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以后是太后,美滋滋
作者:荆四一   穿成中年王妃,飒爽才是我个性最新章节     
    要说以前京里是紧张,就像揪着心在等待。

    如今向太妃生的是公主,所有人开始看向顾状元和中书省,还有三公,还有宗人府。

    按理来说,兄终弟及,该晋王登基。

    可是谁都知道晋王是什么样的人,他登基,没人相信他能做个好皇帝。

    能比先皇强的就是,现有的儿子多,后宫或许还能有很多个嫔妃怀孕。

    可是朝廷不是需要一个能多生子的皇帝,而是治国安邦的皇帝。

    太皇太后首先召卫国大长公主进宫,直接说道:“你是皇家女,姓陈,先皇让你帮忙看住了陈家家业,你让你家孙子上折子,让晋王登基。”

    卫国大长公主是不赞同晋王登基,她对晋王世子不了解,以前不喜晋王,也不关注晋王府的人。

    是先皇父子一前一后驾崩,她才注意晋王府的人。

    首先问孙子蔡康辉。

    蔡康辉说陈喆不像是晋王的儿子,像顾家人,还说他自小读书,很少有世子像读书人家的子弟勤奋念书的。

    她又问长子长孙,晋王世子像不像顾状元。如果像顾状元,性子太孤傲,做事又随性,不适合当皇上。

    长孙说见过晋王世子几次,感觉像顾翰林多些。

    卫国大长公主又问顾家谁像顾状元。

    长子说是顾王妃。

    卫国大长公主诧异,以前的顾王妃很是贤惠,几乎是循规蹈矩,很少和人来往,有关她都是称赞。

    后面晋王带外室一家回府,晋王妃才变了性子。

    卫国大长公主的长子说道:“我也是听康旭她娘说的,是岳母从顾王妃母亲那听来的,顾太夫人自己说女儿和小儿子性子像,她就怕女儿不嫁人生子,出家去当道姑,四海为家。”

    卫国大长公主明白顾王妃为何贤惠,因为心压根不在晋王身上,压根不在意晋王纳谁为妾,也难怪从没去外室那找过晋王。

    顾王妃如果先生的是儿子,估计不会多生,为了让母亲安心。

    卫国大长公主同情顾王妃,女人的一生,为了孝顺母亲在晋王府熬过了花样年华的十几年。

    她好歹还有过爱恋、甜蜜,那时的她多么美好。

    卫国大长公主说道:“晋王世子要是随了母亲,随了舅……”

    意思是,一不高兴扔下江山走人了,或者是钟情一人把嫔妃当摆设,再像先皇一样子嗣不旺。

    卫国大长公主的长子说道:“顾翰林这人沉稳,学士也不错,只不过有顾状元衬托,不显他。我是对他佩服,先皇让顾家人反省,他并没因为连累他而有所怨言,在家整理出各地方县志,首先给了晋王世子,我也是听康辉说起。要说咱家康辉随了谁?母亲以前担心他随了父亲,还说他像晋王。可是有母亲的教导,康辉没长歪,挺好。”

    蔡康旭点下头,“晋王世子和一个庶兄相处的和同母兄弟一样,说明顾王妃教导的好,康辉对世子很敬重。”

    卫国大长公主明白儿子孙子的话,自家有一个不知像谁的孙子,晋王世子像谁没有关系,看他本性和将来的教导。

    以前以为新皇像先皇,谁知道一登基就开始有点狂妄,想甩开先皇给他留的人自己拿主意。

    她和儿子孙子只是对陈喆担心能不能胜任,对晋王压根不提,那就是赞成钱太后过继陈喆。

    所以太皇太后让卫国大长公主进宫,一开口就是吩咐她让长孙上折子支持晋王登基,她立刻拒绝。

    “先皇临终前一再交代不准后宫干政,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是不是先皇当着你的面交代与我?”

    太皇太后辩解道:“那是先皇针对钱氏所说,怕她仗着是太后为所欲为!”

    卫国大长公主的脾气不是能耐着性子说话的人,再加上她一直看不上太皇太后,当时就怼过去,“太皇太后如今不是为所欲为?朝堂上的事我们妇人少干涉。”

    太皇太后不服气道:“你不是在蔡家当家做主?”

    卫国大长公主腾得站起来,“我在蔡家当家做主,蔡家好也罢坏也罢,不影响朝政!天下是陈家的,我没当陈家的主!”

    太皇太后一见小姑子发飙,怕了。

    卫国大长公主深呼一口气,缓了缓,“我不是反对谁支持谁,而是,谁登基是大事,由宗人府和大臣决定。太皇太后还是多关心关心五公主,是先皇的血脉,是您的亲孙女。”

    太皇太后转过头不搭话。

    她现在哪有精力关心小孙女,着急让晋王登基再说。

    卫国大长公主走了,她不怕太皇太后瞎折腾,要是太过,她手上有先皇的密谕一纸,就是怕先皇走了,没人能压制太皇太后,到时候送她出家。

    太皇太后见卫国大长公主不和她一条心,马上又见了娘家侄子昌国公,让他联络大臣,支持晋王。

    说起来晋王可以名正言顺的继位,兄终弟及。

    可是一多半人对他实在不放心,大臣们苦读二三十载书,科举中进士,为官为朝廷效力,不只是他一个人,是背负整个家族,谁都想有拥立明君辅佐明君之功。

    而晋王,风流晃荡了几十载,实在不是明君的料啊,当亲王的时候,一年被人弹劾好多次,他只是吃喝玩乐的亲王,只要不是对朝政撒野,也没多少人管他。

    可是要让晋王登基,每天上朝面对这样一个皇上,谁都能想得出来,你在下面说话,他在上面打盹,然后还要问你说完了没有。

    但有些人并不这么想,只是想有拥立之功,我支持晋王,晋王登基他肯定会感激我,那对我和我的家族都是有利。

    什么时候都不缺投机分子。

    晋王府进不去,和晋王府有关的姻亲亲戚全部跑一遍,首当其冲就是刘家。

    好在刘家有头脑冷静的刘老夫人,她担心三儿媳被别人拉拢,收别人的礼,直接又把三儿子三儿媳关在家里佛堂里念经。

    顾心柔在家里天天哄着晋王,但是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也在想,我对当皇后动心吗?

    肯定是动心的。

    虽然说之前说我才不想进宫当皇后,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因为还没有实打实的落在身上。

    有一句话说,棍子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好处放在眼跟前才知道取舍不是那么容易。

    这是在现代奶奶去世时她感悟的。

    奶奶三个儿子,小儿子也是她三叔条件最好,每回都是口口声声说将来不要爸妈的钱,但是等到奶奶死后留下的十几万,三叔恨不得和两个哥哥打的头破血流。

    那会儿她知道平时谁嘴巴上说的再好,等到真金白银放在桌子上的时候,谁不要,那才是高风亮节。

    她觉得自己现在就面临的这个情况,以前说我才不想当皇后,真正轮到跟前,她不动心?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何况这个一人晋王,完全收拾得住。

    谁没有虚荣心?

    皇后,将来是太后!

    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