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的脸颊泛开恰到好处的红晕,羞涩道,“皇上,从前臣妾的顽劣旧事,就不要再提了吧。
如今,臣妾可是皇后,是国母,怎能还一味耽于玩乐?
皇额娘知道了,又要拉臣妾去慈宁宫,好生训诫了。”
如懿现下才二十余岁,素日里事事顺心,甚少忧虑,眼角连一丝皱纹也无。
娇嗔起来,看着仍如少女一般,明媚动人。
皇上的眼中漾起丝丝心动,宠溺的笑道,“朕这次是第一次南巡,理应奉母游览。
出门在外,便不该再如此拘谨。这事儿,朕会去与皇额娘说说,必不叫你在其中为难。”
得了自己想听的,如懿唇边笑意渐浓,话语中也染上了甜腻气味,“皇上,您如此厚待臣妾,臣妾铭感于心,定当好好报偿。”
“你我夫妻,互相理解尊重是应当的。朕答允你,往后咱们还有许多许多的时日,要一起畅游在这大好河山之中,永无相弃分离之时。”
皇上的眼神真挚无比,难辨真假。透过那漆黑的眸子,如懿看见自己的倒影正被圈在其中,微微扭曲变形。
如懿并未回应,只是浅浅笑着,将头埋入了皇上的脖颈间。
眼帘垂下,在如懿浓密的睫羽间,早已不见一丁点儿暖色。
此次南巡,除了太后和皇后之外,皇上还特意带上了慧妃高曦月,诚嫔以及平答应和揆答应。
舒嫔和令贵人有孕在身,受不住路途颠簸。婉嫔新得了璟??,日日满心欢喜的带娃,也不愿长途跋涉。
宫中事务被交由了纯贵妃和愉妃二人料理。
皇上对齐汝存了疑心,但因着没了高曦月的死前真言,这份疑心并不如前世那般深重。
再加上宫中现下两位嫔妃有孕,离不得人。所以此次,皇上便把齐太医留在了宫中,继续看顾舒嫔的胎。
反而把新得且信重的江与彬带走随侍了。
临行前,如懿作为后宫之主,分别去瞧了意欢和魏嬿婉。
意欢丰腴了不少,皮肤愈发雪白娇嫩。没了旁人的算计,意欢脸上也不曾生斑,反而多了几分慈蔼的韵味。
现下就算金玉妍立时活了过来,论美貌风情,也是远远比不上意欢了。
如懿稍稍嘱咐了她几句,叫她安心养胎。
意欢承意颔首,“皇后娘娘的好心,臣妾都知道。您不必挂念臣妾。
臣妾一定会养好孩子,也养好自己的身子。必不让旁人随意拿捏了臣妾。”
另一边,魏嬿婉因着魏杨氏新丧,精神不大好,一直蔫蔫的。
如懿去看望她的时候只觉得她脸色有些不正常的灰白,整个人似乎被吸了精气一般,干瘪了许多。
“可是孕中反应大,吃不下东西吗?本宫见你比从前反而消瘦了。”
魏嬿婉扯了扯嘴角,想要笑着否认,却被杏儿插了话。
“回皇后娘娘的话,虽然魏夫人没了,我们主儿伤心难过,可为着孩子,主儿一顿饭食也不曾落下。”
奴婢总觉得我们主儿似乎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或是用了什么不该用的……”
魏嬿婉轻蹙着眉,说道,“杏儿胡言,让皇后娘娘看笑话了。
嫔妾的身子弱,许是早年为奴为婢的时候劳累伤了根本,本就有孕不易。
卢太医已经给嫔妾开了方子,嫔妾每每喝了药,精神都会强上许多。现下已经比之前要舒服多了。
想来嫔妾的身体会慢慢调养好的。”
如懿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前世,魏嬿婉刚生完公主,产后失调,后又落水,没少做伤身体的事情。可她的状态却从未如此差过。
如懿细细思量,终是提点道,“令贵人,你的吃食汤药,须得自己多上心些。
你与舒嫔同时有孕,与她主动交好,是不错的。照顾舒嫔的齐太医医术高明,你去了储秀宫,也可多让他帮你看看。
毕竟,这里是后宫。有些时候,天灾人祸什么的,是说不准的。”
魏嬿婉陡然睁大了眼睛,“皇后娘娘是疑心嫔妾,遭了人算计?”
如懿虽有些拿不准,可还是肃声道,“有孕之人,被人嫉恨,是常事。
虽然纯贵妃和愉妃都是谨慎细心的人,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本宫即将出宫,有些事情来不及细查。总之,你自己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不知怎的,如懿此话一出,魏嬿婉首先想到的便是身旁一直追随她的杏儿和卢太医。
魏嬿婉捂着肚皮,眼神阴恻恻的盯着深黑的地面。
或许,她的身边人,真的出了问题。
转眼便到了南巡的日子。
皇上携皇后与众嫔妃们浩浩荡荡的离了京城,一路从山东至清口,渡黄河,阅天妃闸,而后便顺着运河乘船南下。
途经扬州,又至苏州,最终御驾抵达了杭州。
气候适宜,风景正好。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皇上流连于这西湖美景,先观了敷文书院,后又登上观潮楼。
难得有闲暇,皇上带着如懿,二人暂且抛下国事宫务,纵情游览。
苏堤春晓、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处处遍布了二人携手并肩的足迹。
几日游玩下来,再回了行宫的寿心殿,皇上还有些不适应。
“这日日便服出门,突然要换回龙袍,朕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自在起来。”
如懿亲手为皇上理着衣襟,笑道,“皇上穿了多年的龙袍,哪里会不适应。
臣妾猜测,只怕是那西湖美景成了精,留住了皇上的魂儿吧。”
被如懿这么一打趣,皇上也自觉有些过于贪恋玩乐了。
“朕登基多年,每日里看着那如山的奏折,当真是疲乏极了。
难得松泛这么些日子,却不想只如白驹过隙一般,眨眼便过去了。”
这么多年的枕边夫妻,皇上爱听什么,想听什么,如懿早就轻车熟路,信手拈来了。
就见她脸不红心不跳的殷切奉承着,张口便是夸赞褒扬的漂亮话。
“皇上孝心可鉴,自登基起便承袭先帝圣祖的意志,励精图治,宵衣旰食,臣妾看着都觉得辛苦。
不过,正是因为有皇上这样的明君在,百姓才会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大清的江山才能繁华鼎盛,千秋万代。”