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一个不收费景区
作者:羽衡   职场新人之外贸员最新章节     
    贾勇先舀了一勺醪糟,浓稠甘甜,有一股淡淡的酒香。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贾勇跟着爸爸回上海老家过年。在年里面,不管走到哪个亲戚家,都要先吃一碗酒酿。

    贾勇一直以为,吃酒酿是南方的传统,没想到,在甘肃天水内地,普通人的早餐也吃酒酿。更让贾勇惊奇的是,这里的酒酿,味道甘醇浓厚,贾勇忍不住又喝了一口说:“好喝。”

    马春元有些得意地嘿嘿一笑说:“请不起你吃大餐,你就尝尝我们的特色早餐吧。”

    贾勇舀起鸡蛋咬了一口,黄澄澄的冰糖芯,贾勇最喜欢吃煮到这个火候的鸡蛋。在家里,爸爸做早饭,喜欢煎鸡蛋,而且就煎到这种冰糖芯的程度。妈妈不喜欢吃,说爸爸没有煎熟。爸爸总是说,上海国际饭店里的煎鸡蛋都是要冰糖芯的,说妈妈土老帽,不识货。贾勇专注地吸吮着软糯的蛋黄,细细品味了一下,和在北京超市里买的鸡蛋还是有些不一样,更有鸡蛋味儿。

    马春元看着贾勇品味的样子,满意地笑着说:“再尝尝这肉夹馍。看吃得习惯不?”

    贾勇拿起一个肉夹馍,咬了一口。入口先是饼的香,再嚼就裹挟了牛肉的香,牛肉不柴不腻,夹杂了葱和香菜碎,更吊出了肉味。贾勇说:“好吃。”

    马春元说:“想不到你一个北京人,还吃得惯我们天水的吃食。”

    贾勇说:“我小的时候,跟着父母在山西生活,对西北的吃食很习惯。”

    马春元说:“怪不得你能知道我们的难处。”

    贾勇说:“甘肃的粮食比山西的好,烙出的饼更香。”

    马春元说:“昨天你办入住手续的时候,我看了你的身份证,你比我还小呢,我还跟你叫了半天的哥。”

    贾勇一边吃一边说:“那可不怪我。是你自己要叫的。”

    马春元说:“你就是显得老练呢。年纪比我小,啥都懂。”

    贾勇说:“你可不简单,单枪匹马敢闯广交会,还成交了订单。我们单位有个同事,到广交会坐了十五天,花了好几万的展位费,一单业务也没做下来。你行,做几单就成专家了。”

    吃完了早饭,贾勇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他和马春元从饭馆里走出来,马路上才开始出现上班的人流,小汽车很少,大部分人骑自行车,也有人在等公交车,大家都不紧不慢的,有点儿像贾勇小时候北京街头的样子。

    贾勇跟马春元说:“你不用陪我,我今天自己转一转。”

    马春元知道,贾勇是不想让他再破费。他的生意才刚起步,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马春元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那我就不陪你了。明天我来送你。”

    上小学二年级,同学们还在看《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时候,贾勇已经能读小说版的《三国演义》了。天水在三国迷贾勇的脑子里,很早就有印象。

    在三国时期,这里是魏国将军屯兵防御蜀国进攻的地方。被诸葛亮视为继承人的姜维将军的故乡就在这里。姜维将军有勇有谋,在蜀汉后期,他继承了诸葛亮遗志,明知不可为而为,将蜀汉推上了后诸葛亮时代的军事巅峰,他是少年贾勇崇拜的英雄形象。

    贾勇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有机会到天水出差,他探访的第一个古迹就是姜维故里。史传姜维将军亡于四川,后人为纪念姜维将军,在天水古县姜家庄将军岭修建了姜维的衣冠冢。

    贾勇打车,来到姜家庄,参观了姜维将军的衣冠冢和博物馆,并在杨成武将军题写的姜维故里石碑前请人帮自己拍了一张照片。为了记录这次验货的情况,贾勇这次出差特地带了一台相机。这台相机是虎丘牌胶片相机,固定标准镜头,手动对焦。贾勇调好焦距请人帮忙拍摄,等照片洗出来才发现,焦点对在了石碑上,自己在相片里反而被虚化了。

    参观了姜维故里的展览后,贾勇又打车来到了麦积山石窟。麦积山是小泷山中的一座孤峰,山型酷似麦垛。当时的麦积山石窟还是一个不收费的景区。

    贾勇小时候在山西生活,知道大同有云岗石窟,后来上中学,听说了敦煌石窟。在到天水之前,贾勇并不知道麦积山有石窟。在宾馆介绍当地名胜的小册子里,看到麦积山有石窟的时候,贾勇以为也就是一尊石佛像。到了麦积山,贾勇才知道这里是一个石窟群。

    展区说明介绍说,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贾勇爬上爬下看了一百多个石窟佛像。自从在广交会接触到羊脂玉佛造像的加工订单后,贾勇开始对佛造像留意起来。他去过博物馆,查过资料,开始能够分出汉传和藏传佛教在佛造像上的一些区别。

    在贾勇有限的关于佛教的知识中,藏传佛教应该保留了更多源自印度的佛教传统教义,而汉传佛教则与中国的本土儒家和道教实现了融合。这都反映在了佛造像上。藏传佛教的佛造像有古印度人的特点,汉传佛教的佛造像则有中国人的特点。

    贾勇更喜欢汉传佛教佛造像的造型。他觉得藏传佛教的佛造像的造型过于严厉,而汉传佛教佛造像的造型则较为亲切。贾勇觉得这些区别反映出佛教的分支流派在人与神的关系上的观点的不同。

    在藏传佛教中,人与神的距离更远,人就是人,神就是神,即便是有人能成为神,也是因为他是特殊的人,是本来就是神的人,是来体验人的经历的神。这应该与古印度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有关系。在这种等级体系中,人有劣根和劣性,不能通过修炼实现等级的跨越。

    汉传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与儒家和道教思想融合的过程中,鼓励人向善,宣扬人人皆可成佛的观念,也就是说,等级是可以通过修炼实现跨越的。人是可以修炼成神的。有的人觉得汉传佛教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佛教了。也许正是世俗化的汉传佛教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争取到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