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莺暗暗皱眉,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关窍,或许是李侧福晋又闹出来什么幺蛾子,叫二格格伤了心。
但实际上并没有语莺想的那么复杂。
二格格翻了年就到了十七岁了,四爷曾透露过,打算在康熙五十一年也就是明年替二格格请封。
这也就代表着二格格及笄后长大成人,可以出嫁了。
李侧福晋到底是二格格的亲额娘,心中自然是惦记着这件事,所以得知了四爷的打算之后,便想着将二格格叫过去,教一教以后嫁人如何处事。
即便李侧福晋只是一个妾室,但是这点子母爱还是有的,但聊着聊着,李侧福晋便聊到了蒙古那边,并且将她替二格格搜罗的关于蒙古那边习俗,以及风土人情等书籍交给了二格格。
李侧福晋说道:“咱们大清自立朝以来,便一直遵从满蒙联姻。
从前先帝时多是蒙古女子嫁到咱们满人的地盘上,但到了皇上这里,便改了习俗,多是咱们满人的公主格格嫁到蒙古那边生活。
你虽是我膝下唯一一个女儿,但祖宗规矩改不得,想来王爷明年替你请封后就要给你物色人选了。
我毕竟是没有办法插手你的婚事,这由不得我做主,但我能为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等过些日子我舍了脸,福晋那里替你打探一二,若是真的要嫁到蒙古也要好好挑选一下。”
二格格从前只有长大成人的喜悦,半点嫁人的忧愁都没有考虑过,哪里会想到李侧福晋说的那些事情。
尤其是李侧福晋忽地又感叹,嫁到蒙古的格格们很少有适应那边水土的,多半都香消玉殒了。
说着说着,就抱着二格格掉起了眼泪,二格格哪里见过李侧福晋这样的时候,想到自己即将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家,奔赴远方,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生活,心中尽是苦楚。
因此在回去的路上,二格格只觉得胸口闷的透不过气来,想要散散心,便转到了景明湖旁。
看着湖中自由自在的锦鲤摇摆着尾巴,貌似很快乐,但二格格却掉下眼泪。
这些鱼儿自小就生活在这湖中,怎么知道那些江河大海的广阔,每日等在岸边只为一口吃食,这样的日子多么叫人绝望。
等到以后自己嫁到了蒙古,举目无亲的情况下,便是想要回京城再见阿玛额娘一面都难如登天,二格格哭的不能自已。
便这样一不小心,二格格跌入景明湖中落水了。
四爷从李侧福晋以及二格格身边的侍女口中知道了二格格心中的忧思,一时之间不知怎么言语。
二格格的亲事虽然与纳喇家早就有了默契,但这婚事自然是不能外传的,四爷也因为许久没有去拂风院,李侧福晋对此事一点都不晓得。
因此,李侧福晋一片慈母心肠,想要让二格格能够尽快适应蒙古人的生活,反倒是吓到了二格格,才出了这么一个意外。
四爷不能怪李侧福晋,只好安抚泪眼朦胧的二格格,将此事稍微透露些许。
至于府上的那些流言蜚语,以及有些不安分的人胡乱打听,不需四爷出手,福晋就会赏罚分明。
但此事不好再拖延下去了,四爷找了一个时间,去了康熙那里求了个恩典。
因着四爷很少在康熙那里求什么恩典,此事又是老四对女儿的一片疼爱。
再加上雍亲王府的二格格身子不好,康熙也是听说过,便也答应了下来,这才算将此事定了下来。
二格格不用嫁到蒙古,只需要在京城内择婿的消息一从府中流传出来,耿格格就满脸担忧的抱着四格格过来了。
语莺见状,便知道耿格格心中的想法,叫思菱抱着四格格去找弘历玩去,拉着耿格格的手去榻子上坐下。
“姐姐心中的担忧我明白,但是四格格现在年岁还小,等到出嫁还要十多年呢,姐姐这么早就开始担忧,实在是操之过急。”
耿格格轻叹一口气,道:“我怎么可能不急呢,咱们王爷是一个多重视规矩的你也知道,如今能够替二格格开口求情,已经是极限了。
想要在求另一个恩典,怕是绝无可能了,到时候送去和亲的就是我的四格格了。”
“姐姐却不能这样想,若不是四爷这次入宫求情,姐姐从前不也是没有想过能够将四格格留在身边吗?
不管有没有王爷的这件事,总归是定局,姐姐可别想左了。”
耿格格有些丧气,她也知道是这么个结果,只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别人的女儿有,她的女儿没有得到,自然是心中不平衡。
不过耿格格也是一个能调节情绪之人,道:“罢了,是我自己想的太多了,这往后十多年的事情,我怎么能看的那么远呢。
再者,咱们女子出嫁,本就是一辈子的事,想那些远嫁的女子,哪个不都是靠着书信来往,这辈子都没有见到过父母亲人,四格格怕也只是这样的命吧。”
话虽如此,但耿格格却是歪在靠枕上双眼无神的发呆。
“若是叫我说,这也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
耿格格被语莺的话吸引了,问出声来。
“蒙古虽然远,但是那边身份高贵的女子亦可当半个家。想那恪靖公主在蒙古那边,能做的事情可不少,而且还被蒙古人推崇,如今大小政事都能一一过问。”
耿格格大吃一惊,小声说道:“这样的话你怎么能说出口,女子不得干政,那是先帝在时就立下的规矩,若是叫人听到了岂不是要了你的命!”
语莺却道:“那一条说的是后宫女子,与远嫁的格格有什么干系,况且恪靖公主可以做,那就说明皇上并不反对,有这么一个姑母当做典范,四格格又凭什么要规规矩矩的养在深闺不谙世事。
我只说一点,蒙古虽然是咱们大清的一份子,但终归是山高路远,若是四格格往后当真能够在那边打下一片天地,你瞧着吧,到时候朝廷只有夸的赏的,没有说不好的。”
耿格格向来豪爽,自然也不会觉得这件事太过离谱,况且眼前就有这么一个例子,听说皇上每年到蒙古那边的时候,恪靖公主都会前来伴驾,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好几百人,这场景怎会不叫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