说不要让桓温占据有利地形,也不要对他的封赏过高,要一会压他一会赏他,但是我呢是抱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且他也是我司马家的姑爷,在怎么也不会过分的,偶尔耍耍小脾气也很正常,所以就没有同意丹阳尹的建议,然后他又建议我自己领兵去长江上游镇守,这样桓温即使有什么动作,也能给有机会征服他。我想想也没同意,想想我是国家的辅政大臣,我远离朝堂,到时候一帮小人在皇上和太后耳朵边唠叨点啥,我是吃不了兜着走。于是我还是没有听,然后丹阳尹又和我说,不行就让他代替我钱去上游带兵镇守,我当时还怀疑他,我心里想,你这拐弯抹角的这才是你的目的吧,你说桓温是个奸臣,恐怕你才会最终想要拥有兵权吧,不管怎么说桓温是我的亲戚,你是啥,要反你反的更有可能啊。所以也是没同意。于是桓温也在我的同意下被授予安西将军。
公元346年,何充去世了,辅政大臣也就剩余我一个人了,于是褚太后就下令我总理朝政,成为事实上皇帝,名义上的大臣。
公元347年,桓温灭掉巴蜀的成汉政权,名声大振,这时候我才慢慢意识到丹阳尹的话可能是对的,桓温确实有点镇不住了。所以我就想到要找人来抗衡,最后经人推荐,扬州刺史殷浩能力相当出众,我就把他引入朝廷,希望他能够有能力与桓温抗衡。同时我也引入很多我在会稽的时候认识的人以及和我有相同爱好的一些玄学人士进入中央权力机构来共同抗衡桓温。我最大的失误只是想到在朝政上去抗衡,却没有想到在军事上去抗衡,丹阳尹其实是从军事上劝我去抗衡,那时候没有你们现在的觉悟,对军事势力的认识严重不足,所以有句话就叫好心难劝该死的鬼,看这样我就是那个该死的鬼。
公元352年1月13日,桓温多次申请北伐,其实也是我担心他功劳更大,功高震主,到时候更加管不住他了。我没有允许,他竟然没有经过同意,直接将军队四五万人带走跑到武昌去了,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是非常的震惊,抚军司马高崧就以我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去责问桓温为何私自带兵外出,桓温没有做什么解释,也许是他自己觉得自己的羽翼未丰,所以还是听话的又将军队给带回自己的营地去了。
同年七月份,朝廷要将我升职做司徒,但是我考虑也没有立什么大的功劳,所以就一直推辞没有接受。还有个原因就是我提拔的殷浩一点都没给我长脸,本来指望他与桓温抗衡,至少他先立点功劳,桓温多次申请我没批准,殷浩却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败仗连连,粮食军械都被打光了,上下已经开始对殷浩抱怨不断。
公元354年,桓温利用朝廷上下对殷浩的不满,上书弹劾殷浩,用现在的时髦的话就是殷浩被桓温投诉了,告状了。迫于朝廷内外的压力,我没办法最后只好罢免了殷浩,但是这一罢免就导致我的抗衡桓温的政策彻底失败了,也从此朝廷再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人能够真正抵抗桓温了,于是内外军政大权都集中到桓温的手里面去了。
公元358年,晋穆帝已经二十岁了,我就想该让晋穆帝亲政了,而且和桓温抗衡这么多年,最终失败告终,也有点心灰意冷,而且本来我的目的不在于政治,我就像做个文艺青年算了。
但是最后晋穆帝就是不肯接受,非要让我继续支持他、
公元365年的时候,我听说冠军将军陈佑要放弃洛阳,于是我就和桓温在洌洲见面,共同商讨讨伐他,但是方案还没成型,结果司马丕就人生游戏彻底结束了,随后褚太后就让司马奕做了皇帝,但是将我封为琅琊王准备随时接班,看这样大家对司马家的短命,内心都是有准备的。
公元366年10月,我再次升职了,丞相,录尚书事,入朝不拜,见皇帝不用叫自己的名字,可以带剑上朝,大家看到这个封赏是不是很眼熟,好像很多权臣都是这样被封最后走上皇帝宝座的,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曹操同志。可惜我却没有他的能力和势力。
所以我是坚决不肯接受。
殷浩北伐失败被贬后,桓温终于迎来了他的机会,他开始北伐,但是还是失败了。公元370年11月25日,我和桓温在他北伐失败后,一起在涂中见面,商议后续的行动计划,希望能有个好的行动方案。但是见面我才慢慢体会到桓温的霸道,说是商议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按照商议的计划走,只能说桓温也不再年轻,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斗志,也有可能他失败了,害怕了,总之基本上后续的北伐基本没有,他就是在朝廷内开始弄权了。
公元372年1月6日,司马懿被桓温废掉,当天就率领文武百官到我家强迫我登基,我在那一刻是真正的害怕了,也担心着,你们说我是想当皇帝吗?真心不想,这不是我和桓温计划的结果,这是桓温给我的一个意外惊喜了,我当时就面朝北方流泪叩拜,我是真的为我的后来担忧了。随后更换服装在桓温的注视下接受皇帝的玉玺帽子等,当天就即位做了皇帝。桓温就住在中堂,一直派着士兵守卫着。
后来桓温想向我解释他为什么要废立皇帝,但是每次我见到他的时候,我就忍不住的流泪,为我司马家的未来担忧,也是不想听他的解释,因为他解释了,我不知道怎么来回应,其实我当时有点没认清形势,至少我在朝廷还是有点威望和势力的,那时候如果我按照丹阳尹刘惔的建议先贬低桓温,将他的权力削掉点,还是有机会的,可是我全然没有想到,只顾焦虑了,为晋朝的未来,也为我自己的未来而焦虑。桓温当时看我这样子,竟然非常的害怕,害怕我找他茬,于是我们二个人就在互相惧怕中度过。
我因为害怕不敢有所作为,基本上当皇帝就是虚度光阴了,反而没有了做大臣时候的锐气和作为了。
长期处于恐惧中的人可想而知,身体怎么能好,所以很快我就生病了,到372年的9月7日,当皇帝还没一年的我,就彻底卧床不起了,于是我就派人请桓温来,桓温竟然我连续派人请他四次,他都没有来,9月12我是彻底不行了,于是我就立我的儿子司马曜做了太子。临去世的时候,我不放心还是写个诏书,内心非常痛恨和害怕桓温,但是却不能抛开他,没见到他,但是还是留下文字,希望他能够依据周公例照顾辅佐我的儿子,最后想想又学了刘备那招,就是写道:如果觉得我的儿子不能辅佐的话,那你可以直接自己取代他做皇帝好了,可惜的是我不是刘备,桓温也不是诸葛亮。但是当时的中书令王坦之当我的面就将我这个诏书给撕掉了,我说晋朝是只不过是靠运气获得的,你对这个不满吗?王坦之说:晋朝天下那是宣帝司马懿和晋元帝司马睿辛苦建立的,您怎么能说送人就送人呢。于是我只好让王坦之又重新改写了诏书,大概意思国家大事都禀报给大司马,就像诸葛亮和王导那样子。
听说桓温看到我的这个新的诏书后,非常的失望,我呢当时在东堂就去世了,要不然我可能活的更长,我终于也算是达到了我这辈子的目标,那就是司马家的长寿星,死的时候五十三岁,比司马奕长。
我的一生其实做皇帝很短,我的文学修养其实还是不错的,我有文集五卷。我还有个书法贴《庆赐贴》,写的还算不错,感兴趣的书法爱好者,可以找找看,现在应该是值钱的很了。
最后再说几个有关于我的比较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就是人鼠病重。我当时还是做抚军将军的时候,我自己睡的床不想让下人打扫,我自己又没时间打扫,于是就结了很多的灰尘,结果就有老鼠出来活动,然后他的脚印在灰尘上面都留下了印记,有一次被参军看见,参军也是好心就将老鼠给打死了,我知道后,就很不高兴,然后我有个门客就见风使舵和我说将参军杀了,我就和他们说一个老鼠死了,都让我无法忘怀,何况还要去杀死一个人。所以最后也没杀,但是这个事情却宣传开了。其实这件事本身,我也没没想那么多,只是当时确实就是这么想的,虽然老鼠被杀很可惜,但是为了一条老鼠去杀掉一个人,那可就更加不太好了。
还有其它的一些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聊聊,就不耽误大家时间了。
我死后,就由我的儿子司马曜做了皇帝,就是晋孝武帝。下面就让我的儿子上来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