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婷自从捡到金子后,心情就好的不得了,她几乎每天都抱着苏映雪在村里转悠,根本就不理会,周围人那异样的眼光!
她觉得村里这些人就是有眼无珠,自己女儿明明是福宝,这些人竟然怀疑她女儿是灾星,总有一天她会用现实狠狠打他们的脸。
这日陈美婷刚走到村口,就看到李月柔她们,拎着大包小包的从县里回来。
陈美婷看到李月柔她们,竟然买了那么多东西,心里顿时嫉妒的不行。
路边的小媳妇儿看到后,心里也止不住的羡慕,纷纷说道:“这李月柔自从分家出去后,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竟然买了这么多东西,少说也得十几块吧!”
陈美婷听到后心里更气了,顿时连闲逛的心思都没有了,她立刻回到家跟苏宝庆大吵了一架。
陈美婷要求苏宝庆必须马上盖房子,这破屋子她是一天都住不下去了。
苏宝庆得了金子后,本来是想要低调一点,过段时间再盖房子。
但陈美婷根本就不听他的,愤怒的说:“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在传,你闺女是灾星,你三哥家的那个贱丫头才是福星,要是咱们再不盖房,还不被村里的涂抹星子淹死。
你愿意你闺女整天被人指指点点,被所有人都视为灾星。”
苏宝庆听到有人竟敢诋毁他闺女,顿时坐不住了,他一咬牙说:“盖!”
苏宝庆心里暗暗堵着一口气,这房子他不但要盖,而且一定要比苏志军家盖的还要大还要好,狠狠打那些人的脸,绝对不让妻女受委屈。
当天晚上,苏宝庆就去找了苏志军,想让苏志军帮他弄些砖和瓦片来。
苏宝庆一路上都在想,他盖房苏志军这个当哥哥的不出钱,但总得出点儿力吧!
可苏志军听到后,竟然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苏宝庆见苏志军拒绝的如此干脆,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顿时恼羞成怒的说道:
“三哥,你想清楚了,这房子可不只是我自己住,咱妈也得住,你当真要这么绝情!这么点小忙都不帮!”
苏志军丝毫不为所动,苏宝庆白跑了这一趟,最后却无功而返,气哄哄的走了,走时还不忘放狠话,扬言以后再也不跟苏志军来往了。
苏志军却丝毫没将苏宝庆说的话放在心上,他重新回到床上躺下,李月柔问他:“苏宝庆找你什么事?”
“没事。”苏志军不想让媳妇儿跟着闹心,便没告诉她。
李月柔见苏志军不想说,也没继续追问,而是说起了今天她们去县城时发生的事。
苏志军越听脸色越沉,冥冥中他有种预感,不管今天的事,究竟是不是巧合,这件事都不会就此结束。
杨宇那个人心思太深了,惹上他就是一个大麻烦。
苏志军所预料的不错,第二天,麻烦就找上了门。
早上,李母刚打开院门,就看到本应该在医院里照顾杨宇的李明安回来了。
而他并不是自己回来的,还带回了一个面容俊秀,看起来有些清瘦的男孩儿。
男孩儿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上身穿着一件白衬衣,下身是蓝色裤子,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对人也彬彬有礼,但却莫名会给人一种十分疏离的感觉。
明明是个才几岁的孩子,却让人无法看透他的情绪。
李母疑惑的问道。“明安,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之前从来没见过?”
苏雨蝶和苏雨沫也伸出脑袋,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个漂亮的小哥哥。
李明安有些无奈的说:“这是杨宇的孩子,杨宇说他现在受伤了,没办法照顾孩子,让我们帮忙照顾几天。”
李母听到后十分惊讶,没想到眼前这个小男孩儿,竟然会是杨宇的孩子。
但仔细看去,男孩儿的眉眼的确跟杨宇有几分相似,但男孩看上去比杨宇更好看,李母他们不由猜测,男孩的母亲一定长的十分漂亮,只可惜年纪轻轻就去了。
李母怜惜男孩幼年丧母,心疼的说道:“这孩子长的可真俊,就是太瘦了,瞧这脸上白的一点儿血色都没有,也不知道杨主任是怎么照顾的,这没有妈妈的孩子就是可怜。”
李月柔有些无奈母亲的嘴快,她想要阻止时,已经来不及了。
但有一点李母说的没错,这孩子看起来太瘦了,脸色也十分苍白,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以杨宇的条件,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将孩子,养成这样,毕竟杨宇可是食品厂的副主任,这可是最不缺吃食和油水的职业。
苏小妹和李月柔对视一眼,眼神里都有着深深的疑惑,不明白杨宇这是又在打什么主意,他难道就没有家人了吗?怎么会把孩子送过来,交给她们照顾。
但杨宇毕竟是为了救苏小妹才受的伤,现在杨宇以此为借口,托她们照看孩子,她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拒绝。
苏小妹看着眼前的男孩,对照顾孩子这件事,心里莫名有些抵触。
倒是李母年纪大了,对孩子天然就有种亲近感,她拉过男孩的手,满脸慈爱的说道:“孩子别怕,接下来奶奶照顾你,你就把这儿当成自己家一样别客气。”
苏小妹不认为,像杨宇城府那么深的人,突然把孩子给送过来,就真的只是为了让她们帮忙照顾。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现在孩子都已经在这儿了,她们都不可能再将他送走。
所以苏小妹也尝试着跟男孩儿交流,苏小妹看着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杨墨”男孩儿说道,他看着苏小妹的眼神里有一种,苏小妹读不懂的深意。
苏小妹不明白,一个孩子眼睛里,怎么会有如此复杂的情绪。
苏小妹还想要再问时,李母已经拉过杨墨的手,说:“好孩子你一定饿了吧!奶奶去给你做饭。”
苏小妹眼看着人已经进屋了,只能将心里的话又咽了回去。
因为是早饭,李母并没有做太复杂的东西,只简单煮了点儿面条并卧了两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