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交粮 我们是良民 大大滴良民
作者:爱吃腌芹菜   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最新章节     
    七月的和州,早稻金黄,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与往年不同,今年农民们望着满仓的稻谷,心中更多的是期待,因为这一季的收成,大部分将直接搬进他们的家中。苏星云逐一为农户核算扣除贷款和伙食后的粮食,分发到手时,农户们高兴极了,这份实实在在的收获,让苏星云在和州的地位更加稳固。

    在小黄洲上,十户一组的公社制度激发了前所未有的竞争与合作。这种规模的设定,正是基于科学的管理原理——适度规模原则。过大的公社容易导致效率低下,出现“磨洋工”和“吃大锅饭”的现象;而过小则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与监督。十户一组,既便于协作提升生产效率,又能在日常劳作中相互监督,避免偷懒行为损害集体利益。在这个小集体中,每个人的努力都与自身的收益紧密相连,因此大家都格外上心。

    面对公社内部劳动力不均的问题,如年龄、健康状况及家庭结构差异等,苏星云的制度展现出了其灵活性与包容性。尽管存在种种差异,但公社通过合理的分工与调整,确保了每位成员都能为集体贡献力量,同时也从集体中受益。对于那些试图偷懒或影响集体利益的行为,公社内部有着严格的淘汰机制,确保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粮食分配任务完成后,苏星云将承诺的税粮地运抵和州城。这一年,农业领域迎来了显着的变革,铁制农具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加之农民们被激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热情,即便每亩地的税收定在了较低的20斤,但全县的粮食总产量却实现了大幅增长,缴纳的税粮总量也因此远超往年。陈县令望着满满当当的县库,心中五味杂陈,半晌才感慨道:“苏秀才,你本应是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如今却走上了造反道路,真是令人惋惜。”

    当粮食车队缓缓驶入寿春城,莫日根立即组织人手,对这批夏征粮食进行了检查核对。发现今年的夏粮征收量不仅未减,反而较往年有所增加。莫日根对此表示满意,笑着称赞道:“和州的这位知县,确实是个有能力的官员,夏粮征收工作完成得如此出色,我深感欣慰。”

    然而,当话题转至出兵剿匪之事时,莫日根的脸色变得巧妙起来。他愤慨地提及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争夺土地、财富的僧人,他们不仅不顾及朝廷法度,甚至在遭遇挫折后还妄图让朝廷为其买单,出兵助其夺回失地,这种行为在莫日根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是对朝廷权威的极大蔑视。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苏星云所掌控的领地恰好位于河南江北行省与江浙行省的交界地带,这一区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以来都处于两省管理的模糊地带,即所谓的“三不管”区域。虽然苏星云在这里进行了土改,得罪了地主乡绅,但这些人与元朝真正的权力核心之间,关系很淡薄,对没有实质性的威胁。

    莫日根认为,元朝的军事力量雄厚,只要苏星云不做出直接对抗朝廷的行为,比如攻占县城等,同时确保税收的稳定增长,那么他在地方上的一些小打小闹,就不用过度关注。毕竟,元朝的军队不可能为每个小贵族的私利而频繁出动。

    因此,莫日根对苏星云这样的小势力相对容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忽视。他相信,只要苏星云没疯,敢于造反,就不会有影响。至于那些流窜来的盗匪,莫日根为了省事。在得知他们已离开本省的消息后,他立即下令向无为军户所发报,要求他们密切关注盗匪动向,并通知和州知县做好接待准备,以彰显朝廷对地方安宁的重视与关怀。

    这份公文迅速传达到了苏星云的案前,他仔细研读后,深谙其中意味,随即安排人向陈县令赠送了二百两白银以示敬意与沟通之意。紧接着,苏星云一边调动护村队做好准备,一边指令王天柱等心腹密切关注无为县方向的动态。不久,无为军户所果然派遣了一支由百人组成的队伍前来,苏星云与陈县令则巧妙地选择在苏星云预先设定的缓冲区与这支军队的首领会面。

    值得注意的是,苏星云此次并未以护村队队长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地方代表的身份,亲自前往迎接这些所谓的“太君”。苏星云从那些粗制滥造的抗日剧中汲取了灵感,将“带路党”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连一旁的陈县令都感到有些不适,甚至暗自揣测眼前的苏星云是不是假冒的。

    在一场丰盛的宴席之后,酒足饭饱之余,苏星云又和将领们打牌,借此机会与蒙古将领们进一步拉近关系。游戏间,每位将领的褡裢中都悄然装满了沉甸甸的银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满载而归。至于剿匪之事,自然无人再提,因为在这个和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匪徒,只有一群被地方乡绅标榜为“大大的良民”的百姓。

    在成功应对了进村的蒙古军队后,苏星云转身向陈县令行了一记深重的礼。然而,陈县令却摆出一副超脱世俗的清高姿态,淡淡问道:“苏当家,这是唱的哪一出啊?”苏星云心知陈县令话中有话,回应道:“县太爷此次出手相助,为在下挡下了一场风波,这份恩情,我苏星云铭记于心。”

    陈县令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嘲讽,言不由衷地说:“哪里,哪里,苏当家智勇双全,即便没有陈某人在旁,也定一样能化解,不是吗?”这话里话外,透露着不甘与无奈。

    苏星云闻言,于是诚恳地说道:“打仗之事,非同小可,每一次打仗都会生灵涂炭。县太爷能体谅这份沉重,实乃百姓之福。”

    陈县令道:“苏当家言之有理,陈某告辞,望你日后行事更加谨慎,好自为之。”说完,陈县令便拂袖而去,留下苏星云一人在原地沉思。

    在计划扩张地盘的时候,苏星云未有过多的考虑,他的主要目标是统一势力范围并迅速扩充军事力量。然而,却遭遇了重重阻碍。首要难题便是新纳入地区的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识字率极低,这给工厂管理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安全意识,工厂内事故频发,尤其是三起重大事故,导致两人死亡,两人重伤,每一起都是由于工人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所致。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伤痛,也严重影响了整个生产线的效率。此外,小事故更是层出不穷。

    面满足农业需求增加,苏星云不得不做出妥协,暂时放宽了农用铁器的质量标准,以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得急需的农具。然而,军用装备的标准不敢有丝毫降低,因为任何细微的瑕疵都可能在战场上致命。因此,尽管苏星云倾尽全力,但武器的生产能力依然徘徊不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军事需求。

    军队也是这样,大量新来的人由于无法适应军队严格的纪律,纷纷叫苦,甚至有人想退出。有几个当逃兵的直接被扒光衣服,连同家人一道被取消分田。而退出军队的直接被取消军属待遇,并且没有加入公社的权利,购买铁器也没有优惠。在这样严厉的惩罚措施下,终于制止了退军潮。虽然训练辛苦,苏星云还是给每个人保持了充分的营养。这帮小伙子也没瘦,反而壮了。但是挑衅教官的事也时常发生。都是年轻人谁也不服谁,凭什么你是长官就可以训人。为了刹住这种风气,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苏星云把两千人聚在一起

    苏星云站在两千名年轻士兵面前说道:“我听说,最近有人不听从长官命令,甚至对着干,有这种事吗?”他边说边竖起手指,直指人群,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片沉默,

    苏星云知道这种沉默是怎么个心思,他自己也曾是小职员,饱受上司训斥,不甘与反抗的情绪他也清楚。于是,他话锋一转,用挑战的语气激将道:“若你们自认为有胆有识,不妨站出来,与我过过招,用实力证明你们的能力。赢了,我不仅不处罚,还让你们当队长;输了,就老老实实训练。”

    士兵们开始窃窃私语,有的人已经跃跃欲试。苏星云继续煽风点火:“怎么,没卵子吗?有种的就站出来!”这句话仿佛点燃了火药桶,“法不责众”,很快,十余人率先站了出来,随后,竟有1500人挺身而出,形成了一片壮观的人海。

    站在最前面的几位,鼻孔朝天,一副嚣张跋扈的模样,显然想让苏星云妥协。然而,苏星云却并未退缩。他深知,军队的快速扩张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新加入的士兵,带着各自的毛病,对纪律感到不满。

    因此,苏星云决定借此机会,一次性解决这些潜在的刺头,防止矛盾在日后激化,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他凭借着超人一等的武功和太阳之力赋予的自信,决心以堂堂正正的方式,让这些士兵心服口服。

    当众人以为苏星云会稍作妥协,缓和气氛时,他却直接抛出一句:“谁先来?”此言一出,众人愕然,气氛瞬间紧绷。这时,一位身材魁梧、名叫赵杰的汉子挺身而出。赵杰曾是地主家的家丁,在少林学过几年武艺,他故意以江湖礼节向苏星云行礼,而非军礼,这无疑是对苏星云多次强调军规的一种挑衅。

    “苏当家,您的规矩确实严苛,我们……”赵杰话未说完,就被苏星云打断:“别磨蹭了,是男人就快点出手!”赵杰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心中暗道东家今日言辞犀利,但转念一想,或许只是给个教训,便收敛了拳势,避开了要害部位。

    然而,苏星云的动作却快如闪电。在赵杰的拳头即将触及之际,他身形微动,精准地击中了赵杰的某个穴位,赵杰顿时眼前一黑,倒地不起。这一幕让与赵杰交好的几人惊呼连连,担心赵杰的安危。

    苏星云见状,一声大吼,震慑全场:“吵什么吵!你们几个,一起来吧!”言罢,他身形如电,在半分钟内,接连击倒了二十余名挑战者,皆是运用了同样的穴位攻击手法,使他们瞬间失去战斗力。

    这一连串的展示,不仅展现了苏星云深厚的武学功底,更蕴含了科学的穴位击打知识。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穴位与经络相连,通过精准打击特定穴位,可以迅速制敌而不伤其性命,这是古代武术与医学结合的智慧结晶。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分钟内,操场上倒下的人数已超过千人。苏星云虽衣衫褴褛,但神色依旧从容不迫,甚至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坚毅。而那些还站着的士兵,目睹了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后,心中的恐惧逐渐蔓延开来,从最初的抵抗转变为后退,直至最终的逃跑。然而,他们很快发现,操场的出口已被悄然封锁,无处可逃。

    在激烈的追逐与较量之后,苏星云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拍昏了两百余人,剩余的二百多人,或因恐惧,或因体力不支,见有人跪下后便纷纷效仿,操场上顿时跪倒一片。苏星云望着这一幕:“现在,你们还想不想成为我的士兵?”跪着的人们连忙改口,纷纷表示愿意归顺,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然而,苏星云并未因此满意,他深知军队的纪律与尊严不容侵犯。他严厉地指出:“我的士兵,不应以跪着回应问话。现在,都给我站起来,重新向我报告!”士兵们闻言,虽心有畏惧,但仍努力站了起来,却因紧张而结巴,无法清晰地喊出“长官”二字。

    这时,原本在一旁观战的五百人中的一人,似乎被这种紧张氛围所感染,急于表现自己,脱口而出:“快叫长官!”然而,这一举动却触怒了苏星云,他立即转向该人,严厉批评其破坏了纪律,并命令其跑完五十圈作为惩罚。该人虽然惊讶,但迅速调整状态,向苏星云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并开始执行惩罚。

    这一插曲之后,剩下的士兵们得到了明确的指示,他们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喊道:“报告长官,我们知错了!”苏星云对他们的回答表示了认可,但依旧强调声音要更加洪亮,以体现军人的气魄。在苏星云的多次督促下,士兵们终于以响彻云霄的声音表达了自己的悔悟与忠诚。

    最后,苏星云对这群士兵下达了新的命令:“去取水,将那些昏迷的战友泼醒,让他们排好队等我回来。”说完,他便转身离去,留下了一群既敬畏又感激的士兵。

    两小时后,苏星云再次步入操场,两千名士兵已迅速整编成列,等着他到来,士兵们的目光低垂,避免与苏星云眼神交汇,这种情景,就像一群学生在课堂上,面对严师提问时的紧张。

    苏星云嘴角微扬,他说道:“现在,还有人对我的领导持有异议吗?”操场上,除了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再无其他声响,初夏的微风却吹不散每个人心头的寒意。

    “很好,”苏星云继续说道,语气转为严肃,“记住,在军队中,服从命令是天职。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严格遵守纪律。若有人胆敢违抗,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行离开军营,乃至和州;二是直接来找我,我们面对面解决。”说到“解决”二字时,他特意加重了语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随后,苏星云宣布了结束语:“下午的训练务必准时开始,现在解散。”简短的话语,迅速在士兵中传达开来,他们迅速而有序地解散,各自准备下午的训练。

    这次集训,苏星云彻底镇住了军中所有的刺头与不服,树立了他在军队中绝对的威严。

    多年后,当这些曾经接受苏星云集训的士兵中,有人已成长为将军,他们在谈及苏星云时,总是以最高指挥官来称呼他,甚至不愿提及他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