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王继恩为平叛统帅正是太宗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当初,太祖皇帝驾崩之时,宋皇后命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直奔晋王府力促晋王深夜入宫,抢得了先机。可以说,在太宗登基为帝这一大事之上,王继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太宗继位之后,王继恩也获得了非常的恩宠和荣光。说他是皇帝最密切的心腹毫不为过。
王继恩是一名宦官,正常来讲,宦官职责总在内宫之中。王继恩因为深得太宗信任,早从太平兴国三年开始,就做了河北御史,掌管军械库存。雍熙三年,大宋出兵幽燕,王继恩率军屯居易州,负责后方粮草供应,后来又做了天雄军驻泊都监,并多次在军营中担任监军。
大宋领兵将才何其多,尽管王继恩有一定的领兵经验,可是皇帝将平叛重任托付给这样一个宦官手中,还是在朝中引得议论纷纷。
这种议论太宗当然明了,可是“黄袍加身”这个危机意识就像幽灵一样时时刻刻浮现在他的心头。当初太祖皇帝可不就是因为手握重兵才黄袍加身夺了后周的江山吗。后来的“杯酒释兵权”也是太祖防范武将重蹈覆辙的手段。到了太宗这一朝,“斧声烛影”之说更是他合法登基的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危机,他派监军、授阵法,无一不是这种防范武将的心理在作祟。
蜀地自古难治。远的不说,但从秦始皇时的第一个割据政权蜀国算起,相继有成家、刘焉父子、成汉、西蜀、前蜀、后蜀大大小小多少个不同的政权。就连李顺这样的村野乡民就可以自称大蜀王,更别说那些手握重兵的朝廷将领了,一旦借平叛之名拥兵自重,自然比王小波、李顺之乱更难对付。再则说了,李顺之祸虽说嚣张一时,在太宗眼里,总是一群乌合之众,其战斗力怎能和朝廷的正规军相提并论,总归要风流云散的。
淳化五年(994年)二月,王继恩带着皇帝亲拟的征讨计划,率水陆两路大军直奔西川。因为有了太祖时期收复蜀地的征伐经验,所以太宗对这次的平叛部署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的,其中,陆军一线目标很明确,首当其冲的就是夺取剑门关。
剑门关地势险要,是进入蜀地的必要通道。唐朝大诗人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剑门》: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剑门关如此险要,自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占领了剑门山,就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宋军和叛军的第一次正面较量就是围绕争夺剑门关开始的。李顺自接棒以来,一直所向披靡,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顺畅,从乡野草民到大蜀王,他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在如此巨大的胜利面前,他的沾沾自喜和自信轻敌也就油然而生了。当他决定攻打剑门关时,只派了数千人,在他眼里,剑门关的守卫军只有数百名,并且都是疲惫之师,攻克剑门关,根本不需要浪费更多的兵力。
哪知道剑门一战,却是李顺起兵以来第一次也是后果最严重的一次失败,导致情势急转直下。
当时守护剑门关的守军是宋将上官正。王继恩的大军尚未赶到,面对李顺几千人的进攻,上官正率领几百守军奋死抵抗,虽说凭借地形的优势打退了李顺军的几番进攻,可是数百名对抗数千人,守军眼看渐渐疲惫难支。
危急时刻,成都的监军宿翰因为兵败率领残军投奔而来。宿翰本欲从剑门关离开蜀地,逃往中原内地的,结果误打误撞,正赶上上官正率守军苦苦支撑之时。上官正看到宿翰的军马,当即大呼道:“援兵到了!”
因为情势危急,上官正来不及和宿翰寒暄,两处的人马合到一起,共同御敌。如此以来,守军士气高涨,群情激昂终于打败了李顺军。此战李顺派来攻打剑门关的数千人几乎全军覆灭,仅剩三百余残兵败将逃回成都。
李顺起兵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败绩,不仅勃然大怒,把这三百余败军全部斩杀于东门之外。
剑门大捷令王继恩喜出望外,他原本做好了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准备,没想到上天这么眷顾他,给他带来这场意料之外的胜利。自此,王继恩率大军长驱直入,相继收复绵州、阆州、蓬州、巴州和剑州。
太宗原本又任命了赵昌言为川、陕五十二州行营马步军都部署,带领军队进发四川,结果剑门关之战取得胜利后,就立刻传旨赵昌言:命他不用率军入川,就近驻扎在陕西凤翔。
白白手握重兵的赵昌言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刚率军离开京城,就被太宗宠幸的峨眉山僧人茂贞参了一本。茂贞说他鼻梁根部凹陷,这是反相。再则说了,他没有子嗣留在京城中,一旦带兵入蜀,只怕日后更难控制。原本力促太宗征讨李顺的赵昌言摸了摸自己的鼻梁,安慰进帐请战的下属说:蜀地的李顺流寇不过是小毛贼而已,我军驻扎在凤翔,只为诸军声援即可,朝廷的平叛胜利消息不日就能传来。
事情果如赵昌言所说,不到两个月,李顺控制的州县就相继失守,成都很快成为一座孤城,大蜀王李顺也被困守在城中。
淳化五年的五月,王继恩完成了对成都的包围。
困守在成都城内的李顺心下明白,与大宋官军决战的时刻到了。当时成都城内驻有十几万人,在李顺的指挥下奋起抵抗,这一战异常激烈,直杀的血流成河,日月无光。但李顺军毕竟缺乏大规模作战的训练和经验,面对作恶的贪官或者小部分官兵时,或许还有一定的优势;如今形势逆转,面对训练有素的正规朝廷军队,最终因供给不足及实力悬殊等诸多问题而溃败。五月七日,宋军突破坍塌的城墙,冲进城内。叛军经过街市内的浴血奋战,终不敌官兵,殉难者有二三万多人,一时间,成都城内人头滚滚,叛军重要领导者如计辞、吴文赏、李俊、徐师中、吴利涉、彭荣等八人被捕,后全被宋军解往京都的途中杀害,大蜀王李顺也在其中。
官兵攻破成都的胜利消息传到开封,太宗大喜,当即下旨对平蜀官员论功行赏。
刚刚结束朝议回到府中的元侃接过刘美传来的书信后不禁大吃一惊,急招钱惟演、张咏、王钦若、张耆等一众亲信前来商议。原来信中说叛军首领李顺并未被捕,王继恩所杀的只是一个假李顺而已,真的李顺在成都陷落后剃净发须穿上僧人的衣服潜逃出城,不知去向。
依照钱惟演、张耆的意见,兹事体大,应该立刻上奏朝廷,追责王继恩贪图军功、蒙蔽圣听之罪。同时督促在蜀官兵全力捉拿贼首李顺。
唯有张咏面沉如水,他缓缓开口道:“此事需慎重考虑,王爷想过没有,军帐中官兵何其多,那么知道李顺未死之人又何止刘虞侯一人,王继恩就算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只手遮天吧?官家是何等英明果断之君,岂能看不出这里面的端倪?”
“那就任由李顺逃之夭夭,任由王继恩贪天之功吗?”
“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元侃当即拍板定夺:对李顺潜逃之事切莫守口如瓶,同时请惟玉郡主以家书形式致信刘美,密切关注事情动态。
果不出张咏所料,就在朝议叙功论赏不久,就有一个叫张舜卿的带御器械史上了一道密折:言说真的李顺早就逃走了,王继恩所斩杀的只是一个外貌有点儿像李顺的替身。此语一出,太宗大怒,立即将张舜卿呵斥出去,并准备问斩。好在有官员替张舜卿求情,只说他饮酒后乱了心智,求太宗饶他性命。太宗对左右说张舜卿的言论意在抹杀诸位将领的战功,恐怕仍在蜀中平叛的将士寒心。后来虽说饶了张舜卿的性命,可是也罢免了他的官职。
元侃听闻事情经过,回想起刘美的书信,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事急则缓,事缓则圆,亏得他听从了张咏的建议才没有贸然上奏。
当他在书房将蜀中诸多案卷再做细细研讨时,脑海中竟多次浮现出刘娥那蛾眉宛转、朱唇轻启的模样。数月未见,不知道她又在读什么书,对这蜀中事务,可有什么见解。
元侃走出书房,已是掌灯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