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作为五谷之一,也是现今百姓重要的粮食之一。
但是黄豆不易消化,吃多了,百姓经常腹痛腹胀,更有甚者四肢都会痛。
若是将黄豆做成豆腐,不止好消化,还味美,而且,黄豆变豆腐,份量还能变多。
要是能将豆腐推广至全国,也是一件好事。
主要是,豆腐的酸浆已经被盗,指不定没多久就会有人将豆腐制出来,李徐明直接将方子献出去,一来能在皇上面前博个好感,二来也打击一下那贼人。
再有就是,豆腐的利润微薄,他准备等所有人都会做豆腐后,他们便可以直接选几家合作,让别人给他们生产豆腐这些,李氏工坊转移重心,着力在臭豆腐、豆干、还有他娘说的腐乳等货物的制作上去。
加工后的豆腐,跟水豆腐的价格,可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
林裴听了李徐明要献上豆腐方子,哪会有不同意的,当即两眼发光,满口应下。
而李徐明也顺势,将早就写好的豆腐方子,直接双手递上。
林裴这一趟,真是半点没白来。
拿了方子他便带着属下,匆匆离去。
着急上报啊!
林裴确实是动作快。
回到韶县,他便洋洋洒洒把这早稻育种一事从头到尾写了出来,又将豆腐方子放在一处,好生装进信封,才叫人送了出去。
“加急。”
“是,大人!”
他上报的乃是宁安府的知府,知府收到后自会再层层上报,直达天听。
不过他还写了另一封信,是给自己家里的。
这事,李家定会得到赏赐,但是赏赐也有多寡之分,李家所献之物越受皇上重视,他作为韶县县令利益也才能最大化。
早点知会家族,也好叫他们帮着从中斡旋,使使劲。
他出来做县令也几年了,今年凭着这事,怎么也得升上一升。
这事,李家插不了手,只能等着上头宣判,总归结局不会差,只是要看能有多好。
县令走了,他们还得继续忙碌。
别人来帮忙,李家自然也要感谢一下的,不过大家觉得平日里承了李家太多的恩,帮忙收个稻子,根本就不是个事。
压根不等李家感谢,直接拿了自家的工具就走,拦也拦不住。
李家无奈,只好放弃。
收好的稻子要翻晒,再生稻的田地也得继续引水施肥,另外的地也要翻,还得继续挑些好稻种育种,赶紧播下去,引水灌溉。
幸好如今别家不跟他们抢水,水稻进入灌浆期后,需水量会越来越少,正好方便了李家。
李家的地也没全部种水稻,还有两亩地里种的是黄豆,他们这豆腐,最不能缺黄豆,自家怎么也得种一些。
过些日子也要收了,晒成豆子,黄豆快要上市了。
这事情一桩桩来,李家人近来可以说是都忙得脚不沾地。
工坊正常复工了。
耕地是请人干的,李家现在也有这个钱。
李徐海大概看着进度就好,没必要没苦硬吃,之前要不是县令要来,李家人都准备请人割稻子了。
李徐海还是将重心放在了再生稻上,为了让再生稻早日焕发生机,李徐海第一时间就在着手给农田引水的事。
水是第一个,再一个,就是肥。
这粪肥是重中之重,幸好之前改建的时候挖了粪坑。
堆肥是李徐海和儿子一起做的。
施肥就搞不过来了,那么多亩地呢,也是请人施的,他带着李青昀多看多记多指挥。
其实除了一开始刚来开荒种地的时候,李徐海对地里的事都是亲力亲为,后来家里有银钱后,李徐海就轻松很多了。
不过要种地,再轻松也轻松不到哪去,他总得看着总得跟着,风吹日晒免不了。
李青章则在外面跑动黄豆买卖的事了。
这事也是个大事,还是由他自己去处理,也算是长辈们给他考验。
豆腐方子献上去的事,他也知道。
接下来黄豆的价格很有可能会有大变化,是的,李家要炒黄豆的价格。
这是在方子献上去之后,李家才想到的。
如今黄豆市场价还是八文,收购价却在六文。
他们年初就有各村签了黄豆的协议,马上毛豆上市,他们就可以开始收黄豆了。
黄豆大量上市,市场价格必跌,到时候他们大肆买入,等到豆腐方子在全国公布,黄豆价格必会迎来一波涨价,也不必太贪,差不多了就趁着高点卖出一部分,便可收拢不少财富。
钱是由各家一起出资的,但是他家占了大头。
齐婉拿出了自己的嫁妆,其中还有之前潘金花以补偿名义放在齐婉那里的钱。
不过这事就没必要跟其他几房的人说了,反正在那几房眼里都是齐婉带回来的嫁妆。
羡慕是肯定的,不过他们分得清轻重,不是自家的不多看,族亲是族亲,出了族,自家是自家。
再怎么亲近,也要有点分寸。
李青章不是在韶县收的黄豆,他跑去了周边县里收。
虽然远了点,但周边黄豆都被他家收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去年年底又出了芽菜这东西,出去外边收,更好收一些。
那些百姓听说有人收黄豆,不少人跑回家,把家中去年还未吃完的黄豆拿出来卖。
新粮很快就出来了,这些粗粮拿去换银子,很得当。
李青章短短几天就收了上百斤的黄豆,租了仓库全部储存。
李徐明还给两个妹妹去了信,叫她们也收黄豆。他没有官府那送信渠道,只盼着她们能赶上,吃不到肉至少也能喝喝汤。
这些黄豆的去处,李家也有打算。
他们准备分散去卖,到时候请人押镖,直接到周边的其他府城去找买家抛售,这样既不会给当地造成太大的冲击,还能尽快的销完。
知府收到林裴的函文是在第二日。
他飞快看过后,欢喜之色溢于言表。
立刻叫人磨墨,写了折子,叫人快马加鞭送了出去。
他身为知府,朝堂上的事知道的自然不少。
去岁的私盐案,朝廷可谓伤筋动骨,不少官员落马,朝中大批职位短缺。
在这个节骨眼上先是先皇驾薨,后新皇登基。
新皇到底不如先皇老练,在朝中多受掣肘。
老林懂事啊,没有越过自己让林家上报。
这一波,他也要混口汤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