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萝卜快了更洗泥4
作者:绛云漫卷   超高智商五人帮最新章节     
    金行长看到大家都不说话,而是聚精会神地听他说,就稍微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拿你们刚才讨论的事情做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讨论,就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了。”

    “部门推广负责人,看到这次授勋仪式之后,公司的声誉噌噌的往上涨,接下来就是订单刷刷刷的集中。这是公司的高光时刻,当然也是项目推广部的高光时刻。”

    “作为一个公司,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就是单子。甚至可以说,单子的多寡,决定着一个公司的盈利或者是亏损,甚至是倒闭。”

    “而单子纷至沓来,接到手软的时候,其实是最考验一个人的定力,是不是适合做企业家的最好的考验。作为项目推广工作,看到这么多的单子,也知道,如果按照以前的模式的话是不可能都接下来的,即便是接下来,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所以很自然,就有了扩张的想法。我不是在评判推广部负责人的性格和定位。而是说,这是干企业的一个突变。好不容易等到了市场的机会。”

    “拿我们的话说,就是站在了风口上。不是后面接着还一句话吗?站在风口上,即便是一头猪,也会飞起来的。到了这种时候,当事人即便是不被胜利冲昏头脑,也会有自信的扩张。”

    “觉得机会来了。而机会是时不我待,机不再来。所以即便是平时表现很稳重的企业,这时候能想到的,也就是赶紧扩张自己的产能。要把这破天的富贵全部接住啊。”

    “为了扩张产能,就要扩大生产规模。于是就要再成立相应的公司工厂,恨不得像孙悟空那样,从自己身上拔一把汗毛,吹一口气,就会变出无数个分身来一样。”

    “这种情况,会导致什么呢?会导致投入急剧的增大。而这种增大,需要的资金量,并不是企业家自己所能拿出来的。”

    “因为对企业家来说,它即便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有很多的利润,但是每个财年结束,它的利润就会被再拿去搞扩大再生产。否则的话他就不能壮大。”

    “所以,他必须要超出自己的资金能力,再去扩大产能。首先面临的是资金缺口,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找到银行,理直气壮的要求增加贷款。”

    “而我作为银行的行长,当然跟他们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我要比他们更加清醒,虽然我去做企业家不一定能做成功,但是我见过太多的成功的失败的企业家。”

    “我不一定知道,怎样才能做好企业,但是我知道要做好企业,有些事一定不能干。所以就会很谨慎的问他们,为什么要贷款?”

    “他的回答很直接,扩大产能啊。你看我这个产品多好啊,订单这么多呀,我不扩大产能完不成呀。所以他就理直气壮。”

    “如果这时候,我给他们泼一瓢冷水。既然你的产销形势这么好,那你应该有足够的积累,用自己的资金去扩充产能,那你为什么还要来银行要求贷款呢?”

    “这时候,他们就会拿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证明贷款的合理性和急迫性。每当这个时候,他们还会搬出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后台,来给银行施加压力。”

    “大家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这么好的企业,在这么好的机会窗口下,你不给他提供贷款不是傻吗?如果你还坚持不给,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可思议,是不是有什么个人要求没被满足?”

    “而一般的行长,包括我在内,很多时候是顶不住这么多压力的。因为不只是有外部的压力,内部也有同样的压力。贷款的职能部门,包括相关部门,他们也跟企业是同样的理由。”

    “所以这时候,行长不点头都难。于是贷款批下去了,他的厂子规模扩大了。但是。他所说的那个风口,并没有持续很久。”

    “因为它的产能扩充,规模的扩大,要有一个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内,风口已经过去了,机会之窗关闭了。而在这个时候,企业家就会发现,厂子建好了,规模扩大了,但是单子却少了。如果不说没了的话。”

    “这跟他们当初的预期,是截然不同的。但是银行的贷款既然已经贷上了,那从贷款之初,利息也就算上了。这一部分临时膨胀的产能也好,规模也好,不但不能产生相应的效益,反而要付出沉重的利息负担。”

    “这就给本来还是欣欣向荣的企业,带来了向下的压力。如果企业本身的根基不够深厚,仅此一项,就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上,我见到过很多这样的企业。就是因为在企业向好的时候,急于扩大产能而背负债务,拖了自己的后腿,从此一蹶不振,由盛转衰。这种教训是非常惨痛的。”

    “事后再跟这些企业家聚首的时候,他们都会说悔之晚矣。具体到你们谈论的事情,单子多了,但你公司本身的科研能力,资源的支撑能力,并没有相应的提高,而还是原来的样子。”

    “这时候,如果强行把你们团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应几个项目,这就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如果是在平坦的道路上,倒也有可能创造一个奇迹。”

    “但总体上来说,这是饮鸩止渴的一种办法。跟我刚才说到的扩充产能毫无二致,虽然你要增加的不是贷款,是貌似挖掘公司最大的潜力。但实际上本质是一样的。”

    “按负责人说的,把团队分成几个小组,那不就是像企业家做的那样,要扩充产能增加规模吗?即便是可以在原来团队的基础上,再临时加聘一些科学家。”

    “但公司的根基积累,并没有厚重到可以一生二二生四那种裂变能力。所以,肖睿鹏和小刘,很明智的看到了自己的短板。”

    “当然,他们两个人,说到底是自觉的还是本能的自觉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选择了一条稳健发展的路子。即便是自己站在了风口,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也不选择起飞。”

    “这才是企业可以长盛不衰的根本。不因为一时的高光、一时的风口,而丧失自己的定力,盲目的跟风,盲目的扩充产能。”

    “那样,虽然也可能取得暂时的成功,但从长远看对公司的发展是不利的。而你们成功经受了这种考验,肖睿鹏小刘作出的最后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我作为一个过来人,作为一个看多了成功的失败的企业家,禁不住要发出这一番评判。就是希望你们这家公司,能稳扎稳打。”

    “既然已经遥遥领先了,那就不需要快马加鞭。而是需要积累自己的根基,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次来参加授勋仪式,感觉到超高智商联盟之所以能节节攀升,遥遥领先。确实有它的道理在。”

    “不仅仅是在科研方面,而且体现在公司的经营之道上。搞企业,最重要的是资金链,哪怕你是再好的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会一蹶不振。”

    “同样的道理,作为一家科研公司,跟资金链相类似的。就是科研流。你的科研能力,一直能跟上你自己发展的目标。你们企业现在的资金流还好,那是因为你的科研流,正好匹配了企业的发展。”

    “你有中长期天气预报,你有正确定位防火隔离带的技术,但是一旦为了追求快速发展,而忽略了科研流发展,稍微发生断裂,比如说给人家定位防火隔离带,发生了错位,那带来的影响就是致命的。”

    “紧接着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因为百分之百成功的企业,经不起百分之一的失败。现在你们大获成功,但你们一定要知道,你们的后面有人,虎视眈眈地盯着你们。你们一定要有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