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确实是好猫1
作者:绛云漫卷   超高智商五人帮最新章节     
    肖睿鹏的一番题外话,言真意切,实事求是。没有哗众取宠的大话,空话好话,而是脚踏实地说了一些实在话。

    说得合情合理。

    他说完之后,提问者高举双手开始鼓掌。而这个故掌好像也有传染性,偌大的会场,响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如潮掌声。

    同时,中间还夹杂着叫好声。肖睿鹏自己很感动,看了一眼刘董事长和总工。他们巴掌都拍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

    如潮的掌声,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对路桥公司的赞扬和理解,甚至是同情。所以他俩站起来,向台下听众鞠躬示意。

    肖睿鹏也发自内心地向台下鞠躬致意。

    主持人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在掌声渐渐平息之后,又一次邀请肖睿鹏开始他的讲解。

    肖睿鹏要求会场工作人员调暗了灯光,打开投影仪,把自己讲解的ppt打在屏幕上。屏幕上就出现了解决拥堵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重要参数。

    说是听证会的报告,实际上跟讲课的ppt有几分相像。肖睿鹏快速地点动遥控器,屏幕上的ppt快速地下拉,很快就到了底部。

    然后返回顶部。对大家说,“我这个ppt,有电子版,也有纸质文本。如果大家有兴趣,示意工作人员,会发到大家手里。”

    “当然这个ppt、这个数学模型,比较专业,看起来会枯燥无味。考虑到参加听证会的来自各行各业,所以在ppt之外,我特意制作了动态演示。”

    “是三d的动态演示。对重点问题进行直观的讲解。”

    说完,他看了一下会场下面的听众,确实有人对纸质文本感兴趣。在他们的示意下,路桥公司的工作人员走到他们身边,递上纸质文本。

    看到需要者拿到了纸质文本,肖睿鹏对动画演示作了说明。“我这个动画,也只是对我认为的拥堵原因和实证效果,进行了动画演示。”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演示只是为了让大家直观有印象。当然有数据的支撑,有大量的计算。这个过程,我在ppt里边有说明,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把道路拥堵的原因,归结为环路的设计速度问题和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随意变道问题。这两大原因是造成道路拥堵的根本原因。”

    “在动画演示之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录像。”

    屏幕上就出现了经过挑选的视频。是车辆环路上的行驶速度,非高峰期速度很快,根本没有拥堵。而到了早晚高峰期,随着车辆的加多,车速开始降低。但还有最终堵车,堵死的画面。

    这些画面,是大家见怪不怪的画面。但是放在大屏幕上,大家还是感到很震撼,特别是肖睿鹏,把这些画面跟自己的论点结合起来的时候。大家就更有感触了,更有共鸣了。

    看完视频。肖睿鹏说道,“初环的设计时速,设计思想是要建造一条准高速快速路。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要照顾到大家的要求。所以这一条本应该基本封闭或大致封闭的路,并没有真正做到封闭二字。”

    “这个对应为初环路的沿途,几乎所有的路口,都有相应的入口和出口。这些入口和出口,虽然方便了大众的出行,准确来说是方便了进出初环路。”

    “但带来的副作用是,每一个出口入口的车辆进,出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减速现象。而这一种减速,会直接影响到后车的行驶速度。”

    “后车的后车,以此类推都受到影响。而根据我们实地观察和数学计算,这种影响严重的时候是会造成拥堵的。为了让大家能直观的看到拥堵是怎么造成的,下面我们就看3d动画演示。”

    屏幕上就出现了一辆车,从入口进入,车速五十迈。到并入初环,他这个车速就降到了三十多迈。这就使得后面行驶过来的车速,也降了下来。

    肖睿鹏做旁白解说,“以此类推,非常直观,大家就都能看到,入口处的车道,原来的车队由快速行驶,速度一下明显就降了下来。”

    “这就好比是一条奔腾向前的河流,河水流到这儿,突然遇到了一块比较大的石头,是一个障碍,水的流速就慢了下来。”

    “后面的水往这儿汇集,所以后面的水速也会降低,而河流就有了堵塞现象。”

    “我们看到的这个动画演示,仅仅是入口。进入入口以后,速度给降下来了。”

    “如果到下一个入口,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恢复的话,降速会降一步加大。根据我们的计算,当入口的速度降到十迈以下的时候,就有可能是后车的后车的车速降为零的状态。”

    “这实际上就造成了车辆的拥堵。当然这种拥堵,并不是我们说的那种堵死了的。但是这种拥堵,它有传导效应,可以造成累加的拥堵时间。”

    “严重的时候,在重点地段就会堵死。这还是在没有发生车辆事故的情况下的拥堵和堵死。”

    “一般来说,拥堵现象不可避免。但是堵死的情况,一般发生在重点地段。这里面有详细的测量数据和计算过程。”

    “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进行验算。因为科学的结论都是可以经过验证的。如果大家验证有不同的结果,欢迎商榷。”

    “我们刚才演示的是入口车道的情况,出口车道的情况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们就不再重复演示。”

    “大家记住一条,出口入口的普及开设,开放性的环路,是造成车辆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不太注意的随意变道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像我们初环这种双向六车道的环路,每一辆车的进出,理理论上他就会有六次之多的变道。这还是正常情况下。”

    “有些人,根据每个车道的情况不同,而随机变道。随机变道,我们因时间关系,没有进行更多的测算。但仅按正常情况来说,这几次变道,都对拥堵产生影响。”

    “变道的影响有多大?也同样让大家先看一段视频录像。这也是实地拍下来的录像。”

    大家就看到屏幕上,一辆黄色的越野车,并入初环以后,随即向中间车道变道,并不是一下就变过去的。变道之前,他就有一个降速。

    这个降速,对后车的后车,就产生影响。所以他的一次变道既影响原来的车道,也影响变道以后的车道。

    由于它的变道,两条车道的车速都有降低。在同一时间,中间车道,也有车辆向最里侧车道变道,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所以这个时候,三条车道的车辆速度都明显减慢。当然这种变道,只看个例的话,对整体车道的降速有影响,但影响就不大。

    肖睿鹏说道,“分开看,个体车随意变道,对整个车道影响不大,但整体看影响就大了,大家继续往下看。”

    013确实是好猫2

    继续看的是两个方向各个车道的的拥堵情况。在播放的视频中,大家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论是高峰还是非高峰期间,两个方向上的车道情况都是截然相反。

    一般情况是,早高峰期间,南向的三个车道基本都是拥堵的,只是拥堵的程度有轻有重而已,严重的就堵死了,不严重的勉强还能通行。

    只是所谓的通行,蠕动的车流像是一条巨龙,见头不见尾。而到了晚高峰期间,情况就截然相反,北向的车道开始拥堵。

    跟早高峰的南向车道基本接近,但情况要稍微好一点。肖睿鹏讲解道,“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的。”

    “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根据我的分析,我认为这是跟咱们城市重点向南发展的趋势有关。因为城市向南部发展,所以早高峰期间,上班的人大部分都是往南向走的。”

    “到了晚高峰,下班回家的人,又走北向的车道往家赶。所以这种情况,虽然拥堵比较严重,但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城市南向发展的势头是很好的。是有利有弊的。”

    “如果大家仔细看,早高峰期间,南向的三个车道都堵车,而北向的三个车道,一条是拥堵的。而且,北向的车道,行驶车辆的车速,都比较高。车流算是正常。”

    “这也说明,我们初环设计的时候,对于两个方向上的车流,是没有区别对待的。”

    “实际上,就是南北方向上的车道。一个方向严重拥堵。一个方向基本畅通用,且有一条车道基本闲置。”

    “上面,我把两个方向车道的拥堵原因,都说清楚了。找出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是我们听证会的目的。”

    “因为我们路桥公司对道路的管理责任基本没有。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也只是向有关方面提几条不成熟的建议。也许对接下来的道路通行和管理,会有帮助。”

    “大概是三条,第一条优化现有出入口的设置。有选择性的封闭一部分。当然这一条要实行也很难,因为要封闭对应的出入口,总会有人反对。”

    “但是我们要两害相权取其轻。适当递优化出入口的设置,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除缓的拥堵情况。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这要看对出入口的优化程度。”

    “实事求是递说,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计算,没有数据的支撑。有支撑的只是出入口的进出,确实是造成车速降低车辆拥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二条建议,就是我们这些车辆的使用者,一定不要随意变道。但是光提倡光说服教育还是不够的,要对初环车道使用的情况,进行制度性的设定。”

    “在三条车道中,必须规定快速车道。该车道一般不许变道。其它车道,也只能最多两次变道。具体怎样规定?有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在我们说明的基础上,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最后确定。”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个变道和出入口是有高度相关性的。”

    “最后一条建议,我想多说几句。就是两个方向上的车道,拥堵的时段是不一样的。我早高峰晚高峰。而且刚才大家也看到了,两个方向上的六条通道,拥堵通行也是很不一样的。”

    “现在的情况,两个方向上的车道中间,是有绿化带进行硬隔离的。这个在设计的时候,也是必要的。也对两个方向上的行车安全做了最大的考虑。”

    “但是要解决两个方向上的车流贫富不均的情况,我这讲的,其实只是设想。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要把中间隔离带搞成智能化的隔离带。”

    “什么意思呢?把中间的绿化带硬隔离,改为智能隔离带。这个隔离,类似于市区路上的栅栏。只是这些起隔离作用的栅栏,是智能化的,可以自动调节车流量。”

    “早高峰期间,北向三条车道明显宽松,那么南向的车道就可以借北向车道。在隔离栅栏上安装相应的传感器,等传感器感受到南向车道的压力的时候,就可以自动地把栅栏慢慢移过去。”

    “这时候,实际上南向的车道就由三条,增加为四条。当然这是局部性的智能化调整,要跟出入口进行关联性的研究。”

    “必须要说的是,这只是一种设想,一种可能。也许是将来道路管理的一种方向。但截止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全国尚没有先例。”

    “全国没有先例,不等于我们不可以创造先例。这也算是我们环路的后发优势。当然要搞智能化的调节,是系统工程,需要有关设计部门,管理部门,联动研究。进行模拟测试。”

    “如果确实可行的话,以现在传感器芯片的运算速度,感知能力,我认为搞智能化调节栅栏,应该是可以的。”

    “当然这只是设想,没有经过任何的验算计算。尽管不成熟,但也算是抛砖引玉。”

    “以上就是我们对初环道路拥堵原因的剖析和优化管理措施。三条建议其中,前两条是应当马上开始着手进行的。因为这两条我们有可靠的数据支撑,也有数学模型的模拟计算。所有的科学数据根据都反映在 ppt中。”

    “第三条建议,只是一种方向和趋势,如果成功,对新项目也是一种改进。设计部门可以对原设计图纸进行优化,在隔离带上,留出足够的空间。”

    “一旦智能调节成熟,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改造,如果抓得紧,在二环施工的过程中,就能应用智能调节了。”

    “这只是我们的纸上的演绎,究竟如何?有关部门在实践中可以积累经验,积累数据,进行相应的优化。”

    “对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听证会,再一次表示诚挚的感谢。我讲解的过程中,或者ppt的技术方面存有瑕疵,甚至错误,也请大家多加指教。”

    会场上又一次响起如潮的掌声。鼓掌的人们站了起来,把双手举向空中,连鼓掌带有节奏地喊着口号。“谢谢好猫,谢谢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