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惩治李氏二
作者:青木川   清穿之拐个王爷做外室最新章节     
    惜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把李氏这事交代给小九子,便没再过问。

    选了个黄道吉日,准备搬家。

    吴氏听闻惜宁记到了大哥名下,立了女户,为大舅承嗣供奉香火,一时惊呆了,眼泪不由自主流下来。

    她是喜极而泣,如此不但惜宁有了安身立命的自由身,大哥也有了香火供奉,达康的亲事更是没了阻碍。

    “好,好,太好了,惜宁,阿娘改日带着你弟弟妹妹们去给十四爷磕个头,多谢他,给咱们家这么大恩典。”

    惜宁没见过大舅,原主出生的时候,吴家大少爷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倒是听吴氏念叨过,大舅天资傲人,才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可惜十六岁上染病去世。

    外祖父和外祖母总觉得他是太用功刻苦,才会身体孱弱,年少丧命。

    便格外心疼幼子,舍不得他用功进学,一直捧在手心里宠爱着,不经风雨。

    以至于外祖父去世后,小舅一事无成,性情又纯良温润,才会被李二娘嫌弃欺负。

    吴氏说要领着达康几个去给十四爷磕头,惜宁给拦住了。

    虽然吴家人都巴不得做十四爷的奴才,可惜宁一个现代灵魂,实在接受不了阿娘和弟妹去给自己的男人磕头。

    太违和太屈辱!

    惜宁倒是私下里给了达康三千两银子。

    当初京韵堂开办初期,达康跑腿出了不少力,却一两银子都没拿过。

    惜宁那时想着不分彼此,她的就是达康的和吴家的,就从没想过要给他辛苦费。

    反正分了红利银子,再买宅子买田地铺子,不都还记在达康名下?

    如今时移世易,股份都转到惜宁名下了,再不给点报酬,就说不过去了。

    与京韵堂丰厚盈利相比,给达康三千两实在不多,只是惜宁怕再给多了,会惊着吴氏他们。

    财不外露,惜宁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富有。

    她现在是京韵堂名正言顺的大东家,一年分红万两计。

    对,十四爷把他名下那三成,也给了惜宁。

    “这京韵堂是你一手创办的,记在爷名下,不是便宜了完颜氏?你听话,就自个占六成,有爷在,没人敢惦记你的。”

    以前惜宁是奴籍,十四爷想着记在自己名下也就是惜宁的。

    若记在达康名下,还不知道将来怎样呢。

    如今物归原主,大吉大利。

    那罗太太若是知道,达康差点就成了京城第一戏楼京韵堂大股东,怕是肠子都要悔断。

    要不是她来那么一出,惜宁还一心一意地,把自己与达康当成利益共同体呢!

    如今好了,惜宁自立门户,京韵堂就是她一个人的,与吴家无关,与将要嫁给达康的罗庆兰更没有关系。

    达康看到三千两银票,吓了一大跳,他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第一反应是推辞不肯要。

    “姐,你攒点银子不容易,如今又从府里出来了,现在十四爷还照顾你,可以后怎样谁知道呢?银子你留着,一辈子长着呢!”

    惜宁笑了,伸手想摸达康的脑袋,可他都十七岁了,比她高出半个头,摸不着。

    只能拍拍他肩膀说:

    “傻小子,京韵堂你姐难道是白开的不成?每年都有不少分红,这些你就拿着吧,当初不是你跑腿,几次三番地找石林,在我们之间来回传话,这京韵堂还不一定办得起来呢!这是给你的报酬,拿着!”

    达康这才犹犹豫豫地收下了。

    惜宁看弟弟这般实诚,心里颇有些不安,给三千两实在太少了。

    一人独富,锦衣夜行,很没有安全感。

    惜宁想着以后两个妹妹出嫁,得多给准备些嫁妆。

    一人按五千两算?

    女人在这个世道,活着太不容易了。

    惜宁对吴氏,安宁和欢宁,甚至杨玉婷,都存着悲悯之心。

    可怜天下女人身,一生无着任人欺。

    当然像李二娘那样坏了心肝的,还是扔到烂泥坑里去,让她自食其果才好。

    惜宁暗自感叹一番,又嘱咐达康几句:

    “你马上要说亲,这笔银子拿去,置办些产业,聘礼也别太寒酸。那罗家庆兰,你要觉得人品可靠,性情能处得来,就别换人了,找个知根知底性情相合的也不容易。”

    达康还有些犹豫,他对罗庆兰并没有太深的念想。

    不过是阿娘和妹妹们都说好,想着日后自己不常在家,媳妇与她们几个处得来,倒比自己喜不喜欢更要紧。

    达康这才松口,让吴氏去提亲。

    惜宁后来问过吴氏,为何那么喜欢这罗庆兰?

    “她长得好,能干,性情也柔顺,你弟弟你还不知道吗?脾气爆仗一般,说一不二的,娶个媳妇要是不柔顺,只怕小夫妻两合不到一块去。”

    这话倒有几分道理,就这三样,要在一个姑娘身上都找齐,也不容易。

    这还没完呢,吴氏接着又说出几句话来:

    “庆兰心底仁善厚道,你弟弟娶媳妇,以后要支撑门户的,若是不能干,怕她支撑不起来。可太能干的,又怕她嫌弃我和你两个妹妹,或者心里向着自己娘家,你弟弟以后要去边疆,一走不知多少年,要是媳妇不靠谱,我和你两个妹妹还怎么过日子?”

    完了还哀叹一句:

    “你看你小舅舅,就是没选好媳妇,如今落得这般下场,吴家也败落了。”

    这一番话,说得惜宁心里一阵酸楚,不光为二舅,也是担心吴氏。

    以前被常家祖母欺负,若娶了儿媳妇,还受欺负,这辈子也太惨了。

    “再一个,罗家兄弟多,又在一条巷子里住着,你弟弟去了边疆打仗,家里就剩个我们几个妇孺,有什么事,罗家肯定不会看着我们吃亏。”

    吴氏絮絮叨叨地,别看她性情软弱又封建,选儿媳妇,还真是面面俱到,什么都考虑到了。

    “最主要,庆兰她喜欢你弟弟,这女人若是不喜欢自家男人,再好的日子,也能过成烂泥坑。”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为大局,为达康,也为了自己将来有个体面的娘家依靠,惜宁迅速捐弃前嫌,帮着吴氏和罗庆兰劝起达康来。

    “娶妻娶贤,罗庆兰与阿娘和妹妹们都合得来,将来你去了边疆,有她在家,罗家再照应着,你也可以安心立功建业。”

    “你有了功名,姐姐我在十四爷跟前,腰板也能挺直一些。”

    絮絮叨叨,掰碎了揉开了给达康说明白。

    达康性情和十四爷有点像,耿直鲁莽,武力高强,但并不是脑子不好使。

    他原本不过是觉得姐姐受了委屈,对罗家有些不待见。

    如今惜宁这般不计前嫌,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还是阿姐心胸开阔,你放心,就为了你和阿娘,我也得去干出个人样来,将来十四爷跟前,咱们吴家也能挺直了身板做奴才,不说头一份,至少得有头有脸的!”

    听前面几句,惜宁甚是欣慰,到后面达康说挺直身板做奴才,她就不知该哭好还是该笑了。

    这世道,就是以给皇家贵族做奴才为荣啊,做得脸的奴才才能有前程。

    她没法指责达康,更不会自以为是地教育他,不能做奴才,要有骨气云云。

    把他脑子弄混乱了,日后只会惹祸。

    惜宁抬手,拍了拍达康的肩膀,千言万语都吞到肚子里。

    达康松了口,吴氏欢天喜地地,请张媒婆继续张罗与罗家议亲不提。

    这厢惜宁顺顺利利搬了家,请了两次客。

    头一回自然是吴家人,十四爷没露面,但是赏了一桌明楼的席面来。

    明楼是京城第一酒楼,据说祖上是前朝御厨,留下一百零八道祖传菜式,如今京城里请客喝酒上明楼,看戏喝茶上京韵堂。

    第二回请的是真珠,乌苏氏,年格格和宁格格。

    四爷和十三爷自然也来了,在前院与十四爷喝酒,兄弟仨趁着酒意,又交了回心,增进感情。

    四爷对十四把惜宁养在外面不以为然,不过出于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向来爱说教的人,竟然也一个字没说。

    十三认了真珠当义妹,连带着把惜宁也当妹妹看,只拍着十四肩膀反复说:

    “惜宁是个好姑娘,别辜负了人家。”

    他是知道的,惜宁在永和宫里,很是受了一番磋磨,所以十四让她出府,倒也是个法子。

    至于世人怎么说,管他呢!

    关键十四不要变心就好。

    内院也热闹了一阵子,乌苏氏和年格格也就罢了,宁格格心底的羡慕掩藏不住。

    惜宁看得出来,她也像笼子里的鸟儿一般,向往着外面的蓝天。

    便悄悄地告诉宁雨兰:

    “十四爷心里想着,把你和瑚图格格都放出去,不过你们是经选秀后,皇上指到府上的,不像侍妾爷说放就放了,这事得从长计议,慢慢来。”

    宁雨兰欢喜得眼睛发亮脸发红,心里有了这个指望,从此人倒是活泼起来。

    也不整日里念经拜佛了,照着惜宁教的,各种室内运动强身健体。

    慢慢地身子康健起来,脸色红润了许多,再不是头些年那弱不禁风,胆小如鼠的模样。

    惜宁搬到紫藤园后,日子自在又安逸,身边都是伺候惯了的人,用起来得心应手。

    京韵堂那边也都知道了,后院写戏排戏的宁公子,来头不小,不但四爷,连十四爷都罩着她。

    别说打她主意了,来往进出,看都不敢多看一眼。

    日子安稳下来,惜宁开始琢磨新的商机。

    她打算在京郊西山弄一块地,建一座温泉度假花园。

    可跑马,可垂钓,可泡温泉,可赏四季花卉,园林风光,还提供膳食茶点,定期让徽春班过去唱戏。

    有富裕人家想请客办宴席,也可以承办,类似后世的庆典公司。

    总之就是吃喝玩乐一条龙,王孙贵族们到普通富户,都可以进去游乐享受。

    就一般人家,赶上春暖花开,秋桂飘香时节,也能买张门票,进去消遣一二。

    还可以随季节时令,举办各种庙会游园活动。

    总之惜宁脑子里全是点子,经营方略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

    不过这园林投资数额太大,不像京韵楼,主要卖点是徽春班,小投资撬动大收益。

    建一个这样的温泉庄园,投入起码得数万甚至上十万两银子吧?

    惜宁有些踌躇,明明知道是个商机,却因势单力薄,不敢轻举妄动。

    她缺人手,特别缺。

    这也是惜宁要收拾李氏的原因之一。

    把李氏解决了,吴二舅惜宁就可以用。

    比石林更可靠,更好使。

    毕竟是自家舅舅,日常商量事情,都方便些。

    吴二舅科举不成,但他擅长算学,原主幼年算学就是他启蒙的。

    等惜宁穿过来后,时不时地在吴二舅面前展露一点算学天资,逗得他一愣一愣的,是惜宁小小的恶趣味之一。

    因为这份才能,吴二舅科举不成,很轻松找到个账房先生的活,且颇受东家倚仗与信任。

    他不但做账分明,字也写得好,立个契书去衙门办个事,都有模有样的。

    毕竟父亲是两榜进士,从小家学渊源,饱读诗书。

    人也朴实可靠,没那些歪心眼子。

    要换了个人,做这么些年,早就要挟着东家涨月银,或者水往高处走换东家了。

    吴二舅却十年如一日,在这茶叶铺子里拿着三两的月银。

    最近一两年,不堪李氏之彪悍,甚至住到铺子里去,连看门打杂的活都给干了。

    惜宁忍不住叹息,真是浪费人才,大材小用。

    她要把吴二舅收到身边,做自己的大账房。

    如此也算相得益彰,她有了个得力可靠又能让十四爷放心的心腹。

    吴二舅也能过上他本该有的体面大少爷日子。

    可李氏一日不除,惜宁就一日不敢用二舅。

    好在没过多久,小九子派去盯着李氏的人,有信儿了。

    这信儿可真吓人,李氏不但有个相好的,那相好的还撺掇着她,把吴二舅毒杀了,好霸占吴家的宅院与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