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宫中议事
作者:山里听雨   笙书传最新章节     
    皇宫勤政殿,几个人正坐在那里喝茶聊天。他们是恕亲王澄如,诚郡王澄欢,英郡王澄阳,礼郡王丹宇,还有大理寺卿葛雄飞,他们正在等待景德帝。

    澄如问葛雄飞:

    “葛大人,今天父皇请你来,应该是一起商量韩国公的事吧,这一年多以来,葛大人你为这个案子操了不少心,咱们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哎,你真是辛苦。不过,本王想问问,不知你们大理寺对这个案子是什么个章程?”

    澄如这口气明明是想和葛雄飞表示亲密,可是葛雄飞这个老夫子却是一点也不领情,说:

    “恕亲王,韩国公的案子自有圣上定夺,我等也不敢妄议。”

    恕亲王碰了个软钉子,心里暗骂这个老夫子,可是,他此刻正盯住太子之位铆劲,所以也不好发作,便哈哈一笑,说:

    “父皇一直都说葛大人办事很有分寸,今天看来果是如此,令本王好生钦佩。”

    “韩国公这么多年来战功赫赫,并且对陛下忠心耿耿,真是没啥可说的。本王看柔然国贼心不死,一直觊觎咱大梁国土地的膏腴肥沃,咱们不可不防那。韩国公即使有罪,也不能过重的处罚,不然会冷了边疆将士的心。”

    平时不大说话的澄欢突然插了一句,大概他管着兵部,听到了下面的一些说法。

    由于同魏笙书关系比较密切,因此,他也是爱屋及乌,对韩国公有些同情,他听澄欢这么一说,觉得颇合他的意思,便对澄欢多看了几眼。这不看不打紧,忽然,他的眼睛一亮。

    原来澄欢腰间的佩剑吸引了他的目光。那天,魏笙书对他细细说了那柄拿到金诚当铺抵押宝剑的来历和模样,外观和澄欢这柄佩剑有点相像,特别是玉质的剑鞘以及那飞虎雕刻。这世上的事该不会这么巧吧。

    本来,臣子们进入皇宫不得携带兵刃,可景德帝却说当年秦始皇让大臣们都不能带兵刃上殿,结果自己差点因此死在荆轲手上。

    于是,他特地下旨,允许他的几个儿子上殿可以佩剑。其他儿子对这一条倒没怎么在意,可澄欢生性好武,所以,他是每次都随身佩剑。

    丹宇问澄欢:

    “三叔,你今天佩戴的宝剑与往常的佩剑大有不同,可否给我观赏观赏?”

    “哈哈,想不到咱们礼郡王也喜欢上宝剑,真是难得,来,看你能说出这柄宝剑的来历吗?”

    澄欢边说边解下了佩剑,递给了丹宇。

    “是什么宝剑,让朕来瞧瞧。”

    景德帝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大家手忙脚乱地跪下磕头,口中山呼万岁。

    “好了好了,都免礼吧。”

    景德帝朗朗一笑,接过了宝剑,看来他今天心情不错。

    景德帝坐在龙椅上拿着宝剑端详了一会,又拔出宝剑,只见这柄青铜剑隐隐闪着寒光,确实是一柄难得的宝剑。

    景德帝笑了笑,问道:

    “你们大家可知这柄宝剑的来历?”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都答不上来。

    景德帝把剑插入剑鞘,说:

    “这应该是一柄越王剑,史书上说,越王勾践击败吴王夫差之后,请铸剑名家欧冶子铸造了五柄宝柄剑,分别起名为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

    景德帝如数家珍,讲了越王剑的来历,又接着说:

    “这柄剑应该就是湛卢,澄欢,你是从哪里得到这柄宝剑的?”

    澄欢大惊,这剑的来历他一时真不好说,于是就含糊着答道:

    “儿臣一次在酒宴上碰到客人,他与我一见如故,见我尚武,就说宝剑赠英雄,就要把这柄剑送给我,儿臣不敢收受,就给了他3000两银子。”

    “嗯,不错,无功不受禄,澄欢做得对……后来,越王把这五柄宝剑分别赐给他亲信的臣子。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这几柄宝剑后来陆续流落民间,想不到今日竟在咱大梁国重现,难得,真是难得啊。”

    郭涛然一听,突然跪下,说:

    “陛下,这真是难得的祥瑞啊,我大梁国一定能够万世永昌,陛下一定能成为千古一帝!”

    澄欢也赶紧跪下,说:

    “这柄剑也是儿臣偶得,不知它的渊源来历,今听陛下说是难得宝物,那就请陛下留在宫中,镇妖伏魔。”

    “哈哈哈,澄欢的孝心,朕心领了,不过朕的宫中历来祥和宁静,何须用此剑镇妖伏魔。你是管着天下兵马的王爷,你就留在身边以壮军威吧。”

    丹宇坐在那里不动声色,但他已经明白眼前的宝剑,正是魏笙书抵押在金诚当铺的那柄剑,不过,此时他也不便说破。

    景德帝说:

    “今天找诸位来,主要是有几件事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请大家畅所欲言。这第一件嘛,就是韩国公魏金祥的事,葛爱卿,你先说说吧。”

    “魏金祥私下结交藩王,现在没什么证据,但他的二儿子魏笙武,却对陛下让魏金祥辞去大司空一事,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是严重挑战圣上的权威,必须要严惩。还有,他在西北的时候,曾经吃空饷,中饱私囊,私吞军费2000两银子。大理寺的意见是要把他们父子废为庶民,流放三千里。”

    “嗯,你们其他人呢,什么意见?”

    澄如和澄阳都是低头不语,澄欢看了一眼景德帝,说:

    “父皇,儿臣觉得魏金祥纵有不是,但他毕竟替咱大梁国抗击柔然国时立下大功,儿臣认为这个处罚有些重。”

    “嗯,还有吗?”

    景德帝眼睛转了一圈,最后落在了丹宇身上。丹宇想了一会,就说:

    “陛下,记得当初魏金祥对辞去大司空并无怨言,其二儿子魏笙武口出怨言,也是他个人的事,不应牵连到魏金祥。况且,他在西北领兵多年,这私吞2000两兵饷算个什么事?

    “如果要勉强牵连,那他的三儿子魏笙书对弈赢了后楚国高手,替咱大梁国壮了国威,那这功劳恩泽是不是魏金祥也应该可以享受到呢?

    “还有,虽然咱大梁国现在正是太平盛世,但也应该居安思危。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魏金祥统兵之才实在难得,万一今后边境有战事,他还可以重上疆场。

    “故此,孙儿恳请陛下赦免魏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